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通过革命实践检验了自己的唯物史观。革命结束后,他们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详细地分析了革命的整个过程及失败的原因,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及《德国农民战争》等光辉的历史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把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明确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4](81)马克思在具体分析法国无产阶级六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时,运用了上述原理,论证了社会革命的发生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马克思写到:“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一般可能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4](488)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后来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得到更清晰的表达:“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9) 马克思通过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不仅检验和发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而且还成功地提供了运用这一原理去分析和研究历史事件的光辉范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2.阶级斗争是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 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已表述过这一原理。在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中,马克思已把它作为理解法国第二共和国历史的钥匙,详细地考察了法国1848年革命的整个过程。 1852年,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肯定了复辟时期历史学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贡献之后,指出“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1](332-333)马克思的这一表述较之以前更为完整和系统。 如前所述,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们看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是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把财产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原因。但是在说明财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的产生时,却归结为暴力征服,而这种征服又归因于人的本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虽然曾对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但是由于他们把资产阶级制度看成是合乎人类本性的、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因而也就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永恒化。与这些观点不同,马克思明确指出,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从而揭示了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坚持了唯物主义。同时,马克思还证明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存在的。 马克思的上述概括,完整地阐明了阶级从产生到消灭的全过程,指出了阶级斗争发展规律和趋向;表明马克思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来研究历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对历史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3.历史人物的作用 1848-1852年间的法国,政治风云变幻无常,各种人物戏剧性的登台表演,却又稍纵即逝。如1851年12月2日,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一年后,他又废除共和国,皇袍加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事变成为当时整个社会所瞩目的焦点。在大文学家雨果的笔下,事变本身被描绘成晴天的霹雳,被认为是个人的暴力行为,因而当他描写个人主动作用时,就把这个历史小丑变成伟人了。蒲鲁东则想把政变描述成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当他为这次政变作历史说明时,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为政变主人公作历史辩护了,产生了“客观”历史学家常犯的错误,即英雄史观的错误。因此,他们不能对这次政变作出正确的解释。 马克思运用渊博的历史知识和唯物史观的原则,详细考察了二月事变以后法国历史的社会条件,揭示了路易·波拿巴政变与这种社会条件的因果关系,科学地论证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既注意到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也要注意到这种能动作用是受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的制约的。他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03)马克思运用这一原理,分析了路易·波拿巴政变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揭示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并预言:“如果皇袍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汪多姆圆柱顶上被推下来。”[4](703)法国历史的进程最终证实了马克思这一预言的正确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对当前的活的历史的这种卓越的理解,他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事变有这种透彻的洞察,的确是无与伦比的”。[4](601) 马克思对“雾月十八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而且这种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写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成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著作,是史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