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后期,统治者所占有婢妻、宫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来源: 其一是饥民卖妻鬻子。汉元帝时,贾谊的孙子贾捐之说:“今天下独有关东,关东大者独有齐楚。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妻,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102〕。 其二是统治者略人妻子或“略卖人妻子”。如昭宣之际的昌邑王刘贺,曾“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103〕。 西汉末年王莽严厉谴责:“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谬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104〕。 其三是下属吏民迫于权势进献妻女。 汉武帝时的“邯郸人梁蚡,持女欲献易王”〔105〕。汉成帝“奋乾刚之威,平天覆之施,使列妾得人人更进,犹尚未足也”〔106〕。 其四是凭恃其最高统治权“采择良家子”。汉武帝凭恃其掌握的最高统治权,不仅“没入奴婢,分诸苑养狗马禽兽”〔107〕, 而且“多取好女”充后宫为宫人〔108〕。 西汉中后期的统治者,不仅是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势力扩大奴隶主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多地利用其手中掌握的政权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封建制的西汉王朝,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皇帝为首的奴隶主官僚肆意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的政治工具。 皇帝、官僚肆意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官僚所拥有的为其生活所用的宫人、婢妾、奴婢,无一不是来源于封建制的劳动者及其妻子。如上所述,有的是被迫“自卖”而来,有的是被“略卖”而来,有的是被“没入”或“采择”而来。他们一旦来到皇帝的“后宫”或奴隶主官僚的“后庭”,就立刻失去其人身权力。“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妻”!因此,这必然激起广大封建制劳动者的强烈不满,极大地加深阶级矛盾。西汉一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家,正为此而大声疾呼:“此社稷之忧也!”〔109〕。 皇帝为首的奴隶主官僚为了使“千万数”、“千百数”的奴婢真正起到其生活用具的作用,不惜让“奴婢被服绮縠”, “酱酒霍肉”;他们要使数十、数百、乃至数千的婢妾、宫人真正成为其生活上的玩具,就一定要让其婢妾、宫人“簪瑇瑁、垂珠玑”,深居豪华的宫室。他们兴建的“绮室”,往往“连栋数百”,他们修建的“离宫别馆”,往往“弥出跨谷”〔110〕。皇帝、 官僚们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的耗费是十分惊人的。仅以汉元帝为例,他为了满足宫人的需要,使“齐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使“蜀、广汉主金银器,岁费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东宫之费亦不可胜计”;十万官奴婢,“岁费五六钜万”〔111〕。他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的一切负担, 皆“税良民以给之”,全部扣在封建制劳动者的身上。一个皇帝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所给封建制劳动者的负担,如此之重,数以千万计的“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所加给封建制劳动者的负担,又该有多重呢?“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而死者,是也”。“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112〕。 西汉王朝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 封建制的西汉王朝之所以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无疑是皇帝为首的奴隶主官僚大肆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的恶作剧,无疑是西汉奴隶制度不断加深所酿成的灾祸。当此之时,挽救社会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限制奴隶制度的发展,极力抑制皇帝、官僚扩大奴隶主生活方式。于是,一系列思想家和政治家同声疾呼:省苑囿!“悉遣”宫人!“去奴婢”!改“奴婢曰私属”!……然而,西汉的奴隶制度加深得太严重了。皇帝为首的官僚受奴隶制的影响太大了。单靠统治者内部的进步力量已无法挽救西汉的社会危机。西汉王朝终于灭亡了。“文景之治”不以“奴婢为限”,放手发展落后的奴隶制度,这究竟是得还是失呢?西汉历史的进程,作了准确的回答。 ①收稿日期:1995-10-05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恩全集》第23卷第371页; 〔2〕〔16〕〔19〕〔20〕〔23〕〔29〕〔30〕〔33〕〔34〕〔35〕〔36〕〔45〕〔63〕《汉书》24,《食货志》; 〔3〕《史记》卷104,《田叔列传》褚先生补述;《汉书》卷15,《王子侯表》;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恩全集》第23卷第94页; 〔5〕〔6〕〔8〕〔11〕〔13〕〔14〕《汉书》卷14, 《诸侯王表》序; 〔7〕〔9〕〔27〕《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10〕《汉书》卷1,《高帝纪》; 〔12〕《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 〔15〕〔77〕《汉书》卷28《地理志》; 〔17〕《汉书》卷31,《陈胜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