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4)
五、关于苏维埃兴亡问题的几点思考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斯大林开始,苏联愈益走上了以党代政、党政合一的道路,这是因为苏维埃这种政权模式本身天然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架构方面的问题,还是说在实践当中可能歪曲了最初的设想,又或者是说因为在苏联这样一片土地上,它天生就有着这样的土壤,来允许这种党政合一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使这种可能最终导致没有党内民主?何种原因导致苏维埃失败、苏联灭亡这个结局出现?这个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原因或者某一个人的失误。首先,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俄罗斯这个国家有370年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传统,它缺少资本主义民主宪政的实践。沙皇专制的传统,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对民众有影响,对最革命的共产党也有影响,上述斯大林搞的这“三制”,实际上是沙皇专制制度渗透到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内部来的产物,这是客观原因。其次,从社会设计来看,可以说设计上就有毛病,设计上没有解决好共产党如何领导苏维埃的问题。列宁时期还有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已经不充分,多党合作的民主1920年以后已经不存在。如果能够发展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多党合作的民主,应该说苏维埃不至于败亡。最后,领导人个人的特点也起作用。如果列宁能够多活20年,苏维埃制度肯定不会变形、衰败。列宁是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又在西欧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生活15年之久,还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制;而斯大林只是神职学校中学未毕业的学生,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斗争,多次被逮捕流放,作风粗暴,缺少民主思想,贪图个人权力。 有人还提出问题,说新生的这样一个政治制度的变革,可能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普通人的利益,所以人们特别想知道在那个时候不管人民的革命热情有多么高,但实际上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他们的普通生活是怎么样,比如说他们穿衣吃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认为,十月革命初期,苏维埃政权还是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革命知识分子对它也抱着很大的希望。例如,它通过了和平法令,使俄国退出战争,使俄国人民得到和平,过着和平的日子;它通过土地法令,使俄国广大农民得到土地,生活还是有改善的;战争结束了,面包问题也可以逐步解决。所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人民还是支持苏维埃的,从苏维埃这里还是得到了好处。 还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民主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下台一般不会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在苏联和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一旦执政的共产党下台就产生了亡党亡国亡制,那么亡党与亡国亡制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吗?我认为,苏联亡党以后就亡国亡制,表明这种国家和社会制度缺少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跟人民群众还没有血肉的联系。它这种制度主要是靠一党专政强力维系着,跟人民群众没有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所以一旦党垮台了,这种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都要垮台。 随后一个问题是:有人提出苏联很多领导人都试图进行改革,然而到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人执政的时候经济改革失败了,他一转向搞政治制度改革,整座苏维埃大厦就灰飞烟灭,全部崩塌了;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倒退到那个时期,那么应该为苏维埃、为苏联开出一剂什么样的药方呢?我认为,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搞体制外的改革,把西方那种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照搬到苏联来,而是沿着体制内改革的路,就是既坚持又改善共产党对苏维埃的领导,实行党政分开,发展党内民主,发展苏维埃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党际民主(允许建立另外的社会主义政党),那么可以寻求一条体制内逐步改革成功之路。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吸取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从而寻求一条体制内改革的成功之路。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人认为苏联剧变不是苏维埃的失败,而是背弃列宁创建的苏维埃政权的结果。其理由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苏维埃是好的,党政领导职务合一是任何民主国家的正常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推行错误路线才把苏维埃政权搞垮了。我认为政治体制比政治路线更加重要。如果苏联实行的是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如果苏维埃是拥有实权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那么它就能够纠正执政党的错误路线。斯大林实行的并非一般的党政领导职务合一,而是首创了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的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等,从而把苏维埃变成橡皮图章、表决机器,甚至完全架空了。所以,最后苏维埃既无法纠正斯大林从1929年起长期推行的急于求成的“左”的路线错误,也无法纠正戈尔巴乔夫后期推行的右的路线错误。可见,背弃列宁创建的苏维埃政权是从斯大林开始,到戈尔巴乔夫终结。因此,从苏联剧变应该汲取的首要教训是要大力加快改革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要发展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有了民主自由,加上科学理论指导,就能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了科学和民主自由,即便政治路线错了,也能及时得到纠正。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② 注释: ① 《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30、15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