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史学
联邦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史学的发展与德国的共产党多方面的意识形态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联邦德国的先进历史思想是在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同对德国史和德国工人运动史的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假左派的观点不断发生激烈的冲突。 六十年代,在联邦德国出现了科学和教育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团体。1963年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了定期刊物《马克思主义杂志》,按德国的共产党名誉主席М。雷曼的说法,这个杂志的功绩在于“它在‘冷战’时代就开始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1968年12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由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1981年以前该所所长是德国的共产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参加者、大历史学家J.施莱夫施泰因教授。现在德国的共产党执行委员会成员G.翁格领导这个研究所。 研究所在它活动的15年时间内出版的著作组成了一整套关于联邦德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工人运动历史、无产阶级斗争现阶段等问题的丛书。连资产阶级报刊也承认,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现在联邦德国社会科学领域内任何一个严谨的教学和科学中心都无法进行工作。从1978年起研究所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年鉴,历史科学问题在年鉴中占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人员认为,历史科学的方法论问题、批判资产阶级史学和改良主义史学,有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德国的共产党主席团成员W.格恩斯在《马克思主义杂志》以“思想斗争史”为题的专号(1981年)上指出,“历史研究和历史述评在德国工人革命运动的意识形态活动中始终占重要地位”。 1983年--“马克思年”在联邦德国举行了各种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出版了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年鉴专册。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逝世100周年,在他的故乡特里尔举行以“卡尔·马克思属于现代”①为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在联邦德国学者H.比尔施泰因和民主德国最著名的历史科学家K.奥伯曼共同发表的专著《马克思在科隆》中,包括有新发现的马克思在科隆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材料。 在施莱夫施泰因的《论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战略》②一书中探讨了范围广泛的近代和现代德国工人运动问题,该书详细研究了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到现在的无产阶级革命传统。作者揭露了资产阶级史学和改良主义史学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似乎已经“过时”、不符合新的历史现实的论点。他指出,“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结论和预言”。关于F.梅林和R.卢森堡活动的篇章在书中占特殊的地位。在民主德国还出版了由施莱夫施泰因编辑的多卷本的梅林文集,在联邦德国出版了梅林和卢森堡选集。 青年学者B.冯·穆齐乌斯的《关于罗莎·卢森堡的传说》一书是联邦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史学的一个成就。这部专著是根据极可靠的文件写成的:利用了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荷兰和瑞士档案馆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档案。作者强烈反对把卢森堡的活动人为地与西欧和东欧的工人运动对立起来的任何企图。 穆齐乌斯认为“关于罗莎·卢森堡的种种传说都来自一个主要的泉源”,这个泉源就是关于她同列宁论战的有偏见的说法。德国共产党奠基者的思想遗产的伪造者避而不谈她以后放弃了不正确的观点。作者强调指出,卢森堡可能犯错误,“但是她在任何时候也不会离开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纲领和丧失立场”③。 联邦德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著作对1918年-1919年11月革命的评价与资产阶级史学相对立,资产阶级史学人为地把这次革命的事件“列入”工人运动同资本主义社会“一体化”的总模式。施莱夫施泰因从广泛的历史联系的角度来探讨1918-1919年11月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当时在德国无产阶级面前客观地摆着两个任务:“消灭帝国主义的社会根源”,“摧毁垄断资本和容克地主阶级的经济统治”。在施莱夫施泰因看来,正是因为革命遭到了失败,在1919年才出现了“后来魏玛共和国灭亡的政治前提”。“11月革命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穆齐乌斯与企图指责德国共产党分裂工人阶级及其组织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进行了引经据典的论战。他指出,事实上,“社会民主党的大多数改良主义者与阶级敌人行动一致,从而破坏了工人运动的团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