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巴都去世后,赖伐尔继任外长,法苏关系冷落下来。赖伐尔竭力同德、意拉关系,他自己曾表白说:“至于说我,我理智健全,因此我首先要着手解决同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25)。但是,巴都生前所倡导并积极推行的联苏建立抗德联盟的外交政策已深入人心。法国舆论界不赞成赖伐尔的政策。法国政治家佩蒂纳克斯曾写道:“巴都以身殉职,他曾立志要联合世界的朋友,希望联合得越多越好,接近苏联的工作已经进展到必须作出决定的阶段了”(26)。主张接近苏联的一派人得到法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他们在为完成巴都的未竟事业而努力。赖伐尔不得不考虑社会舆论和人心的背向,表面上继续与苏联接近。1935年5月2日在巴黎同苏联签了法苏互助条约。条约共五条,并附有一项议定书。条约主要规定了苏联或法国在遭受侵略时,两国相互援助(27)。随后赖伐尔访问了苏联,斯大林和苏联其他领导人接见了他,双方都表示继续为缔结东欧区域性公约创造条件。斯大林在关于赖伐尔访苏的正式公报中说:他“理解并完全赞成法国制定的关于把武装力量保持安全所必要的水平的国防政策”(28)。这实际上表明了苏联对法国支持的态度。但是,领受这一支持的却是日益向德国靠拢的赖伐尔,法苏互相条约的签订,并非法国同苏联的真诚合作。这一方面是他迫于无奈;另一方面又是他玩弄的一个手段。赖伐尔从苏回国途中,在波兰作了停留,参加了波总统毕尔苏斯基的葬礼。他向波外长贝克解释说:“法苏条约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取得苏联的帮助和帮助苏联反对可能的侵略,不如说是为了防止德国同苏联接近”(29)。借此机会,赖伐尔还会晤了戈林。他对戈林说:“法苏同盟是一个‘滑稽剧’,是一张不值得予以重视的废纸”(30)。后来,赖伐尔又对德驻法大使韦尔兹表白说,法苏条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个“备用的手段”,并不排除法德进行密切合作,并对希特勒的政策表示钦佩。法驻德大使庞赛也向德政府表示:如法德合作需要,法国随时都可以抛弃法苏条约。可见,赖伐尔同苏联合作是假,同德国拉关系是真。法苏互助条约签订后,赖伐尔始终拒绝与苏联签订军事条约。不签订军事条约,互助条约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 赖伐尔表面上与苏合作,实际上却与德,意相勾结。还在法苏互助条约签订前,1934年底,当时担任希特勒外交顾问的里宾特洛甫到巴黎会晤了赖伐尔,受到赖伐尔的热情款待。1935年1月赖伐尔与墨索里尼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了一项协议,在协议中赖伐尔同意让墨索里尼放手发动策划中的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法国将不加干涉(31)。这便暴露了赖伐尔对德意法西斯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的面目。由此可见,赖伐尔上台后法国的外交政策同巴都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对德意法西斯的勾结和妥协,可以说是之后法国伙同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前奏和准备。二战中法国沦亡后,赖伐尔又担任维希政府的要职,公开投靠希特勒,成为法国可耻的民族败类! 综上所述,三十年代中期,法国由对德强硬转向对德妥协,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以及不可忽视的外交领导人的更替。尤其在1937年后,法国放弃了自己在西欧和中欧的领导权,在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追随英国,采取绥靖德国的政策。1938年重新上台的达拉第伙同英国首相张伯伦把这种政策推到了顶峰。在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德国得寸进尺,侵略胃口起来越大,最后终于提前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爆发后不久,还在绥靖政策迷梦中的法国,遭到希特勒德国的野蛮侵略,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国破人亡,落入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对法国来讲,这难道不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吗? 注释: ①〔美〕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上,第185页,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②③④〔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186、26、187页,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⑤〔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78)上册,第7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⑥赫伯特·亭特:《1918年以来的法国》,第46页,纽约,1980年版。 ⑦⑨⑩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九卷,上册,第253、254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⑧〔法〕皮埃尔、米盖尔著《法国史》,第519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1)泰勒著前引书,第186-187页。 (12)C·E·布莱克,E·C赫尔姆赖克:《二十世纪的欧洲史》上,第583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苏〕C·ю·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三卷(下)第811页,三联书店,1979年版。 (14)《列宁全集》第23卷第35页。 (15)〔法〕勃利农:《1918-1934年的法国与德国》巴黎1934年版,第221页,转〔苏〕鲍爵姆金编著《世界外交史》第五分册,第69页,五十年代出版社。 (16)〔法〕迪罗塞尔著前引书,第173页。 (17)1933年3月16日,麦克唐纳在裁军会议上提出计划,它主要规定法、意、德、波等国在欧州的军队人数各为二十万人。 (18)〔法〕,迪罗塞尔著前引书,第176页。 (19)洪育沂:《1931-1939年国际关系简史》,第60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20)〔法〕迪罗塞尔著,前引书,第181页。 (21)〔英〕约翰·惠勒一贝内特著:《慕尼黑一悲剧的序幕》,第250页,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 (22)〔苏〕库达科夫:《现代国际关系史》第37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23)(24)〔英〕贝内特著前引书,第258、250页。 (25)(26)维戈兹基等编前引书,第814页。 (27)《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28)〔美〕泰勒著前引书,第19页。 (29)〔苏〕维戈兹基等编前引书,第817页。 (30)〔苏〕库达科夫著前引书,第378页。 (31)〔美〕泰勒著前引书,第26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