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力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主要精选研究中国1840年-1919年期间历史的成果和学术动态,具体包括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人物、动态等方面。 表16对该刊转载论文数量、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和影响因子分别进行了统计。表17则是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的前20名的来源期刊的统计。 表16表明,该刊年平均载文量基本保持在200篇左右,CSSCI论文比例达到了73.2%。在转载量较大的基础上,2003-2007年期间,被引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2006年达到147篇次之多。被引数量的持续增加有力地说明该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表17显示,该刊转载排名的前20种期刊中,有18种都是CSSCI来源期刊,占90%。一方面,CSSCI集中了历史类多数优秀期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学术性、理论性的编辑思路基本一致,所以该刊转载其论文的比例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国近代史》在选稿时的严谨性和高标准。另一方面,27%左右的论文来自于非CSSCI来源期刊,说明该刊也十分注重非CSSCI来源期刊中优秀论文的转载,从而保证分散在大量非来源期刊中的优秀论文得以集中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近代史》选稿时间跨度很短,仅限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840-1919)短短的六七十年间,而《近代史研究》包含了1919年以后的历史,《清史研究》也囊括了1840年以前前清的历史阶段,就选稿范围来说,目前没有一种史学类期刊发文范围如此狭窄。因此表18中所列仅可作为历史大类期刊的一种比较参考。表18给出了《中国近代史》及其他9种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比较情况,《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因子排在第5~6位之间,说明其在近代史领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八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学术影响力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主要精选研究中国1919年以来历史发展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具体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民国史、抗日战争史、共和国史、中共党史、专题研究、现代人物等方面的学术研究。 为了对该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包括该刊转载论文和被引数量、主要转载期刊以及与学科同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比较,形成表19、表20和表21。分析这三个表格,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历史学科内的影响力。 随着现代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强,学术论文的篇幅和论文的数量都在增加。《中国现代史》在不增加版面的情况下,单篇论文和索引所占篇幅增加,论文刊载数量随之减少。表19可见,2003-2007年间《中国现代史》的转载数量每年略有下降。但被引数量却大幅增加,从2003年的6篇次上升到2006年的203篇次。考察期刊学术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影响因子,该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06年影响因子相比前一年增长率达到78.8%,2007年比2006年有所下降,但较2005年还是增长了32.9%。影响因子和不同学科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从学科研究趋势分析,2006年现代史研究领域出现了红军长征60周年、西安事变70周年等热点问题,带动了该年学科研究的繁荣,处于学科研究的高峰阶段。而2007年恰好缺乏研究热点,学科研究趋势平稳。由此造成了2007年现代史学术期刊被引数量、影响因子的下滑。 从转载论文的分布来看,CSSCI来源期刊中转载的文章所占的比例在2003-2007间年逐年增加,5年中该刊转载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比例达到了71.04%,这与2004年以后CSSCI历史学来源期刊不断增加有一定关系。同时该刊也有30%左右的转载论文来自非CSSCI来源期刊,表20也显示了在转载数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中仅2种为非CSSCI来源期刊,说明该刊转载过程中也考虑到了非CSSCI来源期刊中的优秀学术成果。 表21给出了《中国现代史》与学科同类期刊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比较。该刊以影响因子0.2089位居同类期刊的第2~3名之间,说明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不容小觑。 九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学术影响力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主要选取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世界近现代直到世界当代各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学术论文,断代史研究与专门史研究并重。 我们通过统计该刊在2003-2007年之间的转载论文、被引情况、影响因子,对该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比较。表22给出了该刊转载论文和被引数量的统计,表23是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数量排名前20名的来源期刊。 由表22可以看出,由于学科发展的影响,该刊的转载数量每年略有下降。其中的CSSCI收录论文比例却在不断上升,2003年只有不到一半的论文来自CSSCI来源期刊,2007年上升到68.1%,这与CSSCI来源期刊数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反观该刊的被引数量却是逐年上升,并没有因为转载数量的减少而降低。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2006年的影响因子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28%,只是2007年在经历2006年的高位后出现下降,与近年世界史学科研究的低谷相吻合。 分析表23,可以看到该刊转载论文的前20种主要期刊中有14种是CSSCI来源刊,占比65%,连同转载CSSCI论文比例57.64%一起分析,说明该刊的选文在重点关注CSSCI来源期刊之外,也很注意从非来源期刊上选择优秀论文。这种不以期刊为依据,更注重甄选优秀论文的转载标准,充分体现了该刊汇集学术精品的办刊理念。 表24给出了该刊与学科同类期刊2005-2007年影响因子的统计结果。该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0911,排在同类期刊中的第7~8位之间,与其同类期刊《世界历史》的排名及影响因子相差不多。我国世界史的整体研究状况基础薄弱、研究学者、科研力量有限,反映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就是世界史学科专刊的影响力低于其他历史专业方向的期刊。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更需要相关学术期刊的扶持,而CSSCI的来源期刊中只有一种是专门研究世界史的期刊(《世界历史》),载文数量有限,《世界史》恰恰是转载本研究领域优秀论文的二次文献期刊,全面反映了当代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对世界史研究领域的繁荣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