这是对他注杜的总结,与自订年谱各年所记吻合无误。吴志伊,杭州人,字任臣,号託园。通经史,兼精天官乐律之术,著有《周礼大义》,《託园诗文集》等,其学问素为顾炎武所推重。阎百史,当是阎百诗之笔误,即清大经学家阎若璩,一生著述甚多。石虹为湖广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张希良之字,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著有《春秋大义》、《宝辰堂集》。迩可乃张远之字,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存目》著录,张远对杜诗有专研,撰有《杜诗会粹》二十四卷。以上四人,或以经术、或以文名知世,对仇氏注杜,均有所裨益与启发。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腊月,仇氏至吴门度岁,准备发刻《杜诗补注》。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仇兆鳌编纂完《诸家论杜》并作有附记。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仇兆鳌自动手诠注杜诗,至《杜诗详注》杭州初刻本告竣,共历十五载。再经过十年左右的搜集、修订、补充,爬梳抉剔,又在苏州刊印了包括补杜、詠杜、逸杜、论杜诸卷在内的后印本,前前后后共用了二十五个春秋,即在他逝世前四年,才算大功告成,几耗尽他晚年全部心力,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杜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必须指出,此谱也有若干记载失实之处。现略举一例。康熙皇帝曾三次亲征西北噶尔丹叛乱集团。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第一次亲率大军出长城,于离古北口四百多华里的乌兰布通,击破了噶尔丹的骆驼阵。噶尔丹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只好暂且投降。这次战役不少史书都有翔实准确的记载,仇谱却误记为康熙三十年事。事后回忆,难免出错。 这里,我们还可以附带搞清以下两个问题: 一,当我们读完年谱中由其儿辈续写的最后一段,对手抄本的来龙去脉,当可瞭如指掌。文云: “天乎痛哉!不孝等崩裂余生,窃欲吮血含毫,以纪君恩而扬先德,乃先大夫谦衷若谷,遗命又未可违。用敢以先大夫手记年谱,将续登家乘者敬锓梨枣,以备名公大人之采择。” 又云: “苫凶昏迷,略陈病逝始末,附诸谱余,伏乞大人先生哀而锡以鸿章,垂之简策,不孝等感应没齿。” 从以上所引,可知该自订年谱手抄本之传世,是用以代替“行述”、“行状”。古时丧事,叙死者世系行谊、爵里、生卒年月。以便请议谥或牒请史馆编录,或乞求他人作墓志、铭传等,多备此简要事略,以作根据。事详《陔余丛考》、《文体明辨》“行状”一则。既视同“行述”,当不止一本。 二,中华书局所藏手抄本《尚友堂年谱》,恐非康熙五十六年作“行述”用之原抄本,而是乾隆年间或乾隆之后的转抄本。因该抄本中既避康熙之讳,亦数避乾隆之讳,似较伏跗室所藏仇谱手抄本为早出。虽然如此,这本手抄本年谱,仍同样具有历史文献之价值。 注释: ①见本谱最后仇廷模等补记云:“又闻先大夫未生以前,王父梦有神人授以金锁巨鱼者,故讳从鱼。” ②见清朱汝珍辑《词林辑略》卷二。 ③见《词林辑略》及《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④钱实甫所编《清代职官年表》第二册“内阁年表”所记仇兆鳌在内阁时间,与本谱吻合。 ⑤有关仇兆鳌逝世的具体时间及病逝经过等情况,可参见谱后其子所补述的部分。 ⑥见《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氏族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