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朝鲜战争时期的印度对华政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 杜俊华 参加讨论


    朝鲜战争时期,印度为什么要采取以上的对华友好政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 加以分析。
    (一)从印度领导集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对外政策的认识来 看。
    印度领导人尼赫鲁等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看成是民族主义的胜利,是亚洲政治 复兴的表现,而不把它看作是共产主义的胜利。他们甚至认为,中国文明到头来终将会 把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和共产党的结构消化吸收,然后也许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虽然他 们深知,由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制度不同,因而在广阔的政治领域中势必会在亚洲和世界 的竞争中成为对手。但是,他们认为,新中国在开始的岁月里,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 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完成对中国的统一(收复台湾),这与刚独立不久的印度有着共同 的任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中国政府于50年代初期在 政治上实行政治协商制度(他们认为这有点类似于印度的议会制),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 族工商业和富农经济,并采取措施促进资本经济发展的政策时,他们认为这与尼赫鲁在 印度实行的经济政策相似。加上,尼赫鲁本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受到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思 想的影响,主张实行“社会主义”。1946年,在印度的制宪会议上,他明确地说:“我 主张‘社会主义’,我也希望印度将来采纳社会主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651页)英国国防大臣詹姆斯·格雷格爵士也认为,尼赫鲁是“从来摆脱不了甘地 影响的共产党人”[13](20页)。
    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认识上,印度政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恢复在联合国的代 表权,一定会团结亚洲和阿拉伯国家,同美、英等西方殖民主义作斗争,而不会向外扩 张。通过对苏联与中国在当时世界革命中的形势的对比,他们亦认为共产主义威胁的观 念在欧洲事务中是一个主要的鼓动力量,但是在亚洲它并没有多大的强度和影响,欧洲 人对苏联的恐惧远胜过亚洲人对中国的恐惧。因为两国幅员不同:欧洲的面积小,且多 平原和丘陵地带,适合于擅长机械化作战的苏联入侵,以至于在易北河和多瑙河上游的 社会主义东欧国家、拥有巨大国土和军事实力的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威胁整个欧洲大陆安 全的主要势力;在亚洲,中国处于亚洲的东部一角,对最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和最新式的 自动推进武器(坦克)还不熟悉,且中国在向外“扩张”道路上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 喜马拉雅山和台湾海峡)。因而,当苏联在欧洲大力扩张时,中国革命的胜利只可比喻 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巩固政权比对外扩张更重要[14](3页)。因此,专心致力于维护 民族独立及开始经济建设的亚洲国家,尤其是印度,认为共产主义在亚洲是一个次要因 素,他们要做的应该是反对殖民主义,发展国内经济,而不是通过对外结盟来对抗共产 主义。
    同时,印度要克服长期的落后性,摆脱殖民地时代形成的对英、美等国的严重依赖, 这就决定了印度特别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因而,印度政府一成立,就宣布实行不 结盟和愿意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解放 战争中获得胜利,迅速地消除了战争的破坏,并在和平建设中取得初步胜利,这些都对 印度的国内外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亚洲的团结。尼赫鲁认为,中国人民通过他 们自己的政府的性质和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意志,美国的不承认政策是违反这种意志的。 印度政府还认为,亚洲的问题应该主要由亚洲国家来处理。美国作为一个非亚洲国家而 在远东自居于领袖地位,对亚洲人民指手划脚,是过分干涉亚洲事务。在他的想象中, 中、印两个亲人般的、平等的巨人之间的友谊,象征着亚洲的前途,甚至象征着世界的 前途[15](94页)。因而,对于美国的不承认政策,他特别反感。鉴于此,在刚开始时, 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对华政策是积极热情的,甚至是“亲如兄弟”的。
    (二)中国对印度的友好态度和给予它的大力支援,也使印度采取了对华友好政策。
    在朝鲜战争时期,中国执行了“修睦四邻”的外交政策。特别对于刚独立的南亚大国 印度,中国领导人更是非常重视发展与它的友好关系,并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1951年 1月26日,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印度大使馆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并提议为印度干杯, 并且说:“印度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国、印度这两个民族和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几千年来是很好的。今天庆祝印度的国庆节日,我们希望中国和 印度两个民族继续团结起来,为和平而努力。全世界都需要和平,只有少数人要战争, 为远东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毛泽东还希望不久能在中国见到尼赫鲁[16](1 48页)。此时兼任外文部长、深悉外交艺术的周恩来总理也多次接见印度驻华大使,为 推动中印关系正常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于中国的友好表示,印度政府积极响应。19 51年2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议会中说:“我要高兴地说,我们与新中国的关系现 在是极为友好的。”在两国首脑的共同努力和带动下,双方开始了易货贸易,两国友好 团体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加强。1951年9月,以森德拉尔为首的印度亲善访华团到中国 访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代表团访问了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群众团体在 北京成立了中印友好协会。印度各阶层人士也于1952年在印度各地成立印中友好协会。 1950、1951年,印度发生严重粮荒,饥民人口达1亿以上。刚起步不久、粮食并不十分 富足的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印度人民,使印度人民渡过了粮 荒。据统计,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先后签订了6次合同,共供给印度66.65万吨粮食[2]( 24页)。印度人民深为中国人民舍己为人的行为所感动。在互利平等条件下,中印之间 还加强了贸易合作。两国的贸易合作又有利于印度在与美、英等国贸易时讨价还价。
    (三)朝鲜战争时期,印度存在着与巴基斯坦的矛盾、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以及印度 独立后殖民主义遗留的外国侨民等等问题,也需要中国给予支持。
    由于印巴分治,英国人为地制造了导致印巴矛盾冲突的克什米尔问题。实力相对弱小 的巴基斯坦不得不寻求大国的支持。1950年5月3-30日,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对美国 进行国事访问,就积极寻求美国的武器和技术援助。美国早就特别注意克什米尔地区。 据美国太平洋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罗津格尔分析,美国之所以注意克什米尔,主要原因在 于它靠近苏联,并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7](1 05页)。因而,在“调停印巴冲突”的幌子下,美国乘机干涉克什米尔事务,并在20世 纪50年代初期实行“重巴轻印”政策。1950年12月20日,美国、巴基斯坦两国签订军事 协定。1951年2月,美、英两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关于派外国军队到克什米尔的决议案。1 951年3月,美国又派了一个包括50名左右专家的军事代表团,进入巴基斯坦占领的克什 米尔北部地区,负责在克什米尔山区修建飞机场,并暗中支持巴基斯坦[4](826页)。19 52年2月2日,美国再一次与巴基斯坦签订美、巴军事援助协定[6](115页)。美国的这些 行为遭到了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愤慨。1951年2月,印度斯利 那加和整个克什米尔都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人们高呼“反对一切外国军队”、“ 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等口号[18](876页)。与此同时,中国对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军事同 盟深怀疑虑。朝鲜战争时期,在美国的压力下,在台湾、西藏以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等问题上,巴基斯坦对中国持反对态度,中国政府及人民十分气愤,中巴关系十 分冷淡。所以,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上,中印两国有着共同利益。加上,美国在干涉克什 米尔的同时,又发动侵朝战争,印度人民对国家安全深感担忧,他们害怕美国借此支持 巴基斯坦扩大在亚洲的战争。特别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关于可能使用原子弹的谈话, 使人们感到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激起了包括印度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 民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鉴于美国利用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和克什米尔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1952年6月, 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议会关于外交政策的辩论会上,对于联合国“逐渐地变成为殖民主义 的保护者”表示了忧虑[11](232页)。1952年9月,在东旁遮普举行的第三次全印保卫和 平大会上,甘地的信徒库马拉帕博士痛斥了美国侵略者的暴行。他说:“今天朝鲜发生 的一切,明天就可能在印度发生。”[19](935页)印度资产阶级报纸《国民先驱报》也 写道:“美国人把自己在朝鲜的战争叫做解放战争。但是,朝鲜发生的事件,实际上是 破坏这个国家……美国人投到汉城和南朝鲜其他城市的炸弹可能落到德里、孟买和加尔 各答……美国干涉朝鲜的真正原因,乃是美国想在亚洲大陆远东沿岸保持军事桥头堡。 ”[20](877页)1950年8月13日,《纽约时报》也承认:“印度反美情绪从来没有像现在 这样强烈。朝鲜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关于轰炸朝鲜城市和焚毁村庄的消息,使敌对美国的 情绪日益增强。”
    除了与美国的矛盾外,印度与其他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也有矛盾。印度独立后,外国侨 民问题成为其外交难点。葡萄牙在印度有三块殖民地:果阿、达曼、第乌。其中,果阿 葡萄牙侨民区有居民60多万人,大多数是天主教徒。葡萄牙政府拒绝交出这些地区。法 国侨民区则包括本地治理、亚南、卡里卡尔和马埃岛,有居民320万之多,法国政府也 “耍花招”让侨民赖在印度。1951年4月,法国曾派出观察员小组赴印度,搞所谓“全 民公决”来决定侨民的去留。印度以观察小组中没有亚洲人参加为由,拒绝承认它的合 法性[21](128页)。
    为了反对殖民主义,印度肯定会寻找那些有国际影响力、并同样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的 国家作为战略伙伴。这种国家不是与之有矛盾的巴基斯坦,也不是倾向西方的日本,更 不是美、英等西方国家,而是与它同样极力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的国家。亚洲大国中国无 疑符合印度的战略需要,因而成为其首先争取的对象。因为中国也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 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蹂躏,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葡萄牙之间还存在澳门 问题,与英国有香港问题。因此,中国与印度在反帝反殖民主义和其他许多重大国际问 题上有着共同或相似的立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中国从一开始即声援 印度收复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的斗争,则使尼赫鲁坚信,采取对华友好政策,支 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仅对印度与美国、巴基斯坦的斗争十分 有利,而且还有利于反对西方殖民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