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与1936年奥运会(4)
(三)抵制运动的尾声阶段(1935年12月-1936年8月) 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决定参加奥运会后,美国抵制柏林奥运会的活动并没有停止。许多报纸都强调将继续斗争。马奥尼、奥恩施泰因(Ornstein)和其他赞成抵制的人更是不甘示弱,他们积极策划要在纽约的兰德尔岛举办“世界劳工体育大会”,与纳粹奥运会分庭抗礼。同时,美国的左翼组织鼓动运动员参加巴塞罗那的人民阵线“奥运会”。 就在美国的抵制力量渐趋衰落之时,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抵制运动却高涨了起来。从1935年9月起,法国一些著名的体育界人士加入了抵制运动,如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和国际足球联合会主席儒勒斯·雷米特(Jules Rimer),以及其他一些担任国际体育界要职的人如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主席、国际冰球联盟主席,以及著名的法国汽车拉力赛俱乐部经理也加入了前者。1935年底,社会党的一名众议员建议终止政府的训练奥运会运动员的计划。在英国,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英国队队长菲力普·诺尔-贝克(Philip Noel-Baker)给《曼彻斯特卫报》写了一封长信,鼓吹退出奥运会,因为纳粹党“把政治注入了体育”并践踏了“所有选手公平的”基本原则。[9] 75但英国的3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伯利爵士(Lord Burghley)、阿伯代尔爵士(Lord Aberdare)和柯蒂斯-贝内特(Sir Noel Curits-Bennett)伯爵都表示要坚决执行国际奥委会的决议。1936年1月13日,柯蒂斯-贝内特在讲话中说:“有许多出于好奇心的好管闲事的人,他们试图将体育与政治混为一谈。我要对他们说的是,‘政治家们,不要干涉体育!’”[6] 106尽管报界不断收到抗议和来信,英国并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的抵制运动。难怪执行秘密书报调查的德国官员向他的主子汇报说,除了犹太人报纸《犹太人大事记》(Jewish Chronicle)和其他一两种自由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报纸外,并不存在对奥运会的强烈反对。[9] 73与此同时,瑞典、挪威和捷克斯洛伐克也有一些人士要求发动对柏林奥运会的抵制运动。犹太人国际体育组织“世界玛喀比联盟”(Maccabi World Union)主席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写了一封公开信,表示要“力劝所有的犹太人运动员为了他们的自尊,不在一个他们作为一个种族受到歧视、其他犹太同胞们受到空前野蛮对待的国家进行比赛”。[3] 80 希特勒在3月7日突然重新占领莱茵兰的行动对奥运会的争论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日内瓦,国际联盟内部非正式地建议成员国应该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抵制活动。在巴黎,法国全国体育委员会主席儒勒斯·雷米特说不再有法国参加奥运会的任何可能性。《巴黎之夜》报声称抵制将证明是对德国进行禁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在伦敦,著名的希伯来文学家亚胡达博士(A. G. Yahuda)发表文章,请求英国人民警惕“奥运会的真正目的”是美化纳粹体制。他具有预见性地评论说:希特勒“是因其成功而发狂的新马赫迪,他正将德国和整个世界推入绝望和毁灭的深渊。”[6] 1153月22日,英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年度会议提出了一个动议:英国不应该去柏林。英国业余体育联合会于5月召开特别会议进行表决时,退出奥运会的建议以200∶8的压倒性多数被否决。此时距离柏林奥运会只剩4个多月的时间,尽管美、英、法等国都有人提出抵制奥运会,但巴耶-拉图尔代表国际奥委会声明奥运会必须照常举行,他对报界宣布,除非武装冲突否则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应该阻止柏林奥运会如期举行。[6] 12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达对纳粹利用奥运会的反对,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准备在巴塞罗那举办一个运动会,官方的目标是“用人民阵线体育运动会对抗柏林奥运会,它不希望记录业绩,但打算维护国家之间和平与合作的奥林匹克精神”。参加的惟一条件是拥有“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一个诚实的反对法西斯的愿望”。[6] 124 “世界劳工体育大会”于1936年8月15-16日按时举办。7月,法、英、美、瑞士、瑞典、希腊等20个国家的运动员云集巴塞罗那,准备参加7月19日开始举行的人民阵线“奥运会”。但由于纳粹德国支持的西班牙法西斯叛乱的爆发而流产。对立的奥运会在其真正开始前就结束了,柏林奥运会不再有挑战者。 尽管参加抵制纳粹运动的人阶层广泛,但西方各国政府不愿介入,国际奥委会和美国奥委会内部主张参加的观点占了上风。虽然纳粹德国并没有对德国犹太人参加奥运会问题作出明确的保证,也没有采取缓和犹太人处境的具体措施,但国际奥委会以及各国奥委会就放弃了抵制。可以说,抵制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暂时停止与对犹太人的利用 (一)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暂时停止 希特勒纳粹主义的种族主义理论决定了反犹排犹是纳粹德国的国策。作为一项既定方针,在希特勒看来,反犹政策是不能变更的。奥运会是国际和平盛会,运动员不分种族、肤色、宗教和党派,均可参加。希特勒试图将奥运会变成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的工具,这是完全有悖于奥运会宗旨的。不同的宗旨和目的决定了二者是不相容的。但是,考虑到奥运会巨大的潜在政治价值,希特勒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确保柏林奥运会的成功。而国际体育界尤其是国际奥委会的压力,使他不得不步步后退,采取措施减缓并暂时停止了对犹太人的迫害。 迫于国际奥委会的压力,纳粹接受了包括允许犹太人和黑人在其他国家的队伍中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条件,但坚持不让犹太人参加德国队。奥斯滕上台后不久在一次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抗议国际体育界的干预,说这是德国的内部事务,“德国的体育是为雅利安人服务的……德国青年领导人是为了雅利安人而不是为了犹太人”。[19] 1935年8月24日,希特勒在接见塞瑞尔时坚持说他宁愿用“纯粹的日耳曼人奥运会”代替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不会允许外国决定谁应该在德国队中。[9] 31希特勒说他将根据最好的“身体和道德的标准”挑选德国队运动员,因此禁止犹太人参加比赛。尽管后来允诺让犹太人参加德国奥运会代表队,但事实上纳粹德国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并在某些方面深化了反犹政策。但随着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的临近,纳粹当局发出命令,停止反犹宣传和对犹太人的迫害。 在冬季奥运会前夕,第三帝国内政部长向巴伐利亚警察局长发布了如下命令:“元首明确指示:随着冬季奥运会的到来,所有与犹太人问题有关的标志、旗帜和类似的标语牌应该从慕尼黑到加米施-帕滕基兴的铁路和公路沿线消失。要求你们于1936年1月1日之前完成这一行动。”[9] 24要求在德国暂停对犹太人的恫吓,宣布殴打犹太人是非法的。同时,对全国性报纸的命令是明确的:“从冬季奥运会的临近一直到收到进一步的指示,应严格禁止报道与外国人的争论或与犹太人的争议。即使在地方的报道中,这些事件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该被提及,要避免给外国人提供反对德国现状的借口。”[5] 25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