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认为,日本文化的特点是“耻感文化”,(注: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4-155页。)其表现是:个人特别注重别人,尤其是团体对自己行为的认同程度,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以不被认同而感到羞耻。这种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是:个人行为的约束力来自集团或社会,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突出表现为外在的彬彬有礼、循规蹈矩和内在的极端自我放纵,个体一旦脱离集体的约束,便变得放荡不羁。色情业长期泛滥,与日本人的这种性格有直接关系。因为进入色情场所大家都互不相识,不用怕别人说三道四,关起门来尽可以无所顾及地寻欢作乐。另外,日本人又缺乏西方基督教禁欲主义教条的束缚,性行为的自我放纵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几点,促成了日本男性随意和放纵的性观念。而日本男性这种放纵的性生活习惯,决定了他们根本无法忍受性生活的长期缺乏。这就使得长期在艰苦条件下作战、生活极为枯燥难熬的日本军人的性需要问题特别突出--这就是导致慰安妇制度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二)日本军人对性生活的迷信心理 日本军人在性生活方面有很多迷信观念,慰安妇不仅满足了其生理需要,也满足了其心理需要。日本军人不仅认为吃人的生殖器可以增强生殖力,(注: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5、29页。)而且深信强奸处女能在战斗中更加有力。他们甚至戴着用受害者的阴毛制成的护身符,相信这样就有了魔力而不会受到伤害。(注: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5、29页。)尹贞玉女士还指出:“日本军人认为,打仗前如能玩玩女人,就会交好运,不会受伤。”(注:尹贞玉《关于朝鲜妇女充当“挺身队”(慰安妇)的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4期。)日本军人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辟邪求生”心理,这对于朝不保夕的士兵们来说,无疑有着异乎寻常的精神作用。日本老兵水野靖夫也说道:“上级号召士兵们首先要去‘养精蓄锐’。没有接触过女人的人,就打不了仗。所谓的‘养精蓄锐’,就是要去体验女人。”(注:参见苏智良《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1、35、36、36-37、35页。)既然认为“没有接触过女人的人,就打不了仗”,那么性生活对于战争中的军人来说,就是绝对的需要,越是第一线的部队就越需要;仗打的越激烈就越需要。这也就是二战时期哪里有日本军队,哪里就有慰安妇的原因。 日本人还有一种迷信心理,叫做“生的确认”,即男人通过与女人的身体接触,得到女人的抚慰,特别是与女性性交来体验和感受生命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在当今的日本,竟然有80多岁的老人乐于通过一种叫做“援交”的方式,和少女发生性关系的怪事。其理由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可以感到青春的活力,并且可以回味年轻时代的美好时光。持这种观点的日本人并不少见,很多日本男人就是靠着买淫才感到生命的存在。(注:老唤:《日本人的背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3、56、21页。) 这种通过女性身体来体验生命存在的心理,在二战期间朝不保夕的日本士兵当中表现的特别突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验证存在”心理。1939年3月在浙江长兴,遭到袭击后活着回来的几个日本士兵,一回到兵营便心急火燎地敲开慰安妇们的房间,抱住慰安妇。他们这是为了确认自己还活着,以减少战友死亡的刺激,并乞求慰安妇对他们的恐惧的心灵给予抚慰。(注:参见苏智良《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1、35、36、36-37、35页。) 千田夏光在《从军慰安妇》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几个遭到袭击侥幸逃脱、深夜从前线归来的士兵冲入慰安所,第一个士兵把慰安妇庆子推倒在床上,迅速撕开庆子的上衣,然后发疯地吮吸着庆子的乳房,一边还呻吟道:“我得救了,我得救了,不会死了!”(注:参见苏智良《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1、35、36、36-37、35页。) 一个在中国战场从军5年又被征集的日本军官写道:“在这里,似乎只有淫乱一件事在维系着人们的生命。骗人的、唯心的证据,像军人敕谕和战阵训之类,大大小小有很多,但唯一证明我们还活着的(着重号为作者加),可能就是我们心中蠕动着的淫乱的情感和这种情感的发泄。”(注:若槻泰雄:《日本的战争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这说明,日本军人需要慰安妇,不仅仅是为了解除寂寞和满足性欲,还希望能够在战斗中保住性命,感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这对于稳定他们的情绪、防止发生过激行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慰安妇制度建立的又一重要原因。日军高层在建立这一制度时,就已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让士兵们依偎在女人的胸脯上,与女人亲近,有利于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设立慰安所能暂时缓解士兵的恐惧心理。(注:参见苏智良《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1、35、36、36-37、3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