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800—1870年间法国社会思潮的冲突与整合(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加丰 参加讨论

最后是自由主义者的变化。自由主义者主要来自中小资产阶级或工业资产阶级,他们的主张虽然五花八门,但最关注的主要是制度的选择问题。一般说来,他们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决心是坚定的,但具体如何走,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护政治稳定,是他们争论的焦点。英国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1837年曾就法国的政局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法国最大的不幸是它仍然对立宪的思想和制度很陌生,她从来都不清楚一个公正的政府是怎么样的。”(75) 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法国问题的症结,但不能由此认为法国的自由主义者不知道代议制为何物,实际上至少有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在当时的条件下不敢真正实行共和政体下的代议制。有学者曾指出:“从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基佐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这一政治发展轨迹说明在革命后的法国做个自由的学徒很困难。”在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中要建立起代议制政府的框架并不容易,因为这个社会“缺乏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调解和讨价还价的文化”。(76) 制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绝不是一开始就有一条大道摆在面前。一种比较好的制度是各种政治力量互相斗争又互相妥协的产物。
    1860—1861年间,法国议会的权力开始加强,如允许立法团和元老院就皇帝在每届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份请愿书,明确规定两院辩论的程序,包括进行完整的速记并在次日的《通报》上刊出等。法国学者认为,这些措施的实行意味着“法国离议会制的正轨已经不远了”。(77)
    这样,大约在1850年后,法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的追求渐渐有了某种共同的方向,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与此前相比有了明显区别。杜比主编的《法国史》对此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1848革命的动荡岁月过去后,“法国社会真正走上了一条新的文明之路”,这种新的文明就是“我们今日的文明”。(78)
    综上所述,法国的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一条具体的途径或有一个通过某些既定步骤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自由、民主、私有财产权等,虽然很早就已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找到实现的途径。在19世纪前四分之三个世纪里,法国人一直在摸索一条道路,许多人似乎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1819—1820年间,圣西门在《组织者》中写道:“在目前情况下,人们认为政府的经常的和唯一的职责,就是为社会造福。但是,用什么手段来为社会造福呢?对此,舆论至今无所表示。甚至关于这一点,恐怕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和为大家公认的看法。”(79) 这应该是肺腑之言。众所周知,托克维尔是一位论述民主问题的大师,但他所说的民主到底所指为何,是“一种社会类型、一种政治制度还是就它们的相互关系来谈的”?对此,当代学者仍然争论不休。(80) 法国人真正对自己的未来有相当确切的认识,主要是在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形成的,此前各种关于未来的规划或蓝图至多也只存在于少数思想家的预见和想象中。
    注释:
    ① Jean-Claude Caron,“Louis-Philippe face à l'opinion publique, ou l'impossible réconciliation des Fran ais, 1830-1835,”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30, no. 4, 2007, p. 599.
    ② 安东尼·德·巴克等:《法国文化史》第3卷,朱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③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 Au soir de la Monarchie: La Restauration, Paris: Flammarion, 1955, p. 330.
    ④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许明龙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⑤ Benjamin Constant, “Coup-d'oeil sur la tendance générale des esprits dans le dix-neuvième siècle, ”Revue encyclopédique, t. XXVIII, Décembre 1825, p. 663.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7页。
    ⑦ 这里暂不说人类总是在不断伪造传统。比如,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当代西方的许多传统都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造出来的。见庞冠群:《并非如此悠久的传统》,《读书》2009年第2期,第72—78页;或见霍布斯鲍姆等编:《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⑧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 Au soir de la Monarchie: La Restauration, p. 59.
    ⑨ Pierre Serna, “Rigomer Bazin et la Restauration: penser la république dans la Monarchie,” 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 aise, n°325, 2001, p. 55.
    ⑩ Fran ois Guizot, Des moyens de gouvernement et d'opposition dans l'état actuel de la France, Paris: Belin, 1988, pp. 35-36.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7、602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13) M. Stéphane Gerson, “La représentation historique du《pays》,entre 1' tat et la société civile,” Romantisme, n°110, 2000, p. 39.
    (14) Christophe Charle, A Social History of France in the 19th Century, trans. M. Kochan, Oxford and Providence: Berg Publishers, 1994, pp. 26-27.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6—607页。
    (16) Annie Petit, “D' Auguste Comte à Claude Bernard, un positivisme déplacé,” Romantisme, n°21-22, 1978, p. 47.
    (17) 《圣西门选集》第1卷,王燕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14页。
    (18)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第65、49、34页。
    (19) Jesse Goldhammer, The Headless Republic: Sacrificial Violence in Modern French Thought,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8, 9.
    (20) 索维尼指出,在当时的法国,工人不准向政府提出“劳动自由”之类的问题,他们没有权利保护自己,不能建立自己的组织,不能罢工。拿破仑的立法把他们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他们必须持有一本由警察局发放的小本子,否则不能迁移,不能受雇佣。与老板发生工资纠纷时,“主人凭一句话就能得到信任”,而工人必须提供证据。根据《刑法典》,工人建立组织要被投入监狱,而这方面对他们东家的惩罚只是敦促他们改正。工人必须向法院起诉才能得到应付的工资,而东家可以扣留部分工资来收回借款。劳资调解委员会(conseils de prud'hommes)本来是承担工业中治安裁判的角色,但其成员大部分是东家及工头和特权工人(ouvriers privilégiés)的代表。见G. de Bertier de Sauvigny: Au soir de la Monarchie, Histoire de la Restauration, p. 256. 而在英国,1800年国王乔治三世颁布的《棉纺工业仲裁法》(Cotton Industry Arbitration Act)规定:当雇主和雇工发生工资等纠纷且他们双方无法自行解决时,双方都有权要求仲裁,双方可立即提出各自的仲裁人,授权他们代表自己进行协商。双方仲裁人必须认真听取当事方的意见,详细了解情况,包括向证人进行问询。他们作出的仲裁应该是最后仲裁。如果双方仲裁人在提交仲裁协议书后的三天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不能签署裁决书,他们就必须马上就近诉诸法官,向法官陈述争论的情况。法官的决定是最终决定,也必须在三天内作出。见CarlStephenson and Frederick George Marcham, eds., Sources of Englis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A. D. 60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and London: Harper & Row, 1937, p. 673, http://www. constitution. org/sech/sech_htm.
    (21) 米歇尔·维诺克:《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吕一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2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