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北师院学报》 黄绍湘 参加讨论

但三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学之间也确有所不同。主要在于:早期芝加哥学派,虽然早于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但在经济理论体系方面,并未摒弃持续一百五十年的萨伊定律,③没有脱离旧的货币数量论的窠臼,也没有用国民收入的均衡概念,来解释经济的波动,更重要的是:这一学派未能建立独立的经济理论,来支撑自己提出的国家干预政策的主张。也正因为如此,芝加哥学派始终没有象凯恩斯学派那样,上升为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新正统”的地位。而凯恩斯呢?他在1936年发表他的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割断了和传统经济理论-萨伊定律的联系,坚决批判货币数量论,提出国民收入均衡的宏观静态分析方法,建立了有效需求的经济理论,因之,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被资产阶级看成是理论上政策上的一次“革命”,凯恩斯学说就成为“新正统”。
    (二)凯恩斯的理论,也是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的,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年之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凯恩斯还是以研究货币理论问题著称的剑桥学派的经济学者,他一直强调运用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的作用。1931年6月至7月,凯恩斯参加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哈里斯基金圆桌会议时,他还认为用货币政策来平衡储蓄和投资,是可靠的措施,对采用公共工程缺乏信心,並论证实行公共工程以解决失业问题,並不适合美国;他还顾虑实行公共工程会导致社会主义。而当时的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劳埃德·明兹等人。则已提出了在美国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了。因此,可以这样说,1931年的凯恩斯本人,还没有想到会发展成为“凯恩斯主义者”。
    1933年凯恩斯出版了《走向繁荣之路》。它标志着凯恩斯由货币经济学家向他最后成为完整的宏观经济体系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论》前进了一大步,但很难说这本著作对“新政”产生了什么影响。
    1934年6月,凯恩斯又去美国,会见了罗斯福, 並向罗斯福陈述了自己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张,但这次会晤也没有对罗斯福产生什么明确影响。“新政”是在罗斯福不了解或不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时就付诸实施的。罗斯福在他竞选和就任美国总统时,就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制定经济政策的核心机构,参加这个核心机构的,是主张国家直接调节经济的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们。在此,必须指出:芝加哥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思想是接近的,我在《美国通史简编》中说它们是吻合的,不甚确切。
    1936年凯恩斯的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至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这本书没有立即受到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经济学家的重视,看不出这本书对“新政”产生什么影响,“新政”不过是和凯恩斯的经济哲学思想无形中接近而已。罗斯福政府中,只有联邦储备局局长埃克尔斯(M.S.Eccles)和经济专家古里(L.B.Cullie)较早地受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凯恩斯上述名著,是通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批青年经济学家传播开来的,因为这批青年经济学家,不满意课堂上讲授的马歇尔经济学说④而乐意为凯恩斯理论在美国传播效劳。
    1938年,凯恩斯理论由于得到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汉森(A·H·Hansen)的积极支持,赞助和宣传,在美国广泛地传播开来。特别有趣的是,汉森三十年代内任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时,是受正统派剑桥经济学派⑤影响的,他笃信资本主义能自动维持均衡。当凯恩斯上述名著出版时,汉森还写了书评批评凯恩斯理论。1938年,他由明尼苏达来到哈佛大学任教,很快转变了观点,由反对凯恩斯理论而成为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这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在美国传播的一件大事,因为汉森使凯恩斯理论“通俗化”和“美国化”了。
    凯恩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对防止战后萧条曾提出一些设想和估计;二战结束前后,凯恩斯经济理论被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所接受,信奉为制定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表现在它们相继推行所谓充分就业政策以及接受布雷顿会议规定的国际货币金融体制。⑥这样,凯恩斯经济学,在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新正统”的地位,被确认下来。
    (三)在我国有些研究“新政”经济思想渊源的论述或译著中,对此有失误之处,如章嘉琳等编著的《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简编》中认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重大发展,……为了挽救当时险象丛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产阶级采纳了凯恩斯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当时,罗斯福总统推行了一套所谓‘新政’……这是根据凯恩斯创立起来的和平时期从未有过的广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⑦又如,吉尔伯特·C·菲特和吉姆·E·里斯合著的《美国经济史》中,笼统地说:“从三十年代起,美国经济学界开始出现某种程度的分裂。有时被人叫做‘芝加哥学派’的一批保守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经济事务颇为不满,渴望回到过去那种提倡个人奋斗、价格竞争的自由经济时代。一般说来,他们批评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认为金融政策能决定经济盛衰”。⑧这些论述,都不符合美国当时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经济思想的历史实际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