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河区。三河即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之地,与关中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司马迁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三河地区的主要商业城市有:河东郡的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和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西贾秦、狄、北贾种、代”;河内郡的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和轵县(今河南济源县东南),“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河南郡的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是一个经济辐射区域极为辽阔的大商市。司马迁介绍说:“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洛阳大商人师史,“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3.漳、河区。即黄河与其支流漳水之间,相当于今河北省南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司马迁说:“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近梁、鲁”,经济辐射区域达到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4.勃、碣区。即碣石山与渤海之间,相当于今河北省东北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燕(即蓟县,今北京市)。司马迁介绍说:“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由此可见,燕市场的辐射区域也很大,向南影响到华北大部分地区,向东北影响及今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乃至朝鲜,是中原人民和东北少数民族及朝鲜人民进行商品交换的经济枢纽。 5.海、岱区。即习俗所谓齐地。司马迁说:“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齐处泰山之北,东至大海,相当于今山东省北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何谓“五民”?《集解》引如淳曰:“游子乐其俗不复归,故有五方之民。”即谓由于四方商贾和当地商人的经营活动促成了临淄市场的繁荣。齐地大商人刀间,爱贵“桀黠奴”,“使之逐鱼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起富数千万”。 6.洙、泗区。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南部。这一地区的主要商业城市是邹(驺)县(今山东邹县东南)和鲁县(今山东曲阜市)。司马迁说:“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好贾趋利,甚于周人。”如鲁地大商人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赊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7.梁、宋区。即“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一带,相当于今省河南省东北部与山东、江苏、安徽交界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主要商业城市是陶(即定陶)县(今山东定陶西北)和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南),司马迁介绍说:“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畜藏。”“陶、睢阳亦一都会也。”“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睢阳与定陶相去不远,皆以交通便利和经济发达而成市。 8.越、楚区。司马迁所说的越楚地区,不但包括战国时期故越、故楚之地,而且还包括岭南的越人之地。由于越楚区的范围很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司马迁又把这个大区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岭南四个小区,分别介绍各地的商业地理情况。“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西楚的主要商业城市有:江陵(今湖北江陵市西北),“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陈县(今河南淮阳县),“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东楚最著名的商业城市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南楚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寿春(今安徽寿县)和合肥(今安徽合肥市),“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此外,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市)和长沙(今湖南长沙市)还有不很发达的矿业市场,“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岭南最著名的商业城市是番禺(今广东广州市),“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9.颍川、南阳区。司马迁称其为“夏人之居”,也是我们祖先较早开发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主要商业城市有南阳郡的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和颍川郡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司马迁介绍说:“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宛县大工商主孔氏,“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货殖列传》的系统记述,为我们研究西汉前期的商业地理提供了珍贵资料。 三、《货殖列传》的商业地理学价值和特点 我认为,《货殖列传》关于西汉前期商业地理形势的记述具有如下特点: 1.广泛而又具体的记述了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地理分布。商品的地理分布是商业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司马迁商业地理学理论的出发点。他首先采用类似荀子的方式从宏观上概述了全国商品地理之大势,接着又借鉴《禹贡》和《职方氏》区划研究的方法,具体记述了各地商品布局。如关中区的巴蜀,“地饶巵、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以燕(蓟县)为中心的勃、碣区,“有鱼、盐、枣、栗之饶”;以临淄为中心的海、岱区,“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岭南的番禺则为“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但也有少数地区(如三河、漳河等),司马迁没有如同上述各区那样一一列举其主要商品,我想大概因为这些地区开发较早,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大多是人所皆知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故可略而不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各地物产的记述,突破了《禹贡》、《职方氏》贡物地理分布的落后形态,属于商品地理布局的范畴,而且比《禹贡》、《职方氏》、《荀子·王制》篇所记物产更丰富,又大多是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大路商品,即司马迁所谓“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总之,我认为《货殖列传》关于商品地理布局的记载比先秦时期任何著作的记载都更系统,其所反映的商品交换领域更广泛、层次更深入,具有极高的商业地理学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