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主义理念产生的现实动因 生态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和意识,在联邦德国迅速扩散并外化成为一股强大的“绿色政治”运动并非偶然,一方面,如上所述,它是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有着中产阶级为核心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须看到,它与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是现实因素作用的结果。这种现实动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而言,生态主义理念的出现和扩散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直接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曾经流行一种所谓的“技术乐观主义”理论:社会的发展决定于生产的发展,而生产的发展决定于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财富无限增长,而财富的无限增长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消除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平等,给人类带来普遍幸福。⑤然而,事实表明,科技的迅速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飞速发展虽然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到20世纪后半期,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大量农药的使用赞成大量生物死亡,严重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工业污染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对环境的长期危害;大量矿物能源的使用引发空气污染和酸雨,造成大面积森林的死亡和人们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核能的使用使人们面临着核泄漏的威胁。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因此惊呼:“从来没有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挖得大地满目疮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⑥面对严峻的形势,人们不能不对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新的思考。 在联邦德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等大城市,工业生产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居民难以忍受的地步。由于“噪声和臭气实在太厉害”,甚至在高达28度的气温下,人们还不敢开窗。空气等环境污染还使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有关研究表明,当时在德国大城市生活的儿童的寿命要比那些住在空气较好的乡村儿童的寿命缩短5年。吸入工业废气的儿童的肺炎发病率比没有吸入这种废气者要高两倍。在工业城市,儿童的生长要比农村地区明显缓慢。⑦水污染也极为严重。由于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莱茵河这条德国人心目中的美丽的母亲河成了鱼类绝迹、臭气熏天的死河。1823年,著名诗人海涅曾写下赞美莱茵河的优美诗句:“空气清凉,天空幽暗,莱茵河水在静静流淌,群峰在落日的余辉中熠熠闪光。”到1973年,有位作者模仿海涅之作写了一首诗境截然不同的有关莱茵河的新诗:“空气郁闷,天空昏暗,污浊的莱茵河水在流淌,群峰失去了光辉,太阳又在何方?”⑧1976年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反映莱茵河受污染的严重程度:当时警察从莱茵河中强行“救”起了一名正在游泳的男子,原因是莱茵河水已经不适合游泳。 痛苦的经历使德国人逐渐认识到,不能纯粹追求经济增长。大量砍伐树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物质等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正在“超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⑨无止境的生产扩张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出现了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关切和抗议活动。环保运动首先开始于弗莱堡附近的维尔和北德的布罗克多夫。这两地的居民对建设新原子能发电厂的计划提出了抗议,并引发了1976年的环保反原子能抗议浪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伯尔就是这次抗议浪潮的积极参加者之一。他曾专门发表文章,反对只看重“经济增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主观上看,生态主义理念的出现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工业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民众最关注的是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公平的分配,人们要为温饱和消除物质生活的匮乏而奋斗,呈现的是一种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丰富的物质享受,由此带来的是生产的迅速扩张和消费的高速增长。但是,如前所述,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联邦德国已经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性产业。社会生产更多地呈现非物质的特征。伴随着这种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和理念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非物质的、心理的因素日益增长。 如前所述,在后工业社会中,占人口多数的中产阶级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已经不是其最主要的考虑,他们追求的是更高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换言之,大多数人的追求从传统的“物质主义”转向了“后物质主义”,物质的重要性降低,非物质的重要性增长。人们要求“按照服务业和舒适性的程度来衡量”生活质量⑩。这种新的价值取向在有关社会运动中明显体现出来。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出现了范围广泛的“选择运动”或“选择经济运动”。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在这一运动中,消费者以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为依据来审视和选择使用有关产品,也就是说,人们在选择消费产品、审视产品的质量时,物质的质量已经不是绝对的决定性考虑因素,而是增添了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尺度。正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价值取向,德国的商家也开始大打“环境”牌,“对环境友好”(Umweltfreundlich)一时间成为联邦德国各种产品广告的时尚用语(11)。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诸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等影响巨大的生态灾难的发生,则进一步确证了物质质量以外的生存质量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强化了人们的后物质主义倾向。 正是基于以上经历和认识,在联邦德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态主义”的理念:拒绝功利主义的社会结构,强调工业增长的有限性,要求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来替代数量上的物质性消费和物质的占有,以便实现人类生活的“实际的”(即质量上的)增长(12)。根据199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统计,在联邦德国,持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人数在不同政治态度的年轻人中已经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原西德地区,持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者在左派之中占67.2%,在中间偏左者之中占59.9%,在中间立场者中占49.9%,在中间偏右者之中占39.5%,在右派之中占37.4%。在4376名受调查者中,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数占2260位,约占51.6%(13)。由此可见,生态主义理念在联邦德国已经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绿色政治”在联邦德国强有力发展的重要思想依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