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在美国的英国移民中,有50%的从事农业,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失地农民。而移民北美的英国城市人口,许多人本来就是从农村迁来的。而且他们向北美移民后,又给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留下了空间。这是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向北美移民,是英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注:D.贝恩斯:《一种成熟经济中的移民,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对外移民和国内移民,1861-1900》(D.Baines,Migratlon in a Mature Economy, Emigration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1861-1900),剑桥1985年版,第82-84页。)。 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英国殖民地也是英国缓解国内流动人口压力的理想移民之处。例如英国1820年首批到达南非的移民就有1万人;1844-1847年移民4300人,1857-1862年移民12000人(注:艾周昌、郑家馨主编:《非洲通史》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7-578页。)。英国向新西兰移民,也从1839年的1000人,发展到1875年的30万人(注:姜天明:《中国与世界人口历史总揽》,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政府为鼓励移民,采取了减免运费、向移民赠送土地和农具或向安排移民的投机者赐予土地等多种方式。从1846年到1869年,在英国政府各种移民计划下安排的移民约有33.9万人,约占英国移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人数的23%(注:D.贝恩斯:《一种成熟经济中的移民,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对外移民和国内移民,1861-1900》,第79页。)。 除了移民之外,英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还向殖民地流放犯人。 由于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城市流民增加,民众日益贫困,犯罪率很高。而英国的严刑峻法把小偷小摸者也关进监狱,因此监狱人多为患。为了减轻负担,英国把殖民地作为罪犯流放地。 1630-1680年间,移民北美的切萨皮克地区的英国人有75000人,1680-1699年,又迁入30000人,其中清教徒只占1/8,而大多数是到北美寻找出路和渴望发财致富的人。但是从18世纪开始,英国开始向北美转移囚犯和负债的穷人。 1717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允许将某些犯人运送到北美做劳工。 议会下院于1729年到1730年设立了一个委员会,对英国监狱进行调查。该委员会在经过调查后,提出将负债的穷人和从监狱中放出的犯人安置到北美。之后,这两种人被安置到北美,促成了佐治亚殖民地的建立。在1718-1775年间,英国向美洲输出犯人约30000人。 但是当北美独立后,美国拒绝接受英国罪犯,其他英国殖民地也开始拒绝接受英国罪犯。因此英国把澳大利亚作为流放地。1787年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开幕词中,宣布政府计划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植物湾”建立移民区,安置罪犯。1788年,首批到达新南威尔士的罪犯有725人。 1830年以前,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的罪犯约有6.3-7.7万人;1788年到1868年从英国务岛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罪犯已达15.5万人。在这些被流放的罪犯中,还有不少女犯。例如到1817年为止,流放罪犯总数中有20%是女犯(注:戈登·格林武德:《澳大利亚政治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0页。)。 这些犯人被流放后,缓解了英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尽管这种做法是建筑在殖民地人民,特别是土著人民痛苦的基础上的。向海外转移剩余人口,是英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向海外移民也不是长久之计,英国需要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办法。 在实践中,英国政府认识到移民和流放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英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而仅仅从物质上救济流浪汉,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创造工作机会,使流浪汉通过工作谋生,从济贫到促进就业,达到“济身”的目的,才能解决问题。这样英国对流浪农民的政策开始了转变,即从救济政策发展到“济身”政策。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进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时期,开始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和其他非农部门转移。但是在工业革命早期,大多数失地农民并没有成为工人,相反仍然是流浪汉。他们构成了游民的主体,在城市中的人数日益增多。在当时,伦敦的游民竟占全市总人口的1/4。失地农民问题日趋严重,使城市不堪重负,统治阶级也还没有认识到游民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在工业革命时期之所以还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在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厂对这些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者”并没有吸引力。英国工业化开始后,工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失地农民本来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工厂谋到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工厂工作条件恶劣,工资非常低,而且工作时间很长,一般每天工作时间在15-18小时。广大失地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不习惯现代工厂的生活,特别不愿意在工资极低、条件极差的工厂受老板和工头的剥削压迫。因此他们宁愿继续行乞、打短工或依靠亲友的资助,而不愿到工厂做工。这就是失地农民变成流浪汉而被资产阶级看成“懒汉”的原因。对这些流浪汉,英国政府实际上无计可施。 但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后期,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农村生产率也迅速提高,产生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1751-1780年,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上升到每10年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间,又上升到每10年21.4万人;在1821-1830年,更达到每10年26.7万人(注:J.萨维尔:《英格兰和威尔士农村人口的减少,1851-1951年》(J.Saville, Rural Depopul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ls, 1851-1914),伦敦1957年版,第13页。)。这种转移的速度使农村就业人口迅速减少。促使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由于工业化的进行,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工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失地农民相对来说就愿意到工厂工作。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因此就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在上述情况下,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化。 其次,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外殖民掠夺,建立起广大的殖民帝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英国一直是世界第一殖民大国。广大殖民地是英国食品和农业原料的供应地,因此,英国主要致力于发展工业,把食品和农业原料的生产转移到殖民地。英国逐步从粮食出口国变为粮食进口国。粮食自给率在1870年为79%,到1910年下降到35.6%,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更下降到30%。同时,广大殖民地是英国人移民的理想之地,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广阔场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移民殖民地,1846-1850年英国每年平均向殖民地移民19.91万人,到1886-1890年间则达到21.48万人(注:戎殿新、司马军编:《各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