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传统与民族精神(2)
修史工作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许多史家把撰史视为名山事业,当权者也视保存历史记载是一代大事。唐初李世民在诏书中说:“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自身之龟镜。”〔5〕把历史视为治国者的教材。 至清代龚自珍更进一步说:“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灭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先,必先去其史。”〔6〕则更认为史学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 民族存灭了。 我国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体现出古代儒家经典所概括的“生生不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保证我们民族虽然历经劫难,却能衰而复兴,蹶而复振!值得注意的是,当历代鼎革之际,继起的皇朝都十分重视修纂前朝历史,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例外,以此作为朝政大事。元朝至正三年(1343),即诏令纂修宋、辽、金三史。清朝入关第二年(1645),即下诏修明史。由于实际未进行,至康熙十八年正式设馆纂修,至乾隆四年最后定稿,历时60年。元、清两朝如此重视修撰前朝历史,表现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中原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当然也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二、从史学的演进看民族的创造力 中华民族昂扬奋发、勇于创造的精神,不仅表现在古代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项的发明建树上,而且突出地表现在史学的演进上。由于中国史学蕴积深厚,历代备受学者和一般士大夫的重视,因而各个时期的史学都能取得独特性成就,显示出不同于前人的时代风采。先秦、两汉时期,《左传》、《史记》、《汉书》这三部史学名著的先后产生,即堪称为民族伟大创造力在文化上的缩影。 《左传》是在史事上解释《春秋经》的,而它所记史事丰富翔实,展开了春秋时期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画。全书以年为经,以事为纬,记载详略得法,前后联贯,尤其做到了相当深刻地反映社会矛盾,并开创了记载完整人物形象的先例,如晋文公、郑子产、伍子胥等。《左传》又擅长写战争场面,写行人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以真情至理,巧妙地运用辞令,维护本国主权,折服了对方。因而被刘知几赞誉为:“若斯才也,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7〕《史记》这部巨著的宏伟规模, 则与西汉皇朝处于鼎盛局面相适应。杰出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基本上与汉武帝同时,当时,西汉国家达到空前的统一,开拓边境,兴造制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学术各方面都产生了杰出的人材,司马迁在构建史学体系上的恢宏创造力,正与这一时代特点相适应。司马迁一生多次到全国旅行、访问,考察史迹,了解各地形势、物产、民情、风俗,《史记》的成功包含有他从民众中吮吸的营养,寄托着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遭受屈辱的宫刑,但他从悲愤中奋起,用生命完成这部不朽的巨著。《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8〕为著述宗旨。 从纵的方面贯通古今,自远古一直写到汉武帝时代,总结了以往的全部历史,叙述其变化;尤其重视历史时势的“变”和推动社会前进的改革措施。在横的方面记载了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学术文化、人物活动、天文地理、河渠工程、医药卜筮,以至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一句话,把当时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置于历史考察的范围之内。这样做,在先秦《左传》、《国语》等书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最大限度描绘了社会史的丰富内容,这不但在中国,乃至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重大意义。在历史编撰上,司马迁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把过去初具规模,或尚属草创阶段的史书形式,加以综合、改造,创造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形式互相配合的成熟的著史体例,容量广阔,规模宏大,足以表现一个时代的全史,后代学者盛赞说:“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9〕 “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信史家之极则也。”〔10〕《史记》在文学上也有高度的成就,当之无愧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远传东西方各国。仅是取材于《史记》改编而成的剧目,即有《卧薪尝胆》、《赵氏孤儿》、《伍子胥过关》、《虎符》、《屈原》、《渑池会》、《将相和》、《马陵道》、《荆轲》、《鸿门宴》、《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卓文君》等,令世代观众赞叹不已,感动落泪。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史记》的雄奇创造力和久远生命力!在《史书》成书以后约一百七八十年,东汉明、章时期产生了纪传体史书又一杰作《汉书》。《汉书》上起高祖,下迄王莽,断汉朝历史自为一书,在当时,具有驳倒俗儒尊古卑今意识的进步意义。与班固同时代的学者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曾尖锐地批评俗儒“好褒古而贬今”的偏见,指出这些人迷信古代达到荒谬的程度:“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并分析俗儒之所以形成这种颠倒历史的看法,是因为他们自生下来读的就是记述和颂扬三代的书,“朝夕讲习,不见汉书,谓汉劣不若。”〔11〕因此他断言若果有一位擅长著述的人修成这样一部“汉书”,记载汉代的政治功业,让读书人从小诵习,那么这部书的价值便可与《尚书》、《春秋》相媲美。班固恰恰以成功的史学实践回答了时代的需要。他不满意“以汉代继百王之末”,要独立修成一部汉史,这种认识和努力实具有破除浓厚的复古倒退思想的积极意义。班固的创造性还表现在解决了司马迁以后历史编纂的难题。《史记》产生之后,后人相继补作,自褚少孙至班彪,先后有10余人之众。然则这些续作绝大多数流传不下来,证明若只限于修修补补,史学便无法前进。班固以过人的见识和创造才能实现了重大突破,撰成纪传体断代史的巨著。从此为历史编撰开了一条新路,以后自《三国志》、《后汉书》至《明史》一直沿用,说明断代为史与中国封建皇朝更迭的周期性特点相适应,所以章学诚推崇《汉书》为历史编撰上“不祧之宗”〔12〕。 唐代史学在纪传体史书编撰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并确立了官修前代正史的惯例。贞观三年(629),诏令狐德棻、李百药、 姚思廉、魏徵等分别修周、北齐、梁、陈、隋书,房玄龄为总监。贞观十八年(644年),命房玄龄主修晋书。再加上李延寿所撰《南史》、 《北史》,成于唐初的纪传体“正史”共有八部,占了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但朝廷设局监修又带来互相掣肘、互相推诿、压抑史家独立见解的弊病。于是有刘知几总结史法的得失,提倡敢于抒发个人见解的“独得”之学。他著成我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第一部名著,痛切地批评朝廷官僚对修史的干预:“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13〕致使任史职者“每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14〕确能打中监修制度的要害,表现出高明的史识和非凡的勇气。故梁启超对刘知几作了高度评价:“史学之有人研究,从他始,这好像在阴霾的天气中打了一个大雷,惊醒了许多迷梦,开了后来许多法门。”〔15〕所以唐代史学,既有编撰正史的显著成就,又有针对监修制度的弊病而发的史学理论名著。这两个方面,都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在唐代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又如清代乾嘉考据学,在整理历史文献上作出很大成绩。这一时期史学向“窄而深”方面发展,其成就不能低估。如郭沫若所说,若欲研讨古史,不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他又说,乾嘉学者“虽或趋于繁琐,有逃避现实之嫌,但罪不在学者,而在清廷政治的绝顶专制。聪明才智之士既无所用其力,乃逃避于考证古籍。”〔16〕清初因时代剧变的刺激,曾出现学术经世致用思想的高涨。此后,自康熙中至乾隆年间,一方面是统治者屡兴文字狱,不准学者关心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出现相对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为学者潜心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结果乾嘉史坛出现了考证学繁荣的局面,产生了考史三大家和其他众多学者。 纵观整个传统文化演进的趋势,每个时代都出现内涵和风格迥异的文化高潮,战国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初实学,乾嘉朴学,无不阶段分明,而又各具特色,如群峰竞秀,各放异彩。史学作为传统文化发达的一门也是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独特成就,在史学长河中一再出现巨大的波峰。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