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的演变(3)
三 这时期德国政策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内容:一是大力建设海军,一是修建联结欧亚大陆(从柏林直至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计划。这个计划一方面妨碍了俄国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和长期以来控制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的野心,另方面给英帝国主义在伊朗乃至印度的利益造成巨大威胁。埃伦伯勒勋爵在英国上院声称:“我宁愿在君士坦丁堡看到俄国,而不愿在波斯湾海岸看到一个欧洲兵工厂”。(21) 但是,导致英德关系恶化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德国扩建海军的计划。直到90年代中期,德国的海军还远远落在英国的后面,甚至赶不上法国、俄国和意大利。(22)这当然是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所不能容忍的。他在1890年9月说道,“我们的未来在海上”;并于1897年宣称德国需要“强大的舰队”,“海神的三叉戟必须掌握在德国的手中”,同时任命主张大力发展海军的提尔皮茨为海军大臣。(23)1900年的海军计划已使英国舆论譁然,1906年和1908年法案的连续通过,更使英国感到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有人认为德国的海军只是实力和外交的工具,而不具有特殊的反对英国或其他国家的侵略意图,(24)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无论德皇本人或提尔皮茨在发展海军问题上都是主张“进攻”的、以英国为主要对手的。威廉二世在1897年明确地指出,殖民地问题已把德国捲进了与英国的冲突中,德英之间的商业竞争是“生死之争”,(25)发展海军就是为了对付这种冲突或斗争的。提尔皮茨则早在1894年就主张海军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保卫海岸,必须“能够进攻”,以保障“国家的世界商业,世界工业”乃至“殖民地”。提尔皮茨是著名的反英派,他认为英德对抗应是德国政策的出发点。(26) 英国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殖民地遍及全球的大帝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它必须竭尽全力保持它的海军优势,而不能允许这种优势受到挑衅。英国外交部高级秘书艾尔·克劳在1907年初写道:“德国的海军优势应当被认为是与不列颠帝国的存在不相容的;而且,即使该帝国消失了,最强大的陆军和最强大的海军集中于一个国家手中的事实也会迫使世界联合起来消除这样一个梦魔。”(27)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则在1911年的一次秘密发言中指出:“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28)可见,维持海军优势是英国坚定不移的立场,而德国却要求它的海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英国并驾齐驱,(29)这就使得英德矛盾具有不可调和的性质。这就是在英国对外关系中英俄对抗暂时退居第二位而由英德对抗上升第一位的最重要原因。从主观上说,德国的统治者并不一定想把对英关系搞坏。德皇甚至说过:“欧洲的真正利益只能由〔两个〕集团中的两个主要大国即德国和英国肩并肩地加以维护。”(30)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也希望缓和一下主要因海军问题而日益尖锐的英德矛盾。从1909年起,继毕洛担任德国首相的贝特曼一霍尔维格就着手与英国进行了持续两年之久的谈判,但无成效。1912年哈尔丹(英国陆军大臣)使命在海军谈判问题上也以失败告终。双方的原则分歧在于;德国只愿对其海军计划作微小的让步,即只推迟而不是缩减海军建设;而英国则坚决不愿承担中立的义务。西方一些学者往往把失败原因单方面归咎于德国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威廉二世的轻浮粗暴和提尔皮茨的顽固立场,未免失之偏颇。英国方面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苏联出版的《外交史》指出,“英国倡仪举行谈判,主要是指望在英国国内取得宣传效果”,是“要弄一套和平主义的手腕”。(31)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片面,但格雷本人对谈判缺乏信心,则是肯定无疑的。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恐怕“没有多大希望得到任何结果。”(32)阿尔布莱克一卡里埃说:“在这个海军问题上,德国的政策使自己陷入了死胡同;它只有在取得一项政治协定即英国保证在发生冲突时保守中立的前提下才愿意考虑限制或推迟实行其〔海军〕计划;而德国海军的发展正是使英国尤其不愿承担这样一项义务的因素”。(33)情况的确如此。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英国在德国与法俄打仗时不保持中立,德国又怎能不努力发展其海军呢?海军谈判是注定要失败的。 哈尔丹使命在海军问题上虽然失败,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却取得了进展。1913年5月乔治五世访德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关于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谈判,1914年7月底达成协议。同时,关于巴格达铁路和瓜分伊拉克资源的谈判也进行得比较顺利。英德关系这种表面上有所改善的现象曾使得同盟国产生一些幻想,以为英国也许不会参加反德战争。1914年8月初, 贝特曼在与英国大使哥森的最后一次谈话时竟指责英国是要为“一片碎纸而和一心想与英国交友”的德国打仗。(34) 英国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保证比利时中立的一纸条文而使自己卷入战争。贝特曼的这些话颇有自我解嘲和自欺欺人的味道。他曾为搞好对英关系而进行了很大努力,眼见一切付诸东流,难免有些懊恼,但是要说德国统治集团完全被英德关系的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那是不可思议的。1912年后英德关系虽不象前一年那样紧张,但实质性的斗争仍在悄悄地进行。海军谈判的失败意味着什么,贝特曼是最清楚不过的。他在1912年3月就曾讲到,海军谈判破裂会引起战争。(35) 英国对德国的立场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即所谓维持欧洲均势的思想。前面所引的艾尔·克劳的那段话就反映了这种思想。1912年冬,哈尔丹曾坦率地告诉德国驻伦敦大使李奇诺斯基;英国必须竭力维持大陆两个集团的均势,决不能听任法国被搞垮;因此战争爆发时英国一定会站在法、俄一边。威廉二世也是心中有数的,他曾说:“当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进行最后斗争时,盎格鲁一撒克森人将站在斯拉夫人和高卢人一边”。(36) 所以,如果说德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曾幻想英国保持中立,顶多也不过是抱有某种侥幸心理而已。可是西方一些历史学家夸大了德国的这种幻想,竟连苏联学者(虽然是从另一角度)也附和类似观点。例如,《外交史》的作者写道,格雷设法缓和英德冲突的做法“怂恿了德国的侵略”。(37)这样的谴责是没有多少道理的。 德国发动战争,并不以英国是否保守中立为前提,而是由德国帝国主义发展的需要及其总政策目标所决定。同样的理由,根深蒂固的英德矛盾并不因为某些局部冲突的缓和而缓和,也不取决于个别政治集团和人物的意志。英德矛盾是由两国各自的帝国主义利益决定的。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注释: ①Б·Б·格拉维:《沙皇俄国是半殖民地吗?》,《历史问题》,莫斯科,1956年第6期第65页,第70页。 ②В·И·包维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法在巴尔干和近东的矛盾》,《历史笔记》,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7年,第59期,第84-85页;参看ч·ч·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21页。 ③(28)(32)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于熙俭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上册第22页,下册第449页;上册第23页;上册第239页。 ④⑨(24)(27)(33)雷涅阿尔布莱克--卡里埃:《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外交史》,纽约,1973年,第330-313页;第276页;第227页;第254页;第271页。 ⑤⑥⑧⑩(11)(30)《新剑桥近代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2卷,第140页;第152页,156页,199页,143-144页;第135页;第141页;第143页;第149页。 ⑦莫瓦特:《1815-1914年欧洲外交史》,伦敦,1927年,第272页。 (12)(15)(18)(23)(25)Ф·А·罗特斯坦:《十九世纪末的国际关系》,莫斯科-列宁格勒,1960年,第105页;第105页;第59页;第479页,481页;第480页。 (13)(14)(22)《新剑桥近代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11卷,第284-285页;第275页;第295页。 (16)同③上册第110页;参看同④第255页。 (17)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册第35-36页;同(13)第3页,285页,295页。 (19)(34)库克等编:《1879年后欧洲国际关系资料选辑》,纽约,1931年,第45页;第384页。 (20)《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二卷,第797页。 (21)引自《列宁全集》第39卷,第825页。 (26)同(13)第236页;同⑤第159页。 (29)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册第145页。 (31)(37)B·M·赫沃斯托夫编:《外交史》,三联书店,1979年,第二卷(下)第842页,977;页1073页。 (35)(36)布兰登堡:《从俾斯麦到世界大战》,英译本,牛津大学出版社,1938年,第409页;第441-442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