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初期阶段,有证据表明英国人的宗教生活本身还处在严重的矛盾之中。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些矛盾还在持续,特别是需要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然而,对宗教的冷漠态度还十分广泛。尽管这种冷漠是以基督教唯名论(Christian Nominalism)(注:唯名论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一个哲学名词,是与“唯实论”相对应的。在哲学论证中有一个命题:“共相(一般)”问题,唯名论否认共相的存在,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个性特征而存在的,理由是一个普通的词(例如“人”)的运用并不表示被它所命名的那个普通的东西真正存在;而唯实论有被称为“实在论”,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是唯实论者。到了中世纪,唯名论被视为异端,同时也被新兴市民阶级强调个人意志自由的思想所利用,英国著名思想家霍布斯就是一个唯名论者。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8卷,第189页,《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8、1017页。)的形式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很少有人选择基督教,但对其他宗教的选择也同样很少。在唯名论泛滥的同时,还有相当重要的少数派,包括基督教和非基督教徒的势力毫无疑问地还在发展。对这些少数派来说,他们所寻求的已经不再是得到认可和保障,而是强调什么样的人才符合教会成员的资格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团体来说,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如何划定界限的问题变得更加艰难而不是解决了(注:唯名论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一个哲学名词,是与“唯实论”相对应的。在哲学论证中有一个命题:“共相(一般)”问题,唯名论否认共相的存在,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个性特征而存在的,理由是一个普通的词(例如“人”)的运用并不表示被它所命名的那个普通的东西真正存在;而唯实论有被称为“实在论”,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是唯实论者。到了中世纪,唯名论被视为异端,同时也被新兴市民阶级强调个人意志自由的思想所利用,英国著名思想家霍布斯就是一个唯名论者。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8卷,第189页,《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8、1017页。)。 上面的叙述给人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但这是事实,20世纪最后十年的英国宗教生活就是在各种矛盾中度过的,请看D.马丁对这个时期英国宗教生活的诗一般的描述:在英格兰,我们居住在北欧寒冷的宗教气氛之中,在那里,死气沉沉的教会在国民中时隐时现,而这些国民多数不去教堂祈祷,即使那些热心的初信者也是一样。然而,这些教会却是数以千计的上帝卫士的居所,这些居所正是空间和时间的见证。它们不仅是见证和精神支柱,还是超越目前和未来的、惟一的全部含义的博物馆;它们是惟一关注眼泪和人类自身分裂的机构;它们向人类提供生活的结构、故事和信号,提供永久的帮助;它们是神奇之生和救赎之死信号的博物馆,与人们共享上帝的赏赐;它们为社会的和谐和道德的进步提供标准和典范;它们是人间之城生活系统创立的开始;它们欢迎学校、社团和俱乐部;它们庆祝、纪念;它们是安乐之岛;它们是祷告、奉献和服从的地方;它们为庄严的聚会、唱歌、献花及烛光的场所提供空间;用菲力普·拉尔金(Philip Larkin)的话说:它们是庄严世界中的庄严之地(注:D.马丁:《信仰但不属于:英国宗教评论》(D.Martin, 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 A Commentary on Religion in England),见格里斯·戴维:《1945年以来的英国宗教》,第189-190页。)。 (三)从宗教多元化的成因角度看,除了宗教改革带来的宗教信仰多样化而外,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是与移民不可分割的。而移民问题所带来的宗教问题又意味着英国面临着如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如何面对文化多元化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和德国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1995年,英国的外国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4%,比例虽然不大,但在英国的外国移民相对来说比在德国要容易取得国籍,一般只要5年就可以取得公民权。1990年,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移民占移民总数的2.0%,1995年上升到3.4%(注:郎德·库普曼、保罗·斯特瑟姆:《移民的挑战和种族关系政治,欧洲视角的比较研究》Rund Koopmans and PaulStatham, Challenging Immigration and Ethnic Relations Politics, Comparative European Perspectives),纽约2000年版,第193页。)。在现代英国少数民族中,有1/4是出生在英国的非洲一加勒比人(African-Caribbeans),1/2来自于南亚。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外国人群体成为少数民族当然面临着种族与宗教差别问题。例如,占少数民族人口1/4的英国巴基斯坦籍人和孟加拉籍人都是穆斯林(注:郎德·库普曼、保罗·斯特瑟姆:《移民的挑战和种族关系政治,欧洲视角的比较研究》,第199页。)。 从历史上看,英国历来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劳动力的需要,许多外来移民进入英国。最初,主要是一些爱尔兰人,后来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一些被其他国家驱逐或逃离的异教徒,主要是一些犹太人和俄国人,以后还有少量的中国人和非洲人。从宗教角度看,战后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主要是黑人基督教徒、穆斯林、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这些人使英国这个宗教多元化的社会特征更加明显了。例如,在英国,特殊群体文化权利的要求主要是由穆斯林提出的--在37个文化权利要求中,有23个是穆斯林提出的,其他一些是由黑人、犹太人、拉斯法塔里人(Rastafarians)、非洲加勒比人(African-Caribbeans)、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吉普赛人等提出的。这些恰好包括了文化多元主义中重点讨论的文化权利要求分类。所以,“穆斯林英国行动阵线(Muslim UK Action Front)”要求扩大英国有关亵渎神灵的法律的适用范围,用其发言人的话说就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应该拥有共同地位,在过去很多亵渎神灵的事例中,《圣经·旧约》可以提供保护,但这主要是犹太教做法”。还有一个关于英国女人头巾的例子,权利要求者提出:“当初去上学的时候,在学校的法规中,对女人带头巾的问题没有任何规定,但这个法规去年被修订了。我们不是狂热者,也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我们只是想得到继续学习和从事我们信仰的权利”(注:郎德·库普曼、保罗·斯特瑟姆:《移民的挑战和种族关系政治,欧洲视角的比较研究》,第217-218页。)。 综上所述,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既是宗教历史演变的结果和延续,也是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和产物;英国宗教多元化从国教内部走向基督教内部,又从基督教内部走向所有宗教信仰多元化,既是英国宗教信仰的变化和发展,也是英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变迁的反映;英国宗教多元化与移民问题的紧密关联则证明:在现代世界人口迁移十分普遍的情况下,欧美各国宗教多元化的局面既已形成,则难以改变。 注释: (26)格里斯·戴维:《1945年以来的英国宗教》,第3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