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后40年民主德国“创造了高于苏联东欧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发达工业国的行列”,(注: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人民生活水平亦跃居世界第24位。(注:高德 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但是,它 与毗邻的联邦德国相比,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还存在很大差距。(注:马细谱主编:《 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第653页。)这种差距 ,不仅表现在前述主要经济指标上,而且表现在日用消费品的供求矛盾上。长期以来, 民主德国居民购买力的增长一直大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甚至一 些生活必需品也不能按需供应。居民有钱买不到东西。在首都东柏林的商场,人们几乎 看不到录像机、录像带,更别提高级组合音响、激光唱机和唱片了。商店里虽有彩电供 应,但价格昂贵,品种极少。要买一辆轿车需要预订10至20年方可得到。许多人没有这 份耐心,只好花三倍以上的钱去黑市上买车。(注: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想要安装一部住宅电话,可能成为一辈 子的事情。(注:[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沈隆光等译:《大墙倾倒之际--克伦 茨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虽然医疗是免费的,但它 的物质基础不断老化。住房建设有成效,“但住房政策是错误的,年轻人的许多希望在 房管所变成了泡影。”(注:[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沈隆光等译:《大墙倾倒之 际--克伦茨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然而,来自西 方发达国家的各种物质诱惑,却每天都在陪伴民主德国人民。“它们来自电视广告、包 裹、带来的小礼品和外汇商店的供货。”(注:[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沈隆光等 译:《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 页。)通过收看电视并与联邦德国的情况对比,民主德国人经常问起这样的问题:“社 会主义为什么就不能解决极为明显的供应问题呢,高级消费品、水果蔬菜、零部件…… 这些在资本主义是不成问题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理想,但是为什么今天的生活水平上 不去呢?”(注:[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著,沈隆光等译:《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 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诚然,造成民主德国居民生 活水平落后于联邦德国居民的原因有许多方面:比如,民德曾多次进行经济改革,但未 能坚持下去。再比如,两国经济体制、领土大小、人口多少、资源贫富、原有工业基础 、所有制不同,等等。但是,笔者以为:民主德国长期推行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存在 的制度性缺陷是其中最主要原因。从本质上说,这种所有制只把劳动者看做是活劳动的 体现者,而未成为它的真正主人,名义上,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实际上人人都没有。在 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财产的条件下,这种所有制的空洞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财产的 分配以及财产的有效使用和增值,与生产者没有现实的利害关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 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换言之,人的劳动潜能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最大化。长 此以往,民主德国的生产力发展受到了生产关系的束缚,并使其进步速度逐步放缓。于 是,两德发展水平相差越来越大。这种差距长期存在,缩小无望,必然引起生活在东部 的民主德国人的不满和对联邦德国同胞富裕生活的向往。(注:中国经济学家黄苇町认 为:196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相差只 有1/3多一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 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是民主德国的5.8倍。见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77~78页。)为“追求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 ”,(注:[民主德国]埃里希·昂纳克著,龚荷花等译:《我的经历》,北京:世界知 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他们纷纷要求移居联邦德国。从1988年初起,出现要 求出境者的示威游行。据不完全统计,到1988年9月初,“至少有25万民主德国公民以 书面方式向当局提出了迁居联邦德国的申请,而不断为这支申请大军补充新人员的预备 队甚至有500至600万人左右,约占民主德国总人口的1/3。”(注:高德平:《柏林墙与 民主德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可见,人们群众对生活状 况不满产生的“离心力”是冲垮柏林墙的重要动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