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非洲的影响
一次大战期间,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少量占领地外,所有殖民地都先后被帝国主义宗主国拖入战争。战争对非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外非洲历史的研究者们还刚刚开始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①,许多方面尚待深入探讨。本文谈点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一 就非洲来说,一次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西方列强竞相分割非洲领土的斗争基本结束,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开始了。在先前的瓜分殖民地高潮中,法国取得的领土最多。英国其次,但它占据的地方最好。后起强国德国虽也获得了比它本土大六倍多的领土,却远没有满足它的需要,迫切要求取得更多的“阳光下的地盘”,以便建立“大德意志”的世界霸权。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满足已经夺得的土地,还希望进一步扩大殖民地范围。大战一开始,德国企图占领埃及等中东国家,控制英国通往东方国家的交通线,给英国以致命打击。英国则宣布埃及为“保护国”,成为英国在北非和近东的重要军事基地。德国的非洲殖民地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一个重点,是它们在海外殖民地进行战争的主要地区②。在非洲的战争也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③。 战后,德国被排挤出非洲大陆。对德属非洲殖民地的分割,史称“第二次瓜分非洲”。英法两国从中得到的好处最多。英国的非洲领地增加了二百万平方公里④;殖民地人口达到四千二百万人⑤。英国成为非洲最大的殖民帝国。法国在西非和中非地区也取得了一些领土。非洲将近五分之四的土地被置于英法的统治下。 但是,这次对德国非洲殖民地的瓜分,不同于前次瓜分非洲,即所谓“胜利者不允许成为它们所占领的德国殖民地的完全占领者”⑥,而是由国际联盟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委托给英、法、比等国进行统治,声称“受统治国”须对殖民地的“福利和发展”进行“指导及帮助”,直到它们“能自立之时为止”⑦。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委任统治权”,实质上是“委托”帝国主义对它们实行“盗窃和抢劫的权利”⑧。事实正是如此。国联原规定“受统治国”应按年向国联行政院呈交统治状况报告书,以便“考核其统治成绩”的制度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过。“委任统治地”的地位同殖民地完全一样。战后,非洲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肆意掠夺的对象。 一次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急需补充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非洲成为宗主国的原料和粮食供应基地。英法两国依赖非洲殖民地尤为突出。英国资源向来贫乏。战时,英国从非洲掠走大量的棉花、羊毛、剑麻、棕榈油、花生、可可、玉米和肉类等等。譬如,东非“棉花王国”乌干达在1914-1915年出口棉花价值三十六万九千英镑,相当于1905-1906年出口的三百六十多倍⑨。以出口谷物著称的苏丹,战时向宗主国英国的输出量增加了二十六倍。英国历来从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运进食用牛,战争一爆发,那里食用牛的出口猛增五倍。英属殖民地的矿物原料的开采也大大增加。黄金海岸(今加纳)的黄金产量从1903年的七万一千盎司,增加到1915年的四十六万二千盎司⑩。南罗得西亚的黄金产值1904年时不到一百万英镑,1916年激增到将近三百九十万英镑(11)。这些殖民地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进英国国库。英国还在黄金海岸大量开采战争所需要的锰矿和铁矾土。在南得罗西亚开采的铬铁矿和石棉数量激增。后者1917年的产量竟是1914年的二百一十七倍。英国向来从埃及运进磷灰石,战时进口量提高了百分之六十。法国从北非殖民地和马达加斯加岛掠夺大量谷物和肉类,还取得阿尔及利亚的铁和锌矿、突尼斯的铅和铁矿、马达加斯加岛的石墨等矿物原料数百万吨。法属西非和赤道非洲殖民地在战争年代被运走了几百万吨稻米、棉花、食品和皮革,还有六十万吨以上的花生和棕榈仁(12)。 一次大战时,帝国主义交战双方都尽量利用非洲人充当炮灰,替西方资产阶级卖命。他们强征非洲人当兵,编成“突击队”、“敢死队”、“黑人团”等等送上前线;还强迫非洲人充当民伕,修建工事、军营,维修道路、运送物资等。据估计,战时仅被强行征召当兵的非洲人超过一百万人(13)。德国在其东非殖民地的驻军本来就很少,战争发生后,殖民当局强拉非洲人入伍。德国驻坦噶尼喀的军事指挥官冯·勒托夫供认,在那里,非洲士兵的数量超过德国人军队,达到三千五百人,还有替战斗服务的数万非洲人劳工(14)。德国在喀麦隆作战的八千八百名士兵中有七千名当地非洲人(15)。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