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锁国”与“海禁”之争 1. “海禁”提法的出现 对“锁国”一语的质疑首先见于田中健夫的日中、日朝交往史的研究中。他在1975年出版的主要著作《中世对外關系史》一书里,就锁国问题做了如下的论述:锁国不是日本独自的外交体制,其实是幕府把中国的海禁政策强行移植于日本的对外体制;日本的锁国与当时亚洲诸国普遍的做法并无二致,它是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国际关系的日本式的表现。同时又指出“锁国”一语是在实行锁国一百多年后的1801年,长崎通词(即翻译)志筑忠雄翻译德国人坎贝尔(Kaempfer·Engelbert, 1651、1716)的著作《日本誌》的一章,将其更名为《鎖国論》译出时才首次出现,而且日本史料《德川實記》(《大猷院殿實記》附録三)中也将锁国称之为“海禁”。据此,他提出应当把普遍使用的“锁国”这一称呼置换为“海禁”的主张。 田中的研究和上述朝尾的研究令人瞩目,使得此后的对外关系史研究更加活跃。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近世对外关系研究领域涌现出许多新成果。致力于近世日本与朝鲜关系史研究的荒野泰典于1988年推出的《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一书,是把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系统化了的集大成。在该著作中,荒野泰典系统地分析了近世日本对外意识的形成过程及近世东亚各国与日本的关系,不仅承认和支持了田中健夫认为日本的“锁国”是中国和朝鲜“海禁”的翻版的说法,而且更为详细地指出“海禁”是东亚各国为完备“华夷秩序”的对外政策。 荒野的“海禁论”首先是建立在他对迄今惯用的“锁国”一语意义的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用“锁国”一语表达那一时期不妥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是“锁国”一语出现初始,知识分子是以对现体制批判的语意接受并使用的,而且该语在明治时期逐渐广泛使用后至今,是作为对人、社会、国家等各种状况的封闭性的标签而使用的。第二,“锁国”一语不能正确地表达近世对外关系的实际状态。因为近世国家依旧紧密地维持着与周边国家及诸民族的关系,而且近世社会也不是自立状态;其次“锁国”的观点一直把与东亚各国、各民族的传统关系置于视野之外。 2. 对“海禁论”的质疑和反对意见 由于荒野的“海禁论”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对“锁国”一语概念的认识之上,所以后来学术界对他的“海禁论”的质疑和异议也大多是从“锁国”概念上展开的。 加藤荣一认为“海禁论”的出现首先是关于“锁国”一语的实际概念存在着差异,于是他提出海禁论的主张者是否存在“锁国”即为与外国断绝一切关系的意识前提的疑问,并且指出有必要确定“锁国”概念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这可能是了断这一争论的前提。[1] (P259,260〈注1〉) 高濑弘一郎也认为把“锁国”换成“海禁”的说法,并不是有了重大的新历史事实的证实,所以改变使用多年的“锁国”这一历史用语的必要性难以得到认同。他对用“海禁”替换“锁国”的主张表示了否定的态度。并且对“海禁”论者理论根据的“锁国”是构筑“日本型华夷秩序”的主张进行了批判。[8] (P212,213) 山本博文从通常认为“锁国”一语起于志筑忠雄的译作的角度出发,指出最初志筑志雄是在了解日本对外关系下定名于“锁国”的,幕府也是具有“锁国”即祖法的认识的。新概念的“海禁”只是对称之为“锁国”体制的称呼的变换,使用哪种用语更为合适的论点意义不大。[9] (P8,9) 如上所述,这些在日本近世对外关系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们,对用“海禁”一语替代“锁国”的主张,基本上都表示了不认同的态度。而且,笔者通过大量查阅发现,在日本史学界至今并未出现其他对“海禁”论的拥护者。我国曾有学者对“锁国”称谓提出疑义,主张称作“海禁或禁教”,[10] 但是该学者的研究是基于锁国即封闭这样一种锁国认识论之上的探讨,与日本史学界的上述争论没有直接的关联。 3. 荒野泰典的“锁国”、“海禁”新考证 几乎是与上述不认同声音出现的同一时期,荒野泰典在1993年刊行的《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史》一书中以“锁国与海禁”为题,[11] 再度就“海禁”和“锁国”二语的问题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他从历史的角度对“海禁”和“锁国”称呼在日本的来龙去脉及其实质内容的演变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和论述,其意显然是试图说明早先提出“海禁”一语的原委并充实自己这一提法的历史依据。 在此书中,荒野就早先自己在《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一书中对“锁国”这一称呼合适与否的判定问题说到:这主要为了寻求其概念的内容、方向性和研究论证假说的整体性;并称自己之所以提出使用“海禁”概念,是因为自己相信这一概念具有与自己的研究论证假说的整体性,于是它也含有更多的可能性。[11] (P199)笔者以为此说法基本上道出了锁国研究过程中产生“海禁”这一主张的真正原委,即提出“海禁”主张的学者在有关锁国问题的研究中感到了“锁国”称呼的某种禁锢,使他们的研究在整体性形成方面出现了困难。我们只要回顾一下锁国研究史中产生“海禁”主张时的研究领域的背景特征--将包含锁国问题在内的日本近世对外关系置于与东亚各国的关系这一国际环境--便不难理解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