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梁启超在构建近代史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陈其泰 参加讨论

五、论专史的做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所着重的是专史的研究。梁氏区分为五种专史: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断代的专史;分别作了概括性论述。然后具体地论述“人的专史”和“文物的专史”,包括:人的专史的对象,合传、年谱、专传的做法;政治专史、经济专史、文化专史(文学史、神话史、宗教史、学术史)等。
    梁氏对历史有深入的研究,熟悉中国历史漫长进程中许多人物的经历,对于他们的作用、历史地位、影响有不少独到的看法,所以,他在《补编》分论一“人的专史”中,对于人物传的选题和做法确有许多精到的论述。他认为,对于“人物传”在历史学中的作用应有恰当的评价。中国旧史,本纪、列传几占了大部分篇幅,本纪、列传又以人为主,故历代正史也即以人为主的历史。这种特点,以近代眼光观察,缺点自然甚多,历史成为专门表彰人的手段,过分注重彰善惩恶,但对人的历史的作用又不能全部抹杀。拿《史记》说,在人物的性格、兴趣以至作事步骤,都与全部历史有关。《史记》所立每一篇列传,必代表一方面人物,如《孔子世家》、《孟荀列传》等代表学术思想界最重要的人物,苏秦、张仪列传代表造成战国局面的游说之士,田单、乐毅列传代表有名的将帅,四公子平原、孟尝、信陵、春申列传代表那时新贵族势力,《货殖列传》代表当时经济变化,《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代表当时社会上一种特殊风尚。“每篇都有深意,大都从全社会着眼,用人物来做一种现象的反影,并不是专替一个人作起居注。”故《史记》以人物传为主确有其重要价值在。西方史学中,有布鲁塔克《英雄传》,专记希腊的伟人豪杰,也有其“不朽的价值”。近世欧洲史学界,历史与传记分开,但“传记体仍不失为历史中很重要的部门,一人的专传,如林肯传,格兰斯顿传,文章都很美丽,读起来异常动人。”这些论述对我们的有益启示是,作专史,尽可以个人为对象,考察一个人在历史上有何等关系,“最要紧的是看历史人物为什么有那种力量”。
    概括上述认识,梁氏总括有七种人物可以做专传或补作列传。(一)思想及行为关系方面很多,可以作时代或学问的中心,应该为他们专传。如杜甫,以他为中心,“将唐玄宗、肃宗时代的事实归纳到他身上,这样的话,可以作得精采。”杜甫的诗作不仅对后代影响大,而且与时代关系密切,“叙述天宝乱离情形,在杜传中是正当的背景,在李(白)传中是多余的废话。”(二)一件事情或一生性格有奇特处,可以影响到当时与后来,或影响不大而值得表彰,应为他作专传。(三)在旧史中没有记载,或有记载而太简略的,应当为他作专传,如墨子、荀子,又如王充、刘知几、郑樵、吴敬梓等。(四)在历史上有作为而受到诬枉的人,应从辩护角度,重新作传。如范晔,以叛逆见杀,确是冤枉,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作了《申范》篇,为之辨诬。李清照在宋人笔记中说她品节可有訾议之处,俞正燮在《癸已类稿》中作有《易安居士事辑》,证明谣言之无实。又如提倡新法的王安石,明朝以前人认为他罪大恶极,而且不满王安石的议论在社会上很普遍。就应重新作传,洗刷他所受冤枉,表彰他的贡献和人格。(五)皇帝的本纪及政治家的列传,在旧史中因体例所牵,写成官样文章,看不出其性格特点和作为,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曹操、刘备、孙权、魏孝文帝、北周武帝、唐太宗、元太祖、宋太祖、明太祖、康熙、雍正、乾隆帝等,政治家如诸葛亮等,都应作专传。(六)有的外国人,主要活动在中国,作出了贡献,如马可·波罗、利玛窦等,应作专传。(七)近代政治或学术人物,如孙中山、蔡锷以至西太后、袁世凯等,可作专传。
    以上梁氏所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局,提出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在这数十年中,这些课题几乎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且大多已写出有价值的论著,说明梁氏的看法,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饶有兴味的是,梁氏在当时已提出重新研究曹操的问题。他这样议论:“曹操代汉,在历史上看来,这是力征经营当然的结果,和汉高祖、唐太宗们之得天下实在没有什么分别。自从《三国演义》通行后,一般人都当他作奸臣,与王莽、司马懿同等厌恶。平心而论,曹操与王莽、司马懿绝然不同。王莽靠外戚的关系,骗得政权,即位之后,百事皆废。司马懿为曹氏顾命大臣,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这两人心地的残酷,人格的卑污,那里靠得上和曹孟德相提并论。当黄巾、董卓、李傕、郭汜多次大乱之后,汉室快要亡掉,曹孟德最初以忠义讨贼,削平群雄。假使爽爽快快作一个开国之君,谁能议其后?只因为玩一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竟被后人搽上花脸。换个方面看待,同时的刘备、孙权,事业固然比不上曹操的伟大,人格又何尝能比曹操高尚?然而曹操竟会变成天下之恶皆归,岂非朱子纲目以后的史家任情褒贬,渐失其实吗?”梁氏总的看法是,曹操在历史上的作为,类似于汉高祖、唐太宗,不失为一个“开明之君”,应该破除陈旧观念,对他重新评价,写出有价值的专传。果不其然,“替曹操翻案”在五六十年代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这恰恰证明梁氏的见解符合近代学术发展的趋势。
    梁启超又是近代提出应该写出“中国史学史”这样一部专史,开辟这一学科领域的第一人。本书所讲“史学史的做法”,即可作为他论述“文物专史”的代表。我国历史著作产生很早,先秦已有《春秋》、《左传》,表示对于人类历史活动要自觉地作记载、总结的工作,这是认识的一次飞跃。至刘知几著《史通》,写出史学评论的专门著作,对史学的发展自觉地做总结工作,从史学发展说,是认识又一次飞跃,进入近代,梁启超提出写“史学史”,自觉地对史学本身的发展作总结,这是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梁氏的论述对于近代史学史学科的建设有三项突出的意义。
    首先,他最早设计了史学史体系的框架。中国史学史的演进,时间极其漫长,内容无比繁富,在总体上如何驾驭,殊非易事。梁氏首先提出应包括四大部分。(一)史官。他认为,中国史学之所以发达,史官设置之早是一个主要原因。(二)史家。中国最早的史家,可推孔子和《左传》作者。以后,历代著名的史家,梁启超特别提出司马迁、斑固、荀悦、欧阳修、司马光、朱熹、袁枢等人。(三)史学的成立及其发展。梁氏认为,对中国史学成立和发展最有关系的是刘知几、郑樵、章学诚,对刘知几的评价尤高。(四)最近史学的趋势。梁氏所设计的史学史,要一直讲到当前史学发展,加以总结为止,提供研究当前史学,就是为了使这门学科能够对当前起指导作用,这是梁氏的卓识,也是对中国史学关注现实的优良传统的发扬。
    其次,从本书还可看出,梁氏晚年对传统史学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已较之《新史学》中那种持过分激烈的批评态度不同,他有意修正早期的偏颇之处,更加注重总结一些重要史家的杰出成就。对司马迁所开创的纪传体,认为它诸体配合,包罗万象,气魄宏大的突出优点,仍然值得近代学者重视,从中得到借鉴。“表以收复杂事项,志以述制度风俗,本纪以记大事,列传以传人、事,伸缩自如,实在可供我们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