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朱政惠 陈勇 参加讨论

三、以“心术”求史德
    中国史学素有重视史家修养的传统,唐人刘知幾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史家修养的学者,提出一个优秀的史家必须应具备才、学、识三长。章学诚在刘知幾三长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史德”,将史家修养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化。
    首先,章学诚继承并肯定了刘知幾重视史家修养的传统,提出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故“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接着,章学诚把才、学、识与史学三要素的事、文、义联系起来,“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他对记诵为学、辞采为才、击断为识的传统观点指出了批评,认为刘知幾的三长论,“犹未足以尽其理”,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必要,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史德”这一概念。
    章学诚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那么何为“史德”呢?章氏解释说“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在这里,章学诚把“史德”与作史者的心术联系在一起,认为不辨心术则无以论史德,不明史德则无以论史识,提出了史识--史德--心术这样一个史学批评的新模式。(31)
    “心术”应包括哪些内容?根据章学诚的论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史家的道德品质,这一类心术与孔子的良史说、刘勰的素心说、胡应麟的公心说实无大异,都是从道德层面立论的。章学诚认为史家道德方面的心术不正危害并不太大,象“秽史”、“谤书”之类的,人们很容易从著史者道德品质的高低作出判断,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们歪曲事实的记载。他举例说,“魏收之矫诬,沈约之阴恶,读其书者,先不信其人,其患未至于甚也。”(32) 章学诚真正担心的是“有君子之心,而所养未底于粹”的史家,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修养不到家的史家。所以,章学诚所说的第二类心术,实与道德无关,指的是史家的修养程度。章学诚认为,有君子之心而修养不到家的,“大贤以下,所不能免”,要求他们每一位都要达到像孔子作《春秋》那样的高度是不可能的。但一个优秀的史家必须应朝这个方向不懈地努力,所以他提出“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33) 文中所谓的“天”,指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人”则指史家自身。所谓“天人之际”,指的是客观历史事实与史家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章氏的意思是,一个优秀的史家应该慎辨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以客观的态度尊重史实,而不能将主观的成份掺杂到客观史实中去。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有这个态度,就可以称得上“著述者之心术”了。(34) 所以,章学诚提出“养心术”的主张,强调“言心术者贵于养也”。
    章学诚强调史家撰史应以反映客观历史的真实为目的,但他又不否认在历史撰述中史家的主观因素,所以他把“气”和“情”等概念引入到史学评论中来,探讨了不同的气质、风格和情感对史家撰史公正性的影响这一问题。他说:
    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气积而文昌,情深而文挚;气昌而情挚,天下之至文也。(35)
    文章的气势和吸引人的程度,取决于史家个人内在气情真挚与否。然而,正是这种“气”与“情”,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史家撰史的客观性。他说史家撰史时遇到“得失是非”时,“气”就会“积”:遇到“盛衰消失”时,“情”就会“深”。“气”失于平,就会出现或“宕”、或“激”、或“骄”的毛病;“情”失于正,就会出现或“流”、或“溺”、或“偏”的弊端,这样撰写出来的著作“似公而实逞于私,似天而实蔽于人”,以至于“发为文辞,害义而违道,其人犹不自知也”。章氏认为史家主观的“气”、“情”有“天”、“人”之分,“气合于理,天也;气能违理以自用,人也。情本于性,天也;情能汩性以自恣,人也。”(36)‘气合于理”、“情本于性”,这就是“天”:“气能违理以自用”、“情能汨性以自恣”,这就是“人”。当“气”合于“理”的要求时,史家的著述就会真实地反映客观历史:反之,其主观成份就会增多,史著的客观性就必然会受到影响。这即是说,史家在撰史评史时,不可能不发生感情,但又不能听之任之,放纵这种感情,而为“气”、“隋”所役。为此他要求史家以“性”、“理”为本制约情、气,把“气平”、“隋正”作为“著述者之心术”的具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气贵于平”、“情贵于正”的“慎心术”主张,“文非气不立,而气贵于平。……文非情不得,而情贵于正。……故曰心术不可不慎也。”
    在章学诚之前,对史家素质修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史家道德修养的层面上,无论是孔子的“良史说”、刘勰的“素心说”、还是刘知幾的“史识说”、胡应麟的“公心说”,都是强调史家记事要有公正无私的品德和秉笔直书的气节,章学诚的“史德论”无疑包含了上述内容。但是章氏又突破了仅仅从道德修养层面来论史家素质的局限,从“慎心术”、“养心术”的角度来谈论“史德”,提出史家在撰史评史时应正确处理主观的内在理解(“人”)与客观的历史存在(“天”)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反对史家任意放纵自己的主观而不加约束,强史就我,任情褒贬,的确把史家修养的批评方法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论世知人”的史学批评态度
    史学批评中的“论世知人”原则,主要是就批评者对其批评对象所持的态度而言的。《盂子·万章下》云:“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这段话,是对“论世知人”这一方法论原则的最早论述,而从理论上对这一原则作全面系统阐述的则是章学诚。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篇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这即是说,“知世”是“论人”的前提,批评者要对古人及其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一定要考虑到评论对象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不要超越历史条件去责备古人,更不要以当今的时代水平去苛求前人。他举例说,同是记载三国的历史,陈寿、司马光以魏为正统,而习凿齿、朱熹则以蜀汉为正统,一些批评者以正统观论是非,对《三国志》、《资治通鉴》“纪魏而传吴蜀”的写法大张挞伐,肆口谩骂,而对《汉晋春秋》、《通鉴纲目》尊蜀的写法则大加称颂,认为习凿齿、朱熹的识力远过于陈寿、司马光。对于此种说法,章学诚深不以为然,他从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而给予具体的分析:
    陈氏生于西晋,司马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江东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天统也。诸贤易地则皆然,未必识逊今之学究也。(37)
    在章学诚看来,陈寿、司马光之尊魏,与习凿齿、朱熹之尊蜀,完全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并不存在史识上的优和劣。他把“知古人之世”、“知古人之身处”这一见解具体概括为“论古必恕”,“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38) 即在进行史学批评时,批评者首先应了解批评对象所处的时代环境,能把自己放到古人的位置上去想象古人说话时的意图,设身处地地与被批评者取得思想感情的共鸣时才能作出判断,才能真正了解古人说话的思想与意图,而不是心存吹毛求疵的批评态度。现代史家陈寅恪先生曾言:“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有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又言:“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39) 这种尚友古人、与古为一的说法与章学诚“为古人设身而处地”的见解其意实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