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核武装问题探析(2)
二 要解决美苏冷战背景下核武器在安全和政治上带来的问题,对于联邦德国来说,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建立属于本国的核威慑力量,二是取得对核武器的支配权。联邦德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尖端技术,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研制核武器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办到。如果联邦德国步英国和法国后尘研制核武器,将违反它在伦敦会议上所作出的承诺。对联邦德国来说,建立属于本国的核威慑力量显然行不通。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主要是在与他国合作的基础上,取得对核武器的支配权。 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首先从引进核运载工具着手。1957年5月初,在波恩召开了北约春季理事会上,杜勒斯呼吁盟国在各自的军队中引进核运载工具--大炮、轰炸机和导弹。这一建议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决定引进核运载工具。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会与美国形成“两把钥匙机制”,核武器运载工具由联邦德国部队管辖,而美国则保留对核弹头的控制权。“如果美国人不同意使用弹头,德国人就不能发射。反过来,如果德国人不发射,美国人的弹头也打不出去”[9]287。按照这个机制,美国只能在核武器驻在国的同意之下动用核武器,如此一来,联邦德国将对部署在本国领土上的美国战术核武器的运用取得监控权。 由于联邦议会选举将在1957年9月份举行,为了不让反对党借核问题来赢得选票,阿登纳认为,应该拒绝美国在联邦德国领土上储备核弹头。但他的意见遭到了国防部长施特劳斯的坚决反对,施特劳斯没有提到“两把钥匙机制”,从而把联邦德国进行核武装的问题仅仅说成是在联邦德国境内为美国驻军配备核弹头。施特劳斯的一番辩解,总算使具有爆炸性的核武器问题得到缓和。在顺利赢得大选之后,阿登纳政府从美国引进了各种可以搭载核弹头的飞机和导弹。1959年4月1日,成立了第一个装备具备核运载能力导弹的营。5月5日,美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了一项核合作协议,其中规定要训练联邦德国部队来使用核武器以及防御核武器,要把“原子武器系统的无核部分,连同有限制的资料”移交给联邦德国[10]149。 尽管联邦德国取得了核运载工具,但核弹头仍然掌握在美国手里,联邦德国对战术核武器的运用只有监控权。正如基辛格所说:“把中程导弹配置在欧洲所根据的双重否决制度,只给予我们的盟国一种消极的控制权。根据这个制度,除非得到美国和所在国家的同意,不能发射导弹,而核弹头则仍然完全由美国掌握。因此我们的盟国能够阻止我们进行报复。但是它们不能够迫使我们进行报复。”[11]149 联邦德国通过“两把钥匙机制”取得了对美国部署在联邦德国境内战术核武器的监控权,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联邦德国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取得对核武器的使用权。美国所主导的在北约内部建立一支多边核力量的计划,为联邦德国的核武装提供了又一次机会。 阿登纳是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最早倡议者之一。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没有明确表现出采取军事行动的意愿,这增加了联邦德国对其核威慑效用的怀疑。“出于这种原因,德国方面感到,在联盟内部实行最大程度的一体化,以及以一支共同的核力量为形式的集体控制核武器是不可或缺的”[12]159。1960年9月初,阿登纳与北约秘书长斯巴克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诺尔施塔特将军举行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达成共识,建议把北约变成“第四核力量”,即建立一支北约中程导弹力量,交由北约理事会监督[6]597。阿登纳等人的建议,使美国政府认识到,美国应在对核武器的要求尚未失去控制时想出自己的解决方案。1960年12月16日,即将离任的美国国务卿赫脱向盟国提出了一项建议,该建议包含了多边核力量的主要因素。赫脱建议的核心是,美国同意在1963年以前向北约“转让”5艘各装备有 16枚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以及向盟国出售100至120枚安装在海面舰只上的北极星导弹,然后由这两个因素组成一支“多边核力量。”对于美国的这一提议,阿登纳表示联邦德国政府原则上同意就美国建议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参加谈判。 在美国的北约盟国中,联邦德国是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惟一支持者。多边核力量计划遭到了来自英国和法国的反对,甚至一些小国也对这个计划反应冷淡,“除了德国以外,反应都很低沉;看来多边核力量计划可能会缩小成为华盛顿与波恩之间的事情,而总统是决不会接受这个局面的”[13]616。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继任总统。与肯尼迪相比,约翰逊对多边核力量计划并不热心,他的主要兴趣在于与苏联就核不扩散达成一致。鉴于这种情况,联邦德国政府感到,如果继续推迟多边核力量计划,这个计划就注定要失败。1964年10月6日,阿登纳的继任者艾哈德在柏林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建议联邦德国和美国先就建立一支多边核力量签字,以此来推动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加入,但联邦德国政府的建议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这时,美国政府开始考虑以让北约盟国参与核决策的方式来取代多边核力量计划。尽管如此,联邦德国政府仍然为推动多边核力量计划进行努力。1965年12月20日,艾哈德访问美国,与约翰逊就多边核力量计划进行磋商,但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联邦德国方面仍然坚持美国政府已经不感兴趣的多边核力量的“硬件”解决方案[12]214。 1966年2月,在华盛顿成立了具有磋商性质的核计划小组,作为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替代品。至此,多边核力量计划寿终正寝。对于联邦德国来说,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失败意味着“德国外交政策想通过参加一支集体的北约核力量,来补偿本国放弃占有核武器并防止欧洲共同体成员及其成员国分裂成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两个集团,或至少是缓和这种分裂局面,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了”[6]596。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