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有了空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经济联系从各方面都大为加强:商品流通、资本输出、劳务交换、技术转让、经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皆史无前例。 世界商品贸易额,1950年为六百零三亿美元,1982年跃为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三亿美元,猛增三十多倍,年平均增长11.3%,其中七十年代年均增长20.2%,速度惊人。如果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以国际贸易量计算,上述时期年均增长率分别是7.2%和10%,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26) 资本输出也急骤上升。世界各国资本输出总额,从1945年的五百一十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五千八百亿美元,其中以美国最多,约为各国资本输出额之总和。日本、联邦德国都从零开始,不久已超过法国,直迫英国,居第三、四位。(27)各国私人海外投资增加尤为迅速,战争结束至七十年代,美国增长二十倍;联邦德国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增长一百倍,日本则高达一千倍。(28) 国际劳动力市场有了巨大发展。战后,各国自由劳动力纷纷越出国界流动,以适应资本的国际化。流向西欧和美国为最甚。据国际劳动局统计,五十至六十年代移居西欧的劳动者超过一千一百万人,每年流量为六十至一百万人,他们大多来自南欧、北非和亚洲各国。1972年流入下列国家的外国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是:英国--7.9%;法国--9.7%;西德--10.3%;瑞士--29.6%;卢森堡--31.2%。在一些国家工业部门中外籍工人的比例更高:如1978年,法国为38.7%;西德为62.6%;瑞士为45%。(29) 技术贸易的蓬勃兴旺是战后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在1964-1970年间,国际科技成果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5%,而同期商品贸易额和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分别是10.5%和5.9%。七十年代技术贸易(包括硬、软件)的交易额, 每年都超过六千亿美元。到1979年,技术贸易已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7%左右。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约占80%;发展中国家约占10%;苏联东欧约占7%左右。(30) 国际经济合作交流,实质是集团国家内市场一体化及其发展,包括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及完全经济一体化几类,其发展程度从商品流通,减免关税,资本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结合,货币、金融和财政的协调直至经济生活的完全统一。 战后第一个组织起来的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1949年),接踵而来的是“欧洲煤钢联营”(1952年)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1958年),后来又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0年)合并为“自由贸易区”(1972年)。六、七十年代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力冲击了国际经济交流的旧秩序和旧格局。如以原料的生产或输出而结合的“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非洲国家咖啡组织”(1960),“可可生产者组织”(1962),“天然橡胶生产者联盟”(1970),“香蕉出口国联盟”(1974)等。还有以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为目标的,如“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中非关税与经济联盟”(1964),“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东非共同体”(1967),“西非共同体”(1970)等。此外,还有一些松散的经济组合,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等。 集团贸易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日益增大,如“欧洲共同市场”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1960年为32.4%,1973年为36.4%,再加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经互会”的出口额,三者合计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1973年已达到52.1%,1979年更达66.5%。(31) 战后世界市场扩展的显著特征是:1, 世界贸易的发展大大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战后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都明显地超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使世界出口总额始终快于世界生产总量的增长。 2,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日渐加大。1950年为5.5%;1960为8.6%;1970年为10.8%;到1980年上升为17.1%。(32)因而,外贸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外贸依存度逐渐增大。美国《国际经济指标》统计表明,1979年的外贸依存度为:美国--22.4%;联邦德国--53.3%;日本--35.8%;法国--50.8%;英国--72.2%。(33)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生产的单一型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更为严重,目前仍靠单一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仍有五十多个,占总数的40%以上。(34) 3,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比重大为降低。因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 过去以资源的自然分布为基础的、以历史传统为背景的工业一农业的分工格局已转化为以科技成果及水平为基础、以产品专业化为标志、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工业一工业的分工格局。许多原料出口国兴办了粗加工、初步提炼、半成品及劳动密集型生产,从而大量输出制成品;发达国之间更是发展了零部件、型号品种、工艺过程的分工。1953年,以原料、燃料、粮食为主的初级产品的比重第一次为工业制成品所超过,分别为49.7%和50.3%;以后变化更大,1963年两者分别为42.3%和57.7%;1973年为38%和62%。(35) 4,世界贸易中,发达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则趋下降,苏联东欧国家起伏不大。1950-1970年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61.1%增为71.5%;发展中国家则由30.8%减为17.8%。 同期出口额的增长倍数发达国家为十倍,发展中国家仅为五倍。(36) 战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强有力地刺激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全球性的经济高涨。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快于生产的增长,从而提供了广大的国外市场;由于技术贸易的扩大,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飞跃进步;由于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各国在资金、劳动力上的交流,在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合作,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增加了利润率,并便利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建立和实力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