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拉丁美洲当代史的开端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拉丁美洲丛刊》 林宁 参加讨论

阿亚认为,“在迪亚斯统治时期的墨西哥,外国企业得到半封建地主的支持,控制了经济;外国资本在‘科学家派’中找到了代理人,并与国内大庄园主结盟。”这不仅是墨西哥一国,而且是秘鲁乃至整个拉美的普遍现象。“概括地说,拉丁美洲共和国把殖民资本主义同封建或半封建经济结合了起来”(24)。这就是民粹主义者对拉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描述。
    阿亚认为,在西半球社会斗争史上,墨西哥革命是印第安美洲人民反对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压迫的第一个胜利。“在我看来,墨西哥革命就是我们的革命……它的失败与成功,它的矛盾与建设性动力,对印第安美洲人民来说,都是最有益的教训的源泉。”(25)在总结墨西哥革命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拉美民粹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建立资产阶级领导的、多阶级参加的联合统一战线。拉美资产阶级通过统一战线取得国家政权,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工农运动。(二)联合反帝。阿亚认为,美帝国主义是拉美人民的主要敌人;而在捍卫民族主权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取胜,“这是墨西哥革命赋予我们的第一个教训”(26)。因此,拉美国家必须结成经济政治联盟,声援各国反帝力量。(三)土地和工业国有化。就是先由国家剥夺殖民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霸占的财产,变革所有制,实现经济独立;然后实现所谓“社会正义”。(四)建立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旧的殖民地型国家必须为新的反帝国家所代替。这种新国家将是由各被压迫阶级的多阶级政党统治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阿亚和后来的卡德纳斯总统都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以前,拉美人民必须经过早期的政治经济变革,或许通过社会(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推翻美帝的统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随之而来(27)。这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日益暴露、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产生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拉美民族资产阶级头脑中的主观社会主义。由于其阶级本性和拉美客观条件决定,拉美民粹主义者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和纲领,事实上仅仅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在阿亚等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努力下,拉美民粹主义“传播到其他拉美国家,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末期出现了一种国际性的运动。……人民党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叶成了拉美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体系。”(28)不仅秘鲁的阿普拉主义,而且墨西哥的卡德纳斯主义、阿根廷的庇隆主义、巴西的瓦加斯主义等等,都属于民粹主义思想体系。民粹主义已成为拉美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革命实践。其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其革命的目标却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到五十年代,随着许多拉美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进一步巩固,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逐步实现,民粹主义的阶级实质日益显露出来。在阿亚于1956年出版的《阿普拉主义三十年》一书中,主观社会主义色彩已完全消失,并且在“阿普拉”的两个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之外,“阿亚又加上了第三个敌人:国际共产主义”(29)。这只能说明拉美民粹主义的资产阶级性质。
    由此可见,自墨西哥1910-1917年革命以后,曾于十九世纪在拉美占统治地位的思潮实证主义,已为资产阶级民粹主义所取代。前者反对下层民众过问政治;后者则主张联合工农大众。前者提倡对外“门户开放”,出卖国家主权;后者则主张联合反帝,实行资源国有化。前者强调封建寡头统治下的秩序;后者则要求变革这种秩序,消灭封建主义(30)。总之,前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官方信条;而后者是民族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植根于墨西哥革命的拉美民粹主义的产生,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始成为二十世纪拉美的主要思潮。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910-1917年革命不单是墨西哥的革命,而且是整个拉美范围的革命。在革命后的拉美,资产阶级专政开始代替投靠帝国主义的封建考迪罗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冲破外国资本和封建关系的束缚;民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开始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观念。这就是说,革命的胜利,是拉美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胜利。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寡头成为时代的中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相对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然而,革命仅仅标志着社会形态更替的起点,而不等于这一质变过程的终点。它意味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解体,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母体里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它有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一面,能够借助身受多重压迫的工农力量取得政权,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中心;但它代表的生产方式却由于不够强大而难以迅速取代旧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拉美,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毕竟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变革。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只要旧势力作出一定的妥协,这个软弱的新兴资产阶级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让步。二者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在保持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前提下建立彼此利用的联合专政,亦即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资本家-地主联合专政。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封建主义的日益消亡,许多拉美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联合专政也逐步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
    当然,这一切只是墨西哥革命后拉美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并不意味着每个拉美国家都完全如此,因为各国之间的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我们认为,就拉美地区而言,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的胜利是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胜利,在拉美历史上打断了过去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这两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开创了现在独立自主化和资本主义化这两个向上发展的过渡。墨西哥革命改变了整个拉美近代史的方向,划分了拉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和资产阶级时代。因此,它标志着拉美当代史的开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