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内部原因的再探索(3)
五、社会主义信仰的丧失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并重新选择民主社会主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苏联人民对 社会主义信仰的完全丧失。回顾苏联的历史,至少有过三次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冲击:第 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否定和批判,使人们形成了几十年搞的 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专政几乎没有区别的认识,可以说首次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第二次是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利用华约组织,于1968年8月出兵捷克 ,武装镇压了“布拉格之春”运动。1979年,又悍然发动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充分暴 露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嘴脸,大大丑化了社会主义形象。第三次是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 台大翻历史旧案,为“卡廷事件”平反,更加暴露苏共的某些做法连法西斯都不如,彻 底摧垮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一丝依恋感情。致使支撑苏联人民几十年奋斗的精神支 柱彻底被推倒,这才是最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1991年10月,8·19事件后,戈尔巴乔 夫以总书记名义宣布共产党解散时,全世界为之震惊,然而苏联国内从群众到党员,却 反应平淡,甚至连中央委员也没有一人提出应该召开中央全会决定此事的根本原因。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维系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精神纽带。许多共产党员就是 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成为“特殊材料制造的人”。在极为困 难的条件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和指路明灯。然而,在和平条 件下,丧失了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追求,必然导致苏联放弃社会主义道路、重新选择资本 主义。这个沉痛的教训说明,一个民族放弃了社会主义信仰将导致何等严重的后果。 六、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导致苏联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苏联社会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的激 化。由于苏联由124个民族构成,它从彼得一世开始扩张的200年间,不断采用武力征服 欧亚地区的民族国家;使民族矛盾、民族隔阂积怨很深,历来十分尖锐。在斯大林时代 ,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限制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 大挫伤了民族感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在“保卫苏联”、“巩固边疆”的口 号下,强力推行民族迁移政策,如把鞑靼人从温暖富饶的克里米亚地区赶到寒冷荒凉的 中亚和西伯利亚,把高加索的印古什人和车臣人驱赶到中亚等,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长期固守“民族问题就是阶级问题”的错误政策,对少数民 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干部培养等采取歧视政策,甚至企图搞“民 族同化”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增大了少数民族的离心力。 因此,当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口号后,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得以总爆 发。1987~1989年期间,天下大乱,先是“纳卡”地区发生不同民族间的械斗;后是波 罗的海三国要求独立,脱离苏联;再是独联体12个国家要求脱离苏联的控制,原来一个 好端端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立刻分裂为15个大小不等的国家,导致这个超级大国迅 速解体。历史已经证明,并将反复证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必要保证。”[13](P1)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 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然而,苏共不 仅阻止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其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又丧失了巩固政权的基 本保证--民族团结。这样,苏共的解散、苏维埃政权的解体问题成为必然产生的后果 ,这还值得怀疑吗?血的教训告诫后人,民族问题无小事,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人,一定 要把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及时化解民族矛盾作为巩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 综上所述,导致苏联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客观的 ,也是主观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按照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共同作用的 理论,把苏联解体归结为某种单一因素是错误的。但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 ,既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性,又有苏共领导层决策失误的主观因素,是上述6种因素 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认真总结其历史遗产,搞清楚它失败的真正原因,能为我们今天研 究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已 成为历史,但是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却不会结束,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能够不断取 得新的进展。这也许是我们分析苏联解体原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邵维正。近观俄罗斯[J].北京:理论视野,2000,(1):30. [4]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5]列宁全集补遗(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1. [6]卢之超,王正泉。斯大林与社会主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剖析?序言[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张捷。斯大林与文学[J].文艺理论批评,2000,(1):51. [9]刘靖北。关于苏共败亡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2):16. [10]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1]黄宗良。让昨天昭示今天--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看“三个代表”[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1):22. [12]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3]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