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历史学呢?“心理历史学”在英语中表述为Psycho-History。在学界,关于心理 历史学一词存在有各种称法(或译法),一般将它简称为心理史学,也有学者把它称作心态史 学。事实上,在广义的心理历史学的范畴之下,有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与心态史学(hi story of mentality)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差异不仅在于前者盛行于美国,后者勃兴于法国 ;还在于两者在关注人类的心理因素、精神状态在历史中的作用的同时,在具体的研究内容 与方法上的分野,它们有着不同的学术渊源与侧重,是当代西方心理历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 。 本文试从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的异同出发,对当代西方心理历史学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 述。 一 人的性格、心理在历史上究竟有何作用,长久以来始终是历史学家苦苦思索又不得其解的 一个问题。直至上一世纪之交,这个问题才随着一门以人类心理为对象的学科的创立,更准 确地说,随着其中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而似乎找到了一丝线索。精神分析学 的先驱弗洛伊德在对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分析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些时候,疯子、能见到幻象的人、预言者、神经官能症患者和精神错乱 者,曾经起过重大作用,而且不仅仅是在偶然的机会使他们生而为王的时候。通常,他们都 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然而并非总是如此。某些人对他们的以及后来的时代产生过无法估量的 影响,他们发动过重要的文化运动,作出了巨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他们克服了他们的反常 ;但另一方面,往往恰是因为他们性格中的病态的特点,他们发展的不平衡,某些欲望不正 常地强烈,无保留、无分别地献身于一种唯一的目标,使他们具有力量,拖着其他人跟在他 们后面,并战胜世界的抵抗。 …… 生命的河流可以因一个人的性格而改道。如果米提亚底斯在马拉松逃跑,查理·马特在普 瓦提埃逃跑,西方文明可能会与今不同。而如果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否定了自己的教理,一 切也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样。[1-扉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其对人内心的深入剖析被称为“心理分析革命”,它不仅在临 床医学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医学和心理学的范畴,经过百年来的 变 迁,已形成一种强大的国际思潮,渗透到西方文化的血液之中,影响及于哲学、文学、艺术 、史学,乃至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 正如弗洛伊德本人在《自传》中所写的,“自从《梦的解析》一书发表以后,精神分析学 再也不是纯属于医学的东西了。当精神分析学在法国和德国出现的时候,它已被应用到文学 、美学,以及宗教史、史前史、神话、民俗学,甚至教育学领域……这些医学之外的应用, 主要是以我的著作为出发点。我常常写一点儿这方面的东西,以满足我对医学之外诸问题的 兴趣。其后,别人(不单单是医生,还有其他各学科的专家)才沿着我的路线前进,并且深入 到不同的论题上去。”[2-p87] 而最早尝试将心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开创心理史学研究先河的,也是弗洛伊德。1910年 ,弗洛伊德发表了《列奥纳多·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回忆》一文,被视为心理史学的 开 山之作,成为以后心理史学赖以发展的基石和典范。弗洛伊德相信,“抽象的精神分析理论 适 用于史学文献,它是能够打开过去无意识心理的一种详尽而又聪明的分析方法。”因此,他 将其学说中关于泛性论和幼儿性欲论观点,具体应用到了历史学的研究之中,重点追溯达· 芬奇的童年生活,追溯其幼儿时期的性欲活动,以此来解释他成年后的性格和经历。 随着弗洛伊德学说的异军突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与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 分析式的品评成为历史研究新的热点。1919年,美国历史学家巴恩斯撰写了《心理学与历史 》一文,呼吁历史学家关注心理学与历史的结合。1913年普里泽夫德·史密斯的文章《以精 神分析观点看路德的早期发展》,是美国专业历史学家在心理史学中的第一次认真尝试。此 外,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兰格也在其名著《帝国主义外交》中,使用了历史分析与心理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但心理史学的真正确立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由心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 的代表人物埃里克 ·埃里克森所奠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大批德奥裔的精神分析学家因躲避迫害和战祸纷 纷移居美国,随之在美国形成了精神分析学研究新的中心,其理论也直接地影响到美国史学 界。与此同时,西方史学在战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史学界兴起的“自下而上” 的革命,促使历史学家开始将视线投向精英阶层之外的那些原本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平民 、黑人、妇女、少数民族等;另一方面,史学研究逐渐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进 行广泛的跨学科研究,如经济史、社会史、计量史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开拓。正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史学应运而生。可以说,心理史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叶,西方史学研究 重点“从特殊转向一般,从表面事件转向内在环境,从叙事式转向分析式”趋势中的重要一 步。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重要的心理史学论著先后问世(注:其中包括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的《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 讨 论》(Eros and Civilization: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1955年),诺曼·科 恩(Norman Cohn)的《对千年盛世的追求: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的革命乌托邦主义及 其对现代极权主义运动的影响》(The Pursuit of the Millennium:Revolutionary Messian ism in Medieval and Reformation Europe and Its Bearings on Modern Totalitarian M ovement)(1957年),埃里克·埃里克森的《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学与历史学的研究》(You n g Man Luther: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1958年),诺曼·布朗(Norman O .Brown)的《生与死:历史中的精神分析含义》(Life Against Death:The Psychoanalytical Meaning of History)(1959年),斯坦利·埃尔金斯(Stanley M.Elkins)的《黑奴制:美国 制 度与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问题》(Slavery:A Problem in American Institutional and Intel lectual Life)(1959年)等。 ),构成了心理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主要的理论和方法 来进行历史学的研究,正如确立美国心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埃里克森所作的界定, “心理史学就是用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 心理史学在美国确立更具标志性的事件,是1957年新当选的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威廉·兰格 在美国历史协会年会上发表的一篇“主席致辞”--《下一个任务》(“The Next Assignme nt”)。兰格指出,五十年来,历史研究的范围已越出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而得到了很大的扩 充 ,这表现为对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科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他认为 ,当前历史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广度发展,而应向纵深开拓。因此他号召历史学家采用新观念 、新观点和新技术开阔新的视野,开辟最新的历史研究领域,他所谓的这种“最新的历史学 ”就是采用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新的分析,而这就是历史学家将 要承担的“下一个任务”。他还建议史学界效仿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做法,选派 年轻的历史学家去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应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历史研究。 正是由于兰格的号召,以及同期一系列心理史学论著的问世,标志了心理史学在美国的崛 起和确立,它在史学界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心理史学成为历史学家积极开拓实践的一个 新的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