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塑造一个民主的自我:托马斯•杰斐逊与美国民主的起源(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美)彼得•S.奥 参加讨论

(14)“宪法与联邦片论”[“Fragment on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Union,(c. January 1861)],罗伊•P.巴斯勒编:《林肯选集》。http://quod.lib.umich.edu/1/lincoln/。
    (15)罗纳德•L.哈岑比勒:《“我为我的乡国而忧”:托马斯•杰斐逊与弗吉尼亚乡绅》(Ronald L. Hatzenbuehler, “I Tremble for My Country”: Thomas Jefferson and the Virginia Gentry),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2006年版。
    (16)托马斯•杰斐逊:《自传》[TJ,Autobiography(1821)],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44页。
    (17)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札记》(TJ, Notes on the State of Virginia),威廉•佩登编,北卡罗来纳州查珀希尔1954年版。
    (18)“弗吉尼亚议会1781年12月12日决议”(“Virginia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of Dec. 12,1781”)。转引自1796年弗吉尼亚总统选举人竞选的相关文件[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19)关于《弗吉尼亚札记》的出版史,参见威廉•佩登编:《弗吉尼亚札记》,“导言”,第ⅹⅰ~ⅹⅹⅵ页;另见杜马•马隆:《杰斐逊和他的时代》(Dumas Malone,Jefferson and His Time),6卷本之第2卷《杰斐逊与人权》(Jefferson and the Rights of Man),波士顿1948-1981年版,第93~106页。
    (20)(21)(22)(23)(24)(25)(27)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札记》,第4,64,84~87,138,161,138,126、128页。
    (26)关于这一主题的详细讨论,参见杰里米•D.贝利:《托马斯•杰斐逊与行政权》(Jeremy D. Bailey,Thomas Jefferson and Executive Power),坎布里奇2007年版。
    (28)(29)(30)(32)(33)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札记》,第120、176、163、162、165页。
    (31)孟德斯鸠(查尔斯•塞孔达):《论法的精神》[Montesquieu(Charles Secondat),The Spirit of the Laws(1743)],安妮•科勒等翻译整理,剑桥1989年版。关于国民性的讨论,参见尼古拉斯•奥努夫、彼得•奥努夫:《国家、市场和战争:现代史与美国内战》(Nicholas Onuf and Peter Onuf, Nations, Markets, and War: Modern History a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8页。
    (34)“杰斐逊1814年8月25日致爱德华•科尔斯”(“TJ to Edward Coles, Aug. 25,1814”),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1344页。
    (35)“杰斐逊1789年9月6日致詹姆斯•麦迪逊”(TJ to James Madison,Sept.6,1789),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关于这一著名信件的权威性研究,参见赫伯特•E.斯隆:《原则与利益:托马斯•杰斐逊与债务问题》(Herbert E. Sloan, Principle and Interest: Thomas Jefferson and the Problem of Debt),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关于革命时期弗吉尼亚乡绅阶层的生动描述,参见查尔斯•罗伊斯特:《迪斯默尔沼泽公司的辉煌历史:乔治•华盛顿时代的故事》(Charles Royster, The Fabulous History of the Dismal Swamp Company: A Story of George Washington’s Times),纽约:阿尔弗雷德•A.克诺夫出版社1999年版。
    (37)我此处的解释大量借鉴了R. S.泰勒•斯托默:“宪政理智、革命情感:1701-1776年英属弗吉尼亚形成与解体中的政治文化”(R. S. Taylor Stoermer, “Constitutional Sense, Revolutionary Sensibility: Political Cultures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British Virginia, 1707-1776”)(博士学位论文),弗吉尼亚大学2010年。
    (38)《独立宣言》,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39)参见赫伯特•E.斯隆:《原则与利益:托马斯•杰斐逊与债务问题》。
    (40)“杰斐逊1787年11月13日致威廉•斯蒂芬斯•史密斯”(“TJ to William Stephens Smith, Nov. 13,1787”),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41)“杰斐逊1793年1月3日致威廉•肖特”(“TJ to William Short,Jan. 3,1793”),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42)“杰斐逊1816年1月11日致约翰•亚当斯”(“TJ to John Adams, Jan. 11,1816”),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1376页。
    (43)“杰斐逊1816年2月2日致约瑟夫•C.卡贝尔”(“TJ to Joseph C. Cabell, Feb. 2,1816”),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1380页。
    (44)《独立宣言》,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45)“杰斐逊1813年10月28日致约翰•亚当斯”(“TJ to John Adams, Monticello, Oct. 28,1813”),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1308页。
    (46)关于英国的“影响”和杰斐逊仇英心理的进一步讨论,参见彼得•S.奥努夫:《杰斐逊的帝国:关于美利坚国家身份的语言》(PeterS. Onuf, Jefferson's Empire: The Language of American Nationhood),夏洛茨维尔2000年版,第80~108页。
    (47)《独立宣言》,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48)关于这一主题的最佳论述,见弗朗西斯•D.科利亚诺:《托马斯•杰斐逊:声誉与遗产》(Francis D. Cogliano, Thomas Jefferson: Reputation and Legacy),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另见罗伯特•M. S.麦克唐纳:“杰斐逊与美国:形象形成中的若干片断”(Robert M.S. McDonald, “Jefferson & America: Episodes in Image Formation”)(博士学位论文),北卡罗来纳大学1998年。
    (49)1826年自撰碑文(Epitaph),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706页。
    (50)“杰斐逊1821年1月6日至7月29日起草的自传”(TJ's Autobiography, drafted Jan. 6~July 29,1821),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1~101页。
    (51)托马斯•杰斐逊:《自传》,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3~4页。关于杰斐逊早年生活的最佳论述,参见杜马•马隆:《杰斐逊和他的时代》,6卷本之第1卷《弗吉尼亚人杰斐逊》(Jefferson the Virginian)。
    (52)托马斯•杰斐逊:《自传》,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5页。
    (53)正如肯尼思•A.洛克里奇在他的《论家长制狂暴的来源》(Kenneth A. Lockridge, On the Sources of Patriarchal Rage,纽约1992年版)中所坚持认为的那样。
    (54)杰伊•弗利格尔曼:《浪子与朝圣者:反对家长制权威的美国革命》(Jay Fliegelman, Prodigals and Pilgrims: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gainst Patriarchal Authority),坎布里奇1982年版。
    (55)“杰斐逊1793年11月27日致安杰莉卡•斯凯勒•丘奇”(“TJ to Angehca Schuyler Church, Nov. 27,1793”),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杰斐逊后来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儿孙中间的落伍的老家长,耕耘着自己的土地”[“杰斐逊1795年11月30日致爱德华•拉特利奇”(“TJ to Edward Rutledge, Nov. 30,1795”),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56)“1800年2月27日杰斐逊致奥古斯特•贝林”(“TJ to Auguste Belin, Feb. 27,1800”);“杰斐逊1801年3月29日致塞缪尔•亚当斯”(“TJ to Samuel Adams, March 29, 1801”),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
    (57)托马斯•杰斐逊:《自传》,梅里尔•D.彼得森编:《杰斐逊作品集》,第46页。
    (58)关于杰斐逊婚姻生活的最佳论述,见安德鲁•伯斯坦:《杰斐逊的内心世界:忧伤的乐观主义者画像》(Andrew Burstein, The Inner Jefferson: Portrait of a Grieving Optimist),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9)“杰斐逊1792年3月22日致玛莎•杰斐逊•伦道夫”(“TJ to Martha Jefferson Randolph, March 22,1792”),芭芭拉•B.奥伯格、J.杰斐逊•卢尼编:《杰斐逊作品集》(电子版)。此处的分析得益于简•刘易斯:“家庭社会的赐福:托马斯•杰斐逊的家庭与美国政治的转变”(Jan Lewis, “The Blessings of Domestic Society: Thomas Jefferson's Famil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彼得•S.奥努夫编:《杰斐逊的遗产》(Peter S. Onuf, ed., Jeffersonian Legacies),夏洛茨维尔1993年版,第109~146页;另见比利•韦森:《玛莎•杰斐逊•伦道夫:塑造一个共和派女儿和种植园女主人》(Billy Wayson, Martha Jefferson Randolph: Fashioning a Republican Daughter and Plantation Mistress),夏洛茨维尔,即将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