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之时。这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其一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而定形;其二是世界交通运输业的空前飞跃。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是这两个要素形成的根本动力。 第二次产业革命率先发生于美国和德国。因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及普遍推广应用,引起了产业结构、生产组织的相应变革。以电气、化工、炼钢等为代表的重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很快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欧美经济发达国从而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世界上出现了一批工业强国。第二次产业革命还使生产关系也相应变化,产生了垄断和金融资本。随着德国的卡特尔、美国的托拉斯、法俄的辛迪加和日本的财阀的诞生与壮大,它们对外经济扩张的势头更猛,资本输出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殖民地的经济意义也就更为重要。 以前,虽然许多国家和民族已被卷入了国际商品流通,但其对外经济联系还极少深入到生产过程和金融领域里去,故经济活动基本上还没有纳入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而这时期欧美诸国的工业化和资本输出的加强,使上述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一面是工业高度集中的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另一面是广大的专门从事农业和矿产原料生产的落后民族和地区--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与分工的结构,至此便完全确立下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形成,才使世界贸易关系全面固定。 这一时期世界贸易量增长得很快,特别是从九十年代起上升幅度更大。1865-1915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四倍多,其中九十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出口总额增长了一倍半,平均每年增长5%,破了历史记录。(19) 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一)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展已基本告终,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囊括全球,各个落后的民族和部落都在为世界市场而生产了。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对殖民地的侵占达到了高峰,世界领土业已瓜分完毕,世界各地的市场均为帝国主义强国所分占。至1910年,各大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占各洲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非洲--90.4%;亚洲--56.6%;南、北美洲--27.2%;大洋洲--100%,这都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20)如英帝国的殖民地、附属国大多是在1884年以后夺得的,面积达五百二十万平方英里。 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都被帝国主义势力编织进资本主义经济网络,世界市场笼罩全球,其地理广度已达到最大限度。 (二)全球的交通、运输、通讯体系终于形成,真正把各地的市场有力而紧密地汇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轮船不断出新,航速大为提高,欧美间的航程从四十二天缩为五天,从伦敦至加尔各答也由三个月减为十八天;(21)每艘船的平均运载量,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一百八十四吨,二十世纪初增至五千吨左右;(22)运输成本相应降低,如1874-1884年间,纽约至欧洲的谷物运价减半,奥德萨至英国的谷物运价则降为原来的1/6。(23) 许多大运河陆续开通,加强了洲际联系。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四千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近了五千六百六十六英里。(24) 铁路网密布全球。跨洲铁路的铺设意义重大。1869年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线接轨,横贯北美大陆;到本世纪初又有四条横断铁路投入运行;1888年欧洲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通车;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于1903年建成;1910年从阿根廷至智利横断南美的大铁路建成。以这些大铁路为主干,五大洲都布满了铁路网。 世界通讯网已形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有线电报的使用已越出国界,先后敷设了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底电缆;七十年代起,电话开始应用,美德两国尤速;1901年无线电波飞越大西洋成功,旋即普及到全球。 汽车和飞机已出现。本世纪初,全世界已有二百万辆汽车奔驶在交通运输线上。(25) (三)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商品输出已失去往日的作用与意义。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已是通过资本输出来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带动商品输出。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上半期,英法等国就有资本的输出,但数量小,意义不大。二十世纪初是其大规模发展时期。英国高踞首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达四十多亿英镑,等于其他各国资本输出之总和。其绝大部分都输往殖民地,主要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即开矿山、办工厂、筑铁路、修公路、建港口、输出生产资本,使这些国家的生产有所发展,但却越来越深地依赖于那种“工业欧美日、原料亚非拉”的国际分工,依赖于世界市场。 资本输出的强化,反映了世界市场的深化。 (四)世界性经济危机已周期性出现。各国的危机周期已趋于同步发展,经济危机的循环已具世界规模,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呈整体化。 1857年英国的经济危机已蔓延到有关各国,1865-1867年的危机又进一步发展,到1873年,危机的世界规模业已成形。这反映出通过市场联系的世界各国,已包容为一个统一体,其经济运行已按同一的脉博在跳动。英国发生的危机,使澳大利亚、爪哇、巴西、中国和日本也都遭到打击;纽约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竟像瘟疫般地飘洋过海传播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由于危机的实质是市场的实现问题,世界性危机的成熟即标志着世界市场已高度统一。世界各地生产过程的联系已在一个市场机制的驾驭之下,紧密相依,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已按统一的周期进展。自此,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同步波动,每隔十年左右出现反复震荡。 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便利了巨额资本的输出,促使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的利润率和资本的实力;引起了各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深刻的变化,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而充当了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它推动新技术发明创造的迅速传播,科学管理方法的广为扩散,促使第二次产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几乎同时展开,不像前次曾长期限于英国一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