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法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马真玉 参加讨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形成的绥靖政策是以英、法帝国主义为主角的。这种政策的产生和推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国内史学界已发表了不少论文。这里不再论述。然而,有这样一个问题:推行绥靖政策对英国来说,反映了它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因为在此之前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英国所奉行的是“均衡政策”。而对法国来讲,一方面,法、德是世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战败的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不能东山再起。那么到三十年代,法国为什么对德妥协了呢?另一方面,在一战后的十几年内,英法矛盾十分尖锐,而三十年代中期后,为什么法国要追随英国,绥靖德国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法国是欧洲和世界大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后,法国是一个得到满足的国家,又是一个精疲力竭的国家。当时的法国,尤其在法国北部城镇一片废虚,工厂支离破碎,森林破坏、农田荒芜。恢复经济和重建家园的费用将是惊人的。钱从哪里来?在一般的法国人看来,办法只有一个;让德国人出钱!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泰勒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五年,法国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内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它是内向的,是根据法国自己以为需要制定的,这种需要基本上是利用和维护胜利果实”①。可见,战后法国在欧洲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巩固自己在一战后的胜利成果,维护国家安全。二是要建立联盟体系追求欧洲霸权。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首先在对待德国问题上,一方面,法国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另一方面,又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于1923年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矿区。法国出兵鲁尔,既反映出法国要压服德国,称霸欧洲的野心,又暴露了法、英矛盾的尖锐。其次,在欧洲大陆上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在二十年代它先后同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与此同时,在法国的策划和支持下,捷、罗、南三国又相互订立了盟约。这样在欧洲大陆上就组成了以法国为首的“小协约国”军事同盟集团。
    法国这一系列行动必然与一贯奉行均衡政策的英国发生矛盾。英国的这种政策是为维护它的霸权地位服务的。正如丘吉尔所说:“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②。为了对付这样的国家,英国“总是走较艰难的道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③。“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④。历史的发展正是如此,一战前,德强法弱,英国所采取“扶法抑德”,一战后,法强德弱,英国便转而“扶德抑法”。可见,为维护大英帝国的地位,在一次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内英国仍推行传统的均衡政策。它为了对付新的竞争者,不但不想过份削弱德国,而且从经济和政治上大力扶植德国。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法国当然不利,因而也就使法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接连失利。1923年英国趁法国出兵鲁尔的失败,掌握了德国赔款的控制权,随后又伙同美国操纵制订了有利于德国经济恢复的道威斯计划。这个计划不但使德国减少了赔款,而且使德国得到8亿金马克的贷款⑤。随后外国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德国。1925年罗加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对于德国的违约行为无力象出兵鲁尔那样单独制裁,而法国的边境安全,却要依赖英、意的保证。尤其是德国加入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重新登上了国际政治午台。1929年又通过了杨格计划,使法国损失了20亿法郎⑥。就这样,德国一步步减少直至最后取消了赔款。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扶植和支持下,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起来。这一次次遭受的挫折和打击,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明显下降了。
    可见,在一战后的十多年,法国为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对德采取强硬政策,而英国所推行的均衡政策,对法国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德国则利用英法矛盾,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德国工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1929年超过了英法,跃居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这样,德国的强国地位在不断恢复,而法国的优势在逐步丧失。随着二十年代末经济大危机的到来,法国政局和经济日趋动荡和恶化,它在政治和外交上就更显得软弱无力了。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导致了各种矛盾激化,国际上法西斯势力猖獗,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新的战争策源地形成。
    在法国,经济危机虽然不象其它国家那样来得迅猛和明显,但比其它国家持续的时间要长,当英、美等国已开始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时,法国却正在下降到最低点。危机最严重时是1935年,钢减产二分之一,铁减产三分之二,棉纱和汽车减产35%。对外贸易额减少了一半。国内贸易也遭受破坏,小麦、大麦、羊毛和糖的价格暴跌⑦。受害最重的是失业工人和农民。1929年用一公担小麦可换回一吨煤,而在1935年只能换500公斤⑧。在采矿业中,工人工资总额从1930年到1934年减少了38%⑨。
    在危机的冲击下,法国各种矛盾激化,政治象经济一样不稳定。从1929年底到1933年底法国出现了由8位总理领导的12届内阁,尽管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都不能真正挽救危机。在此期间,法国外交部的领导也是动荡不定,仅1932年一年就换了三位部长⑩。外交部领导的频繁更换,造成了外交政策的极不稳定。尤其是社会矛盾激化,富人与穷人之间,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鸿沟在不断扩大。工农群众斗争出现高潮,他们举行罢工,示威游行,仅从1931年到1933年因罢工就损失了680万个工作日(11)。在国际上法西斯势力的影响下,法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异常活跃,如以香料资本家弗朗索瓦·科蒂为头目的“法兰西集团”,以及“法国行动”、“青年爱国者”等老的右派团体在日益壮大。特别是以弗郎索瓦·德拉罗克上校为头子的“火十字团”退伍军人组织,由1934年的20万人增加到1935年的70万人(12)。该组织成员经常在街上捣乱破坏,制造事端。1934年2月6日,正是在德拉罗克领导下并得到巴黎警察局长希普支持的两万名法西斯匪徒,在巴黎发动了暴乱。这次暴乱虽然由于法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一致被镇压了下去。但却使法国政府中一些有政治远见的资产阶级人物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德国及其在法国的走狗对法国是多么严重的威胁。尤其是1934年3 月法国政府得到了有关德国重新武装的新情报:德国武装力量人数差不多达到了100万人;1934-1935年的国防费用将由原来的3,449万马克增加到5亿7千450万马克(13)。这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威胁感。但是, 法国政府中的右派害怕革命甚于害怕法西斯。在他们看来,将来墨索里尼是法国的友邦。希特勒也不会向法国袭来,赤色威胁将受到遏制或消除,法国将会得到安全与和平。在法国军界领导人也有同样的看法。当时担任法国国防委员会付委员长的魏刚,为了安抚1933年上台的达拉第总理,他证明法国陆军人数有37万,而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认为德国不管如何努力,在十年内不能重建与德皇时代数目相等的军队。况且法国仍在继续扩军,法德边境的马其诺防线在加紧修筑中,预定1934年完成。法国还同欧洲其它国家有军事同盟条约。所以,德国不会对法国造成威胁。根据他的意见,希特勒执政对法国反面有某种政治上的好处。它可以削弱法国及世界上的共产主义运动。在法国社会也有些集团(它们在大垄断财阀操纵和支持下)希望与希特勒德国合作。一些资本家甚至采取措施,向政府施加压力。比如航空工业的资本家裁减工人,降低生产,同时又借口人工缺乏,故意拖延生产政府所定的军火。在法国垄断资本家看来,希特勒是欧洲的救星,他保护欧洲免于社会革命和共产主义的蔓延。面对着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的高涨,妄图借希特勒法西斯的力量来保住他们的阶级利益。
    这些对当时法国政府不能不说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三十年代中期法国外交政策转变的一个社会因素。列宁曾指出:“想把对外政策和一般政策分开,或者甚至把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对立起来,这是根本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的”(14)。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向来是以实力为基础的。三十年代的法国,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国力软弱,政局动荡,这便决定了它由对德强硬转向对德妥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