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清末民初的世界史演义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李赟 参加讨论


    清末民初的世界史演义在演述世界历史的同时,有意无意间都受到西方进化史观的影 响,这在作品中时有表现,而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演义体史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1895 年,严复译成《天演论》,书中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严氏希 望以此唤起国人救亡图存,这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而这种影响也表现在世界史的 通俗作品中。“那世界上生物,都由着天道的变化,逐渐推衍出来,经了千变万化,才 到得今日这样世界,这个道理,叫做天演。这天演里头,还有两层道理,一层是在物的 ,一层是在天的,物在世界上,与他种生物相遇,弱的遇着强的,弱的就败了,强的再 遇着强的,也就败了,中国古语说的,‘弱之肉强之食’,这个便是物竞。那各种生物 ,既各怀争竞的性质,为什么有强弱胜败呢?必是强的一种,他那遭值的时会,根据的 地方最为相宜,因此就在世界上占了胜势,好像天独独爱他,是从那里拣选出来,这个 谓之天择。”(注:《万国演义》卷1。)此段关于“天演”的道理,较之于严复的《天 演论》,不可不谓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这种通俗化的表述对于进化史观在下层民众中 的传播无疑起到了《天演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如对罗马历史的划分,便贯穿了这一 思想,“罗马为古代世界文明之中心点,有王政时代,有贵族政时代,有共和政时代, 有帝政时代。”(注:见《新民丛报》二十五号(1903年2月11日)刊载的广告《中国唯一 之文学报(新小说)》。)四个阶段的划分显示了社会发展由低往高的特性,这在当时是 非常先进的思想,而这显然是受了西方进化史观的影响。具体而言,进化史观对世界史 演义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对人种起源及史前时代的看法。指斥了各种 传说的不可信,采用西方新学说重新解释人类的起源,如对同种生物为何五洲分布不同 问题的回答,“都为着那五洲的天气地势,风雨寒暑潮流土质种种不同,所以不拘是植 物动物,灵的蠢的,各因其地之所宜,性之所近,推演变化,蕃殖滋蓄,或此盛彼衰, 或此有彼无,这个原故,一半是天择,一半是物竞。”(注:《万国演义》卷2。)对于 史前时代的划分则运用当时新兴的考古学知识,将其划分为古石时代、新石时代、黄铜 时代、铁时代(注:《万国通俗史》第二章,《人事》。);第二,对宗教的看法。一方 面认为“宗教一事是人类初进化时必经的阶段”(注:《万国演义》卷5。),同时又指 出:“后来的人,又进了化,思想又比以前的人高了,以为这一个神全是个无用的东西 ,不如把他也请开,于是世上就无神,也就无所谓宗教了,这也是人类最进化的程度。 ”(注:《世界历史演义》第一回。)此处,作者运用历史的眼光考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既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宗教必将走向消 亡。进化史观指导下的这一对宗教的认识,比较于那种视宗教为迷信的简单看法,无疑 更为深刻。
    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作者认为:“那五千年世界上的人类这一种 与那种相争,这一国与那国相战,那些强弱胜败的事势,都跳不出这个圈儿呢!”(注: 《万国演义》卷1。)在当时人看来,生物界的弱肉强食的理论,同样适宜用来解释社会 ,典型地如对强国打败弱国,甚而使许多弱小国家沦到亡国灭种境地的解释,以此为契 机,引发了人们对世界亡国历史的撰述,尤其是对亡国原因的探讨。如在演述西罗马历
    史时,作者对古代西罗马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罗马人禀性贪残,风俗恶陋, 以及国都宽大,人民种族不一,畛域既分,就没有众志成城之势,所以致有此祸”(注 :《万国演义》卷27。)。这种将罗马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民众不团结的认识其实有所指 的,因为演义作品的对象往往为一般的民众,作者希望借此激发下层民众团结之心、爱 国热诚,惟其如此才可以免于亡国之劫;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种把罗马灭亡的原因 简单地归结为罗马人的性格及罗马的地理因素,未免失于问题的表面化,相较而言,对 波兰亡国原因的看法则显得较为深刻:“只为后来内政腐败,外国干涉,祸机渐迫,便 召了这个瓜分的大患。”(注:《万国演义》卷42。)波兰的灭亡是内外因交错的结果, 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的政治腐败,这种认识较之前一种解释无疑进了一步。相对于这种零 星的介绍,《朝鲜亡国演义》与《三韩亡国史演义》则集中演述了朝鲜一国如何灭亡的 历史,一方面,作者认为朝鲜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政府的腐败,并总结“朝鲜亡国 的缘故,有八个大字,叫做励精图乱,发愤自戕”(注:《三韩亡国史演义》第一回。) ,同时这种腐败也是长期形成的,“朝鲜亡国的祸根是好几百年的栽培,并不是一旦猝 然发生”(注:《三韩亡国史演义》第二回。);另一方面,也控诉了日本野蛮的侵略行 径,对日本步步进逼,迫使朝鲜先后签定《江华岛条约》、《济物浦条约》、《日韩合 并条约》表示愤懑。
    如何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世界史演义的作者普遍认为只有取消封建专制,才能摆脱 亡国灭种的境地。而同样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君主立 宪制,他们认为,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也是时势造成的, 如今的时势已合古代大不相同,世界各国没一国不改了政体,国民都有国家思想,除了 非洲野蛮、美洲土人以外,还有君主专制的国度么?”(注:《俄国立宪史演义》第十四 回。)同时,又对民主共和表示不满,因为在这些人看来:“民权的发达,全视民智的 开通,若民智未开,就要主张民权,这样做去,聚了那一班无学无识的愚民,日日言革 命,日日言流血,徒然搅乱世界,闹成了一个无政府的举动,到底成得什么事来。就使 真个争得民权来了,全国政权都在掌握,那些自命国民的终究还是无学无识,那里懂得 什么政学,恐怕全国之中,棼如乱丝,却比那一王专政时代,还要乱些呢。”(注:《 万国演义》卷40。)作者认为,民智不发达则不能言民主共和,否则会酿成大乱,这样 反而使社会倒退到专政时代,鉴于这种认识,作者提倡“近世史中,各国的政体,以立 宪为最善”(注:《万国演义》卷40。)。这种支持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的倾向,在 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比较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对于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 立宪制,作者极力赞赏它“不但有益平民,实是保国祚,保君统的善法”(注:《万国 演义》卷41。),而认为法国大革命则是“革命流血,余祸不小”(注:《万国演义》卷 45。)。与此相反,一些人则表达了对民主共和的倾羡,“这民主国并无皇上,国君由 百姓公举,名叫总统,也称伯理尔天德,这总统限做六年满任,任满就要告退,再由百 姓公举别人,若是该总统办事妥当,大家舍不得他,再留一任,也可以的,总归一句话 ,这民主两字是百姓做主的意思,所以做百姓的,个个都可以伸出爱国的权力,大家自 由自在,快活一生。”(注:《美利坚独立记》。)作者对民主共和的这种理解未免有些 肤浅,但考虑到时代背景,能在清末提出这种观点显然较之君主立宪的主张更为进步。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对立主张,并不影响两者反对君主专制的一致性,而这一点主要 凸显在他们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事件及历史人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的讴歌,如对 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评价:“美利坚合众国以十三州同盟,离英独立,为古今 绝大事业。”(注:《万国演义》卷44。)指出这是“世界第一的大精神”(注:《美国 独立记演义》第二回。),对于国人在华盛顿死后的感伤之情,更有细致的刻画,“百 姓们得了这个消息,莫不痛哭失声,官府废事,商贾旷职,工人辍业,农夫亡耕,美国 的人一旦失了个建国之宜,自然抑肺摧肝,各国君主民主闻之,亦不觉怆然动容,凄然 变色,百姓们追念他的功德,替他戴孝,家家户户,竟是不约而同。”(注:《泰西历 史演义》第二十六回。)再如对拿破仑的评价,“论这拿破仑聪明英敏,长于治国,自 处极淡泊,待人极公平,军麾所指,各国畏服,真是盖世英雄。”(注:《万国演义》 卷49。)虽然他一生穷兵黩武,发动了许多对外战争,在作者看来,就扫荡封建专制而 言,并不影响他成为“赫赫义师,堂堂明主”(注:《泰西历史演义》第六回。)。
    清末民初的世界史演义不仅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本身的发展,同时更注意到国与国之 间的交往。作者往往从经济与文化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国间的往来,如对十字军东征这一 历史事件的评价,作者在指斥其具有战争破坏性的同时,更加肯定了它对促进世界经济 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自十字军东征后,东西交通,智识分换却于欧罗巴人有许多的 益处,”一为推广物产,二为濡染文明,三为通达商务,四为改革封建(注:《万国演 义》卷33。)。并且认为除了这种表面的益处外,“至于人心之中,更有一种发扬的志 气,一切学问艺术政治,都有进境,早立下个欧洲近世文明的基础,所以十字军之兴, 实于欧西文明,大有关系。”(注:《万国演义》卷33。)再如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 看法,“论这哥伦波,为人以一生精力为世人发明航路,开拓商业,又能垦辟新洲,为 近世创了一个殖民政策,这样功劳,正该馨香百世。”(注:《万国演义》卷35。)对他 的航海壮举给予了高度评价:“百折不回觅地志,此生克建盖天功。”(注:《美国独 立记演义》第一回。)作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各国之间的交往,是因为他看到“由塞而通 ”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在,尤其在新航路开通之后,各国间的商业贸易往来愈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然不符合时势的发展,作者尤其希望中国积极地加入 世界交往过程中去,认为中国“只有开通民智,奖励商业,使各国屈服于我,再没有独 立至东可以谢绝各国,闭关自守的了。”(注:《万国演义》卷38。)在主张各国间有必 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作者也控诉了世界交往中的殖民掠夺、贩奴及走私鸦片等 非正常现象,关于英国殖民印度,作者认为:“在欧人平日极讲自由,极讲平等,及到 拓地东方,他的蔑视亚人,竟以奴隶相待,岂能算是世界上的公理么?”(注:《万国演 义》卷55。)有力指斥了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自由、平等的虚伪性,再如对于非洲贩奴运 动,作者指出:“这些黑人自非洲出口既遭西、葡两国舟中拘系之苦,及贩至美洲,又 为奴为婢,受尽了终身的凌虐,真是有死之日,无生之年,论起这一种人,肤色虽黑, 也是地球上一个人种,只因智识未开,不能自振,便为美洲白人所虐使,岂不可怜?” (注:《万国演义》卷52。)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奴隶贩的痛诉及对非洲黑人的同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