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铁路与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的城市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汪建丰 参加讨论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它所涉及的领域和包含的内容是多元的,主要包括了人口、地域、非农产业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按照一般规律,当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为城市化起点,达到20%以上即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到了50%左右则成为城市化国家。在美国,184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8%,1900年达到39.7%,1920年高达51.2%。可见,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迁高峰期恰恰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正是在这个时期“美国由农村搬入城市”。[1](P3-5)特别是曾经作为美国经济中尚处开发的边远地区的西部,在短短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这无疑具有明显的典型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而当我们进一步仔细考察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尤其是远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时,又不难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最后40年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2](P43)的铁路建设在其中发挥了十分特殊和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探讨,以求深化对美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以期从中寻得对于我们现今推进城市化发展有益的启示。
    
    美国曾是世界上铁路建设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1830年建成的从巴尔的摩至俄亥俄之间一段长13英里的铁路,是美国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铁路。但到1833年,美国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铁路,即南卡罗莱纳州境内从查尔斯顿到汉堡的铁路,全长136英里。这也是美国首次使用自己制造的蒸汽机车运行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而欧洲同年只有1879英里,英国则为838英里。从此美国就一直是世界上铁路线最长的国家。
    不过,美国铁路建设真正进入大发展的时期还是19世纪后半期,尤其是南北战争后,美国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奴隶制度这个“赘瘤”,各种有利因素汇集在一起,使美国社会经济中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飞跃期”,很快赶超了当时处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构成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其西部开发迅速地向纵深推进,特别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以及随之而兴起的1849年的“淘金狂热”,成千上万的移民涌向西部,促使经济活动迅速向西部扩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远西部即太平洋沿岸地区城市化的第一个高潮,兴起了一批“矿业城镇”。但这些矿业城镇经济结构单一,难以自立,而且分布零散,远离商业网点。尽管当时太平洋沿岸有的城镇已逐步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绝大部分物资以及劳动力和资本仍依赖中西部和东部来提供。与此同时,西部日益增多的矿产品也需要外运,加上西部农业商品化程度又相当高,所以改善西部的交通运输状况,特别是打通西部与中西部、东部之间的联系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美国铁路建设和发展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美国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主要表现为19世纪后半期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的修筑和全国统一铁路网的形成。其实,把铁路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组成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的设想在南北战争前就已提出,但由于战争爆发而被耽搁,直到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才把东部、中西部的中央地带同西海岸的旧金山联结了起来,构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它被誉为“自从伊利运河建成以来美国历史上运输工程的一项最高成就”。[3](P140)随后美国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这5条铁路线总长达7万多英里,它们成为沟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东西部之间联系的大动脉。正是这些铁路干线及其支线的不断建成,使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而与之相伴随的是美国铁路线长度急剧增加。1860年美国铁路线长度为3065英里,1880年猛增至93670英里,1888年铁路建设开创新记录,达到156080英里。这一年欧洲的铁路线的长度为130000英里,英、法、德三国分别为1981英里、20900英里和24270英里。[4](P152)据统计,美国在1830~1890年60年间铁路长度增长了150倍。
    
    19世纪后半期美国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对其西部城市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一方面的作用是间接的,即铁路通过促进工业化来带动城市化;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来加速经济和人口重心向城市转移。
    铁路本身既是美国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时也是促进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因素。因为铁路建设吸收了美国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能力,并带动了各部门的加速运转。美国经济史学界根据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认为19世纪后期的铁路是当时经济生活中最重大的革新和原动力,铁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和企业活动。著名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也认为铁路是“起飞阶段一个最强有力的发动力量”,他把铁路称为美国19世纪后期的“主导产业”。由铁路建设推动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连锁效应对美国整个经济的全面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5](P56-58)事实也的确如此,在1841~1850年间当铁路线的长度以160%的速度增长时,生铁产量是以100%的速度增长,木材产量是以150%的速度增长的。[6](P165)在1877~1890年间,美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时期美国铁路网的合并和扩展。同期美国铁轨的用量从2.31亿吨增加到6.91亿吨。[7](P85)难怪有人指出:“铁路是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命脉”,“铁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8](P170)
    由铁路建设带动起来的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化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因为城市中重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田间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从而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成倍增加。这种现代大农业的出现,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原料供应,而且也解脱了大量乡村劳动力,成为促使他们进入城市工厂的“推力”。另一方面,城市所提供的众多的经济机会对当时美国经济与人口重心向城市转移所产生的“拉力”显然更为重要。因为强烈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工厂企业必然会向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环境有利的城市聚集,而工厂企业聚集城市就使得经济和人口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据统计,1890年时,美国城市居民的年均家庭财富超过9000美元,而乡村家庭则为3250美元,收入差距甚为悬殊,[9](P95)这无疑是乡村居民流向城市的巨大吸引力。同时,19世纪末,美国劳动力奇缺,使其工资普遍高于欧洲国家,这对欧洲落后国家的人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再加上当时美国西部许多新建城市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外来移民中农民和非技术人员往往成为一些城市的主体。据统计,1910年美国4200万城市居民中,约有1100万是1880年以后由农村流入城市的。[10](P136)同样,移民的绝大部分也涌入了城市。在1860~1890年城市所增加的人口中,有54%以上是外来移民。[11](P40)1860~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其间1~2.5万人的城市由58个增加到280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由9个增加到38个,这个增长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12](P22)
    学术界在论及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时,往往都突出地强调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化中表现出来的典型性。的确,由于美国各地区间经济开发和工业化程度上存在的差异,其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美国远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一般带有明显的超前性和跳跃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抹杀工业化对其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因为远西部城市化同样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正是采矿业的发展开启了远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也正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工业化城市提供的大量工业物资以及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加速了远西部城市化进程。
    铁路建设对美国西部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的还在于它自身所发挥的独特功能。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一种工具”,[3](P251)它克服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对自然力的依赖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廉价和全天候的交通运输服务,从而导致了交通运输的革命,使美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其实,在铁路到达以前,美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西部的河流呈南北走向,加上水流湍急,不便通航,尽管也曾开凿了一些运河,但毕竟范围不大,作用有限。陆路的马车运输则需要爬山涉水,充满危险,十分艰难。当时也有人通过绕道走海路抵达太平洋沿岸,但耗时很长。据此,美国学者森普尔曾做过这样的比较:从舒适程度、费用和时间角度来说,1869年以前,加利福尼亚与密西西比河地区的联系还不如到中国方便,当时从广州到旧金山的海上航程比从密苏里河到西海岸的时间要短,费用要低。[1](P76)这种情况在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建成通车之后就完全改变了,原来由密苏里河到旧金山需数月之久,而乘火车只需一周即可。与马车运输相比,早在1850年,每吨英里的铁路运费只有2.5美分,而马车是10~15美分(最好的道路)或15~20美分(一般道路)。由于运费下降,使得生活用品价格和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吸引了东部资本、劳动力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西部。
    随着西部人口激增,西部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由此直接导致了美国人口分布中心的西移。在1850~1890年间,美国人口中心西移了243英里。与美国人口呈现自东向西流动的趋向相联系的是,美国的城市化也表现了明显的自东向西梯度推移的特征。由于美国西部的城市不是通过其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人口、工厂企业和各种机构向城市的集中而实现的。所以,其城市化呈现出外激型的特点。城市人口来源包括乡村人口和国外移民。据估算,在美国,外来移民在19世纪初期是以每10年10万人的速度迁入的,19世纪中期这个速度增加到每10年200万人,19世纪末更加快到每10年500万人以上。[14](P89)但是,各区域人口增长幅度不一,在1850~1900年间,美国西部人口增长了22.8倍,而东部增长为2.4倍,中西部为4.9倍,南部为2.7倍。[15](P85)就整个西部而言,从1860~1910年城市人口总数由600万增加到4200万,城市化比例由20%增长到46%,高于全国45.7%的平均水平,其中山区各州为40.7%,太平洋沿岸则高达56%。[16](P8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