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世纪英国对帕米尔的几次查勘及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 纪宗安/李强 参加讨论

帕米尔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有“世界屋脊”之称,四面环山,虽为天堑,但东西走向的山脉间有少数几处山隘,给交通道路提供了必要的出入口。自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都护府后,中国历代政府在该地区都有所建树。1759年乾隆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叛乱后,为了划分当时领地及属国,乾隆亲命筹人勘定西域,挈仪器,身历数万里,划分中外封域。[1](pp.195-196)帕米尔地区,西帕的巴达克山、什克南、罗善、达尔瓦兹、博罗尔、乾竺特(注:即坎巨提,今巴基斯坦罕萨。)以及东帕的瓦罕,这些土邦小国成为清的属国。帕米尔东部的七帕地区划入清的版图。它是由和什库珠克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共七帕组成。它的范围大致是北起阿赖地区,南至什克南、巴达克山一线以东的帕米尔地区。帕米尔地区的军政事务,则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综理,各部大小头目均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奏放。[2]由于东帕处于清政府的直接管辖下,“中国帕米尔”由此而得名。对于帕米尔的地理方位,由于缺少近代地理知识,即使清代中国史书的记载也很简略。因此,近代人们对这一地区地理状况的了解,基本来自英、俄两国对这一地区的“科学考察”。而清政府第一部论及帕米尔的现代地图-洪钧地图,是1887年至1890年出任中国驻俄、德、荷、奥四国公使洪钧,在任职期间,描摹并翻译的一部有关中俄边境地区的俄国地图。清人许景澄对帕米尔的释义也是转述国外的记载。至于东西帕之说则来自俄国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德·勒·伊凡诺夫在1885年发表的《何谓帕米尔?》的论文。[3](P.7)从地理学上说东、西帕之间的划分界限并不明显,甚至概念也是模糊的,但从英、俄对这一地区的争夺上看,这一划分恰当地显示出英、俄对这一地区的侵略过程。
    一、19世纪前期英国在帕米尔的考察、渗透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殖民侵略战争。但是,一直到18世纪末英国更多的精力放在控制印度的中心地带,而对印度的西北部了解不多。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中,断绝了同英国的外交关系的沙皇保罗制定了远征印度的作战计划,尽管这个计划因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未能付诸于实施。但“关于这次流产的尝试的记忆,长期地留在英国人的心里。这一时日,可以认为是随后大不列颠帝国对俄国在中亚细亚的活动产生了疑惧的起点”。[4](P.45)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在亚洲的扩张更促使英国殖民当局把注意力集中到长期以来尚无余力兼顾的印度西北部,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以派遣外交官、考察团和传教士方式,不断渗入中亚。在这其中,科学考察起着重要作用。在英国的亚洲事务中,掌握地理学知识先于外交行动,也是政治活动和制定防卫战略的前提。[5](P.4)英国殖民当局对俄国可能想到的通过中亚细亚,越过山巅进入印度的几条路线进行了初步考察。帕米尔地区成为英国“科学考察”的重点。东印度公司种马厂总监威廉·穆尔克罗特(William Moorcroft)派遣他的侍从米尔·伊再特·乌拉(Mir Izzet Ollah)在1812年到1813年间测量从克什米尔旅行到莎车,然后经过布哈拉一直绕道喀布尔的商道。[5](pp.15-31)关于他的考察结果,赫·伍·锡·戴维斯(H·W·C·Davis)简明扼要地指出:“揭示了俄国人可以和中国、阿富汗和旁遮普来往的几条主要路线。”[4](P.45)1819年,经英印政府批准,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威廉·穆尔克罗夫特为首的商队,沿着伊再特·乌拉的路线进行间谍活动。1819年,威廉·穆尔克罗夫特到达喜玛拉雅北部贸易中心列城,在这里与拉达克签订贸易协定。为了开辟通过拉达克前往新疆、中亚的商道,穆尔克罗夫特借口到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地购买马匹,1821年初,两次派遣他的随行人员前往叶尔羌,向我国新疆当地政府递交信件,希望同清政府签订通商贸易协定。[5](P.16)“遭新疆当地政府严辞拒绝后,穆尔克罗夫特并不就此罢休,遂派他的副手特里贝克潜入新疆进行间谍活动。特里贝克化装成商人,从拉达克出发,经喀什、噶尔塔什巴里克、雅满雅尔河进入中国帕米尔地区。他在位于和什库珠克帕米尔的大喀喇库里湖周围地区活动了一段时间后,又经瓦罕、博洛尔到中亚巴达克山、浩罕、撒马尔罕、哈萨克草原等地,搜集情报后,他携带部分资料经浩罕、叶尔羌返回印度”。[6]穆尔克罗夫特的目的,是搜集上述地区的地理、交通、政治、贸易等方面情报,希望能让英国的制造商在中亚细亚和中国西部省份的贸易中更好地插上一手。因为对英国而言,“贸易做到哪里,旗就插到哪里”。[7](p.522)
    1838年赫拉特冲突中英国制止了波斯想侵占一部分阿富汗领土的企图,由于俄国是波斯盟友,英国因此而认为这是俄国打开通向印度道路的阴谋,决定尽快把整个阿富汗攫为己有。而阿富汗和毗邻的帕米尔地区互为印度西北的门户,为了阻止俄国人的势力在印度领地邻近地区的增长,英国必需侵占帕米尔地区,并以此为屏障阻止俄国南下印度洋。1838年,英国殖民当局又派英国海军大尉约翰·伍德(John Wood)经博洛尔潜入中国帕米尔南部的萨雷库里湖一带进行间谍测绘活动。他不仅擅自将中国萨雷库里湖命名为“伍德湖”(注:现阿富汗卓尔库里湖,即萨雷库里湖,英国人先后称之为伍德湖和维多利亚湖。),而且,还探测了从奥克苏斯河(阿姆河)到中国新疆去的商路以及可以让一支军队从奥克苏斯河到达阿富汗的那条十字路口。[8](pp.14-15)近代中亚考察史上很少有人能像约翰·伍德这样给历史打上深深的烙印。因为他认为奥克苏斯河(阿姆河)源于中国萨雷库里湖一说,此后成为英俄在中亚划分双方势力范围的准绳。19世纪40年代,英国兼并了信德和旁遮普地区,并通过第一次侵阿战争攫取了对阿富汗的外交指导权,英国在东印度大陆全境最终建立了统治,也为进一步对帕米尔地区进行侵略提供了跳板。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后,英俄两国曾一度恢复友好关系。但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将南下争夺“水域”战略的重点东移,使英国深感不安。俄国向阿富汗的不断推进,削弱了英国在中亚的政治影响,并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因为英国的商品输出对象“除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外,最重要的销售市场要算东印度。但早在1852年东印度市场的商品就已过剩,只有采取一种全新的办法,即经过旁遮普和信德省转到布哈拉、阿富汗和俾路支,再从这里一面进入新疆和中亚细亚,一面进入波斯来扩大贸易。[9](pp.638-639)所以,“俄国在中亚细亚变得越来越强大,英国在印度变得越来越弱小”,[10](P.816)但是1857-1859年印度士兵起义,打乱了英国在中亚的扩张计划,旧的东印度公司瓦解,它的地盘落入英国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7](P.523)英国在印度主要关心的事是巩固这一殖民地的国内局势,否认了来自欧洲列强(其中包括俄国)的威胁,即不在印度边界上积极推进,而是采取了“封闭边疆”政策(close border policy),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不再向同印度毗连的国家进行渗透。[11](P.781)英国从未放弃过对帕米尔的侵略渗透。因为在英国人看来,“西北边疆是世界上我们英国人会受重大打击的少数地区之一。西北边疆问题……不但有利害关系,而且对我们有痛苦的、生死的利害关系”。[12](P.16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