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编体裁的流变(3)
清代考据之学盛行,学风趋向严谨,校勘、辨伪之学成绩卓著,使得官私全文选辑之 业均精于明代,为供学术研究编辑出了不少代相衔接且成系列的大型文献汇编。其中, 大型历代韵文选集如清官修《全唐诗》900卷;与《全唐诗》相衔接的丁福保编《全汉 三国晋南北朝诗》54卷,顾嗣立编《元诗选》,郭元编《全金诗》,沈德潜编《古诗源 》、《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张景星选编《宋诗别裁》,《元诗 别裁》;朱彝尊编《词综》,王昶编《明词综》、《国朝词综》、《国朝词综二集》等 。大型历代散文选集如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包括《全隋文》)746 卷,董诰等编《全唐文》1000卷,庄仲方编选《南宋文范》70卷,张金吾编《金文最》 120卷,黄宗羲编《明文海》482卷等。这些诗、文选编采用断代编辑方法,条例严密, 收录范围广;尤其是散文汇编,举凡类书、杂记、碑版金石、释藏等,乃至片言只语, 亦加以收录,还为每一作者撰写了小传。此外还有成系列的金石选编,如道光初钱仪吉 纂录《碑传集》164卷,采文560余家,“尤其是有关家传、行状和墓志铭”,搜集最为 丰富;王昶编《金石萃编》160卷,陆耀鹬编《金石续编》21卷,陆增禅编《八琼室金 石补正》130卷等等,均搜罗宏富,考证详赅。而专门的书信选编本如明人顾洛《新刊 精选古今大家翰牍遗矩》6卷、王锡爵《历朝尺牍大全》14卷、清李渔《古今尺牍大全 》等等,更保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献史料。这些成系列的各类资料选编,为各个领域 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其六,选编体裁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史书体裁的改革。该时期,选编体裁的广泛运用 ,受到著名史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引入史书体例的改革。唐代史学家刘知几首先在 《史通·载言》中主张在正史设立选编体裁的“书”部,将“人主之制册诰命”、“群 臣之章表移檄”和著名诗文佳章分别选录,以类区分。这样既可保存大量宝贵文献资料 ,又能使传记文章写得简明扼要而不影响史事的记载。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此十分赞赏 ,并在修志当中付诸实践,将方志分立为志、掌故、文徵三书,其中掌故,即是将典章 条例按类编选而成;文徵,则是“仿文选、文苑之体”将“合于证史”之“名笔佳章” 按奏议、徵实、论说、诗赋、金石分类汇编而成,以“见一方文物之盛”[5](卷14,《 方志立三书议》)“三书相辅而行”,使“文选志乘交相裨益”,解决了史著“不失著 述之体”与保存重要资料间的矛盾”[5](外编卷2,《乙卯札记》)。他还主张把选编体 裁普遍推广到纪传、编年史中,这样“可以补马班义例之不及者”[5](卷15,《永清县 志文徵序例》)。史家对选编体裁的利用,为传统的史书体裁注入了新鲜血液。 综上可知,隋唐至明清是选编体裁更加完善而大放异彩的时期,选编体裁受到统治者 的极大重视和利用,形成官编私辑并行不悖的盛况。选编者,自皇帝、辅政大臣、诗文 名家到布衣士子,乃至有兴化女子季娴那样的妇女参与选编[6];从官方版行到书坊雕 印,各种版本不一而足。编选出的大批搜罗宏富、择取精当、类型层次多样的高质量选 本中,除为科举、史鉴、辅政服务外,供学术研究的文献整理性质的大型系列资料选编 本更是该时期的独有特点;同时也不乏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为始的“谈理”一派文 章选本和《名媛诗归》之类的女性诗文选编。这一时期,辅政、育人、教化世风为社会 服务的选编目的成为绝对主流;孔子收集整理文献的编选思想,也得到了全面继承并发 扬光大。文学选本大多有序以叙源流或评论得失,或有比较精详的注释、篇章分析;资 料选集则力求收得“专”而“全”,旨在保存文献,又绝非史料的简单汇集。其编排体 例“或分体或编年,分体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则便于明白时事”[7],而更多的是根 据实际需要灵活交叉使用,尽可能地发挥选编体裁的优势为选编内容服务。遗憾的是整 个古代科技文选的编辑一直很薄弱。 四 中国古代选编体文献的编纂源远流长。选编体裁是为解决典籍文献越来越多而人们对 知识渴求的精力不足、时间有限的矛盾而产生的;其编纂则随着书籍编撰和印刷等文化 事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繁荣;它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的必然产 物;它使人们能在最经济的时间内窥其堂奥,从中获取必需的历史文化知识。它的编纂 ,“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8 ],它是典籍文献的再次组合,它保持着典籍文献的原始性,包括选文中的精详注释, 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相当丰富而珍贵的文学史、史学史、文化史以及政治、经济、宗教 等各方面的原始史料,为今天整理古籍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校勘、辑佚材料;也为今人进 行学术研究、检索作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四处翻检之繁劳。而古人对历代诗文 选体裁所作的具体辨析,无疑对我们掌握和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概况起了相当 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今天研究古代文体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大量的选编体通俗读本, 对于今天普及和传播古代优秀文化知识,激励国人的爱国热情,维护民族尊严,培养高 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选编体文献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保存、传播、学习、研究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 用,它为古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 产。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认真研究选编体裁的特点和编纂经验,充 分发挥其优势,编纂出各类具有时代特色的高质量选本,为新世纪的经济建设、精神文 明建设和学术研究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服务。 我国古代选编体裁及其文献的编纂不仅有辉煌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