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两种“工业起飞”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顾学杰 参加讨论

二百年前,即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经历了一场为时约八十年的工业革命,或称产业革命。西方学术界称它为当时英国的“工业起飞”。今天,除中国以外的亚非拉一些地区(国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也先后进行了工业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地区(国家)的“经济起飞”。前者的“起飞”已是历史陈迹,后者的“起飞”还在继续开展。这两者有什么特点和异同,这是本文拟予探讨的一个问题。
    
    工业革命前夕,英国是当时欧洲以至整个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有着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大农业经济,遍布于城乡的手工工场以及当时最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它的养羊业特别发达,呢绒工业在城乡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它凭借海上霸权地位和殖民扩张,积累起发展机器工业所需的大量资本,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单纯从经济的角度上讲,英国的这次工业革命是经济成长、富裕发展的结果,十八世纪后海外贸易特别是发展殖民政策而导致的对商品需求的增强,以及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的取得,为这次“工业起飞”提供了一条“跑道”。
    当代发展中地区(国家)进行工业化的基点是什么?由于长期以来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掠夺和摧残,它们不但在工业经济方面,基础异常薄弱,就是农业经济也呈现着畸形的发展,例如单一作物的种植,纯粹的矿物资源的开采,初级产品的生产等等。在当代世界经济秩序的结构中,它们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处在外围受制于中心,农村依附于城市的那样一种从属地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它们的工业化是贫困短缺这一历史遗留的结果,是为了摆脱主从关系,取得经济独立的一种反应。
    这两种发展工业经济的基点不一样,但却有着相同的政治要求和后果。历史告诉我们,英国工业革命之得以顺利开展,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政权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分不开,而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又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英国,土地贵族的政治势力和影响,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而逐渐消亡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留存下来的城乡小私有经济,在机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被淘汰掉,风尚习俗中的封建宗法关系残余,由于广大城乡群众受雇于工厂或农场而日趋破灭。同样,当代亚非拉地区(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反殖反帝斗争,先后获得独立,并升起自己的国旗,参加了联合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要巩固这个政治胜利,只有依靠建立强大的经济,要改变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南北不平等地位,永远免除殖民主义经济奴役的延续,也必领迅速发展本地区(国家)的民族经济。
    两种工业化的缘起有所不同,而政治强力取得的成就有待于发展经济物质力量来巩固和完善,则是两者对我们的共同启示。
    
    一件事物的概念,只有当事物本身出现并存在着的时候,才为人们所认识而形成,并具有它的意义,英国工业革命这一概念也是这样。现在,我们通常说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而成为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当时的“世界工厂”,但在十八世纪末,直到一八○○年时,在英国,从事于工业革命的人们,并不自觉地为了要进行工业化,他们也并不怀有建立一个工业化社会的目标,只是为了加速生产,发财致富。他们没有什么范例可资遵循,怎样才算达到了工业化,也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当代发展中地区(国家)的工业化或经济起飞则不一样,它们有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以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成就为榜样,使自己迟滞落后的经济活跃起来,迅速地跳入世界先进经济的行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工业革命具有某种“始创”的性质,当代发展中地区(国家)的工业化基本上一种“摹拟”行为,或者说是“拷贝”。
    这种区别和特点具体表现在生产技术的发明、改进和采用上。当年的英国也曾吸收过一些外国技术。例如蒸汽机,最早是一六九○年法国物理学家巴本的实验性蒸汽机,英国技师费萨里和纽可门不断地加以改进,瓦特在总结他们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才于一七六九年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又如汽船和净棉机首先是在美国发明和使用,尔后传入英国的。但英国在这场革命中,机器的使用是以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无论是被认为揭开使用机器序幕的开伊的飞梭,还是提高工效四十倍的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都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因此,英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中心。
    当代发展中地区(国家)这方面的情况又怎样?从发展工业以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工业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大的地区(国家),例如有世界第五大国之称的巴西,它们所采取的是优先发展本国的工业产品以取代原来进口的同类制成品,据此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内工业体系;另一类是地域狭小、资源自给率低,不得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地区(国家),例如亚洲的南朝鲜,它们采取经济外向性的战略,优先发展出口工业制成品以取代原先的初级产品,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前一类称为进口替代型。后一类称为出口导向型。这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巴西的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可相对而言,石油资源则较为贫乏,它的经济受益,是立足于石油的进口,但这两种类型,无论前者或后者,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必须引进或采用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工业设备。因此,它们的工业化不能不以引进或仿效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情况怎样,作为衡量工业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依据。而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免不了要受国际市场上的限制技术出口、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大国垄断和控制原料等等的影响,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波动和政潮动荡的冲击,从而经济上仍然难以完全独立,难以摆脱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南北不平等状态。
    当然,时代不同了,英国是当年第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可以利用和引进的外国先进技术不多,只能靠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当代发展中的地区(国家),或者说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要进行工业化,在生产技术上闭关自守,拒绝引进,一切从零做起,这既无必要,也不应该,但须看到的是,经济上的贫困落后,固然要挨打,而为了摆脱贫困落后,把发展国民经济变成一根链条,它的一头挂在人家的嘴唇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耳朵上,这样,到头来,也就无法避免俯首听命的必然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