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扶持新人,真是《历史研究》的特色。还可以再回过头来发掘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包括那批当年社会史学者,现在都成了人物了,作为一个特色加以发掘,集中到一起,《历史研究》的成就和贡献就很突出。 这是从编辑的身份所做的回忆,由亲历其事者娓娓道来,体会尤其深切。其中所提到的刘昶、叶晓青、董楚平等学者和他们所写的文章--包括这些文章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和其后的影响,相信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无不耳熟能详。 以下再从被发现人才自身体会的角度做些介绍。先看叶晓青女士的口述回忆: 我的情况和《历史研究》的其他作者不一样,他们已经是学者了,在学术单位了。可是当时我什么也不是,从农村回到上海。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大概除了《历史研究》,没有一家刊物会这样发我的文章,只有《历史研究》有这样的魄力。我是最不喜欢接受采访这一类事情的,但是,好立(指王好立,《中国社会科学》编辑,叶的朋友)一和我说,我就说我不能推这件事(指接受采访)。《历史研究》对我是有恩的,实在如此。因为《历史研究》给了我最重要的第一步,假如没有那一步,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因为我的经历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就在那个系统里,他们迟早会和《历史研究》打交道。但我不是这样。我第一次和《历史研究》接触时,什么人也不认识,我就是直接把稿子寄给《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回想起来,这种事情就像奇迹一样。谁也不认识,什么资历、名气也没有,就这样做了。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世故一点儿就不敢那么做了。我正因为不懂这一套,想《历史研究》应该是最好的,我就给《历史研究》投稿。 当时具体和我接触的编辑是章鸣九、左步青两个人。他们特别有一种敬业的精神,下那么大的功夫。后来他们跟我说,他们把我的文章印了以后,寄给专家学者看,不是按正常的程序几个人审稿,而是寄给了很多人。 我倒不认为我有什么成就,倘若有一点点的话,那是《历史研究》培养我,给我这么重要的帮助。这是很关键的,后来的路其实都比较容易,一步一步走就是了。因为你先要有资本,就像现在的年轻大学生找工作,最困难的问题是找什么工作人家都要有经验的。可谁也不给他工作,他哪里来的经验呢?《历史研究》给了我这个资本,所以后来上海社科院才会要我的。 也许是我太悲观。像这样的事情现在可能不会发生。比如说章鸣九、左步青,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呢?个人有什么好处?费那么大劲干什么?我和他们毫无私交,所以他们完全是一种敬业的精神。现在的人太讲利益,包括学术界也是一样。像《历史研究》那样仅仅依据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去做事,现在太少了。但那个时候是这样的。(王好立插话:《历史研究》这个传统还是保持的,现在也还是这样的)所以你们的环境比较特殊。小徐(思彦),好立,还有张亦工,代表的都是这种特殊的环境。讲一句不好听的话,它并不表明现在这个社会还是如此,是一种“假”的环境。“假”的环境听起来似乎不好听,换一种好听一点儿的说法就是一块 “绿洲”,“绿洲”的意思就是说和周围的全不一样。叶晓青发表于《历史研究》的两篇文章《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1982年第1期)和《西学输入和中国传统文化》(1983年第1期),在当时的史学界曾引起过很大的轰动。但其本人的情况则诚如她自己所说“当时我什么也不是”,一无学历二无资历,不过是一名从农村回到上海的“插队知青”。这其实也成了造成其文章格外轰动的一个原因。而她对《历史研究》的格外感激,也正是在于这一点。 这种超乎常规破格提携的事,从“权威学术刊物”的角度来说,也许的确只有《历史研究》敢于做和肯于做。之所以如此,自然和主编黎澍先生一贯倡导的不迷信权威、勇于发掘新人的办刊方针息息相关。今人在理念上皆认可“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为学宗旨,但如黎澍先生这样真正能切实做到者则不多见,实际生活中反倒是“只惟上”者比比皆是。 对于作者投稿,黎澍先生经常强调不看名头大小,只看水平高下。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一直奉行的一个传统,历代编辑们对此都身体力行坚持不悖,始终不懈地积极努力去发现新人。古人所说“得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到《历史研究》的编辑们那里,则变成了“发现英才而推出之”的乐趣。我在《历史研究》工作多年,对此感受尤深。一旦发现一篇由“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撰写的佳作(当然,前提是必须是佳作),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实非局外人能够体会。 让我们再看看李振宏教授的回忆: 我和《历史研究》的交往,开始于1986年初。当时,我有一篇《“终极原因”与“相互作用”》的文章要向该刊投稿。那时,我还是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助教,所以使我有勇气敢于向这个国内最权威的刊物投稿,完全是出于一个清晰的记忆。我上大学时,他们曾刊发七七级学生刘昶的文章,而且是转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刘昶和我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有一篇讨论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的文章在1980年的《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被《历史研究》1981年第2期全文转发。我推测这可能是《历史研究》历史上唯一一次转发其他刊物的文章,而且转发的对象是一个尚未毕业的历史系本科学生。由此我知道《历史研究》的宗旨与作风,他们选文章是不看资历的,也是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扶持的。正是这些使我鼓起勇气把文章投向《历史研究》。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历史研究》能否采用感到有些忐忑不安,在这之前我和这个刊物还没有打过任何交道,不认识任何编辑,用现在世俗的眼光看,很可能是没戏的。我记得大概是3月3日将文章寄出,十天之内就接到了编辑部的回执。大概一般人不会想到,那真是一个很深刻的记忆。我在两天之内,相继收到了来自编辑部的两封内容文字完全相同的信,通知说要立即采用。后来知道他们当时正在定第三期的稿件,看到了我的文章,觉得对当前的史学理论界有一定借鉴意义,就决定立即刊发。他们为什么要发两封相同的信,是因为害怕遗失而联系不上,那时连电话都不普及,只好用这种原始的方法。他们在信中要求我将文稿认真核对引文,并一式两份寄回,一份平寄,一份挂号。我推测,平寄是保证速度,节约时间,挂号是保证万无一失。可以想象,一个权威史学刊物,这样对待一个毫不知名的年轻人的稿件,对我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激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