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时逢世纪之交,文化碰撞、社会转型,必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产生影响,势必导致文化上的多元化。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史学也将在多元模式中求得发展。传统史学、通俗史学、庸俗史学等多元并存,而庸俗史学与通俗史学的较量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种较量不会是商品有声有色的广告大战,也不可能有战火硝烟,但浅层次的平庸文化与理性文化无论在什么样的多元背景之下,都将是水火不容的、尖锐对立的。人们终究会认识到低俗平庸与通俗之间的差别,传统史学也会在通俗史学发展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至少在理论上讲,通俗史学比之庸俗史学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更能经得起考验和检验。但若想改变现实生活中粗浅、直观、低俗文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则是一项十分艰巨和艰难的任务。一方面有赖于整体文化环境的改善,国民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要加快通俗史学发展速度。应当说,如果广大史学工作者经过努力,创作出高品位、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通俗史学作品不难办到。 对广大史学工作者来说,发展通俗史学的首要条件在于扭转多少年来形成的偏见,既着眼于高、精、尖的理性史学研究,又应对通俗史学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参与史学的普及。大量事实说明,史学的普及并不是一项“简单劳动”,相当一批从事“顶尖”研究的史学工作者写不出高质量的普及读物,不能不说是史学工作者自身的一大欠缺。“假如一个历史学家穷毕生精力去钻研一个狭隘的问题,即使最后能对它得出确凿不疑的答案来,但那终究不能说是对于历史达到了一种理解,因而也就不能说是真正有了历史知识。”〔10〕从这段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属于那种高、精、尖的研究取代不了历史知识,亦不能说明是对历史知识的总体把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历史知识既指一般性的史实,也应包括广大公众应当接受的历史常识,总之是不能被取而代之的。在我们倡导史学工作者走出对通俗史学认识的“误区”之时,社会和公众及文化市场同样要求广大史学工作者所提供的作品应是高质量的,偏重、偏爱理性化史学,冷落或不重视通俗史学是中国通俗史学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时代要求史学工作者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将理性化史学推向深入,普及史学,发展科学和艺术的通俗史学。通俗史学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史学工作者创作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也有赖于史学工作者批判意识的增强。如果掉以轻心,等闲视之,“伪历史就会殃及信史”〔11〕。史学工作者应对庸俗史学予以批判,澄清是非,将真实的信史通俗地告诉公众,让公众理解通俗与庸俗在史学上的分野,因此,史学工作者增强创作意识和批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史学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中谋求发展,谋求进步,在市场文化特殊现状中求生存、求繁荣,求早日步出低谷,史学工作者在倾心于高层次研究的同时,从事史学的普及、参与通俗史学的发展也许是一条有益的改革之路。 注释: 〔1〕〔2〕彭卫:《中国古代通俗史学初探》,见《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第201页;第203页。 〔3〕〔7〕〔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第10页。 〔4〕〔8〕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3页, 第14页。 〔5〕〔6〕彭卫:《中国古代通俗史学初探》,见《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第201页;第208~209页。 〔9〕肖黎:《司马迁精神的启示》,《光明日报》1995年9月25日。 〔10〕罗素:《论历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译序第31页。 〔11〕〔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