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在方法上也有值得外国史研究者借鉴的地方。例如,历史考证方法在外国史 研究中并非完全没有用处。从考辨史料真伪和考释史实等方面来说,考证的用武之地的 确不大,因为就资料的占有量和对象国学者已做的工作而言,留给中国研究者的考证余 地几乎没有;但是,中国的外国史研究者在史料的理解、史实的陈述、意义的表述、乃 至名词的使用等环节上,乖谬混乱之处甚多,大有考辨的必要。在美国史领域,这种情 况就十分严重,甚至在一些重大史实、标志性日期和历史名词的理解和翻译上,也存在 明显的问题。有学者就《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16]、“Boston Tea Party”的含义及 翻译[17][18]、《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19]和美国的诞生日期[20]等问题,进行了必 要的考辨,澄清了不少讹误。他们所用的方法和传统的考证法固然不尽一致,但其中处 处带有这种方法的印迹。另外,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所强调的“语境”理论 ,以及由此派生的深入历史时空结构的分析法(注:如美国历史学家伯纳德·贝林在其 《托马斯·哈钦森的磨难》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在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所注重的 不是对后来的影响,而是当时的情境;不是对现在的用途,而是在当时的意义。见伯纳 德·贝林:《托马斯·哈钦森的磨难》(Bernard Bailyn,The Ordeal of Thomas Hutchinson),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74年版,第vii页。关于贝林的“深入历史时空结 构的分析法”,参见李剑鸣:《伯纳德·贝林的史学初论》,载《史学理论研究》,19 99年第1期。)和“心通意会”[21](p.118)的境界,在陈寅恪的言论中就有明确的表述 ,他所谓“了解之同情”,就涉及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历史解释的立场和方法等 重要问题[22](p.180)。只是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对此没有加以留意。不少人习惯于超越 具体的历史时空而作空泛虚悬之论,误会古人、滥解史料和随意引申的现象比比皆是。 较之陈寅恪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见识,这不啻是方法论和治史境界的退化。 外国史的写作更不能脱离中国文史的修养。中国传统学术有考据、义理和辞章之分, 具体到史学,实际上就是史料、解释和写作三个环节,也就是严耕望所谓考史、论史和 撰史。在中国的外国史研究者中,出生于20世纪早期的那些学者,大多具备良好的古文 基础和文史修养,其历史写作颇有特色,如吴于廑的典雅庄重,杨生茂的古雅考究,刘 祚昌的文气酣畅,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从普遍情况来说,外国史的写作存在极大的 欠缺,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人,或行文欧化,或文词贫乏,往往令人难以卒读,有的连达 意也做不到。面向中国的外国史著述,如果没有出色的中文表述,显然是一种致命的不 足。外国史学者所阅读的大多是域外书籍或翻译作品,在行文方式乃至思考习惯方面受 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加以汉语书面语和口语明显脱节,要娴熟驾驭 确有很大的难度;故专治外国史的人尤应用心于历史写作,“过文字关”应当是外国史 学术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向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章学习,吸收中国历史写作的长 处,通过熟读诸家之作而积累词汇、丰富句式和锤炼表达,进而增强对文理、文气的感 悟与把握,应当成为外国史研究者的修身功课。 总之,中国学者要切实了解欧美中国史学发展的路径和经验,恰当地为外国史研究定 位和定向,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来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期逐渐取得进展,不断提高 研究水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学者在外国史研究的某些领域和课题,是可能在国 际史学界占有自己的位置的。 收稿日期:2002-09-22 【参考文献】 [1]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Molho,Anthony and Gordon S.Wood,eds.,Imagined Histories:American Historians Interpret the Past,Princeton,NJ,1998. [3]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J].历史研究,1999,(1)。 [4](美)孔飞力,(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1999. [5](德)贡德·弗兰克,(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王志平。谢和耐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A].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C].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7]张海燕。艾兰的汉学研究及其方法论特色[A].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C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8](美)孔飞力,(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者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0. [9](法)谢和耐,(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10]王立新。学术创新与21世纪的世界史研究[N].光明日报“历史周刊”,2000-03-24 . [11]黄安年。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下册[Z].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历 史系,1990. [12]严耕望。治史三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3]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4]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J].历史研究,1991,(2)。 [15]Wang,Xi,The Trial of Democracy:Black Suffrage and Northern Republicans, 1860-1910,Athens,Ga,1997. [16]李世洞。《五月花号公约》考实[J].学术界,2000,(2)。 [17]杨宗遂。“波士顿茶会”及其汉译名之辩证[J].历史研究,1979,(10)。 [18]杨宗遂。再谈“波士顿茶会”[J].历史研究,1982,(5)。 [19]杨玉圣。《独立宣言》史事考[A].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 社,1994. [20]齐文颖。《独立宣言》是美国诞生的标志吗?[J].世界历史,1985,(1)。 [21]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历史研究,1999, (1)。 [22]桑兵。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