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垄断资本家在希特勒攫取政权活动中的作用(4)
会谈后,巴本立即将谈判结果通知他所接近的工业家们,说明他是怎样“聘请”希特勒的。1月5日希特勒与钢托拉斯的伏格勒和斯普林哥姆也在埃森会晤。1月7日,希特勒又到基尔道夫家中同垄断巨头磋商政府人员组成问题。基尔道夫自述道:“在执政之前,经济界的领袖们还在我家同希特勒、赫斯、戈林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物作了最后一次会见。”(35)这一语道破了建立纳粹政权的阶级背景。1月27日,希特勒、戈林和大地主的代表举行会谈,商定胡根柏格和史威林·冯·克罗西格伯爵加入纳粹政府。至此,可以说已经就成立纳粹政府问题达成了协议。 然而,还应当提及希特勒与另外两种势力的关系。一是与总统府幕后实权人物的关系;一是与国防军的关系。 1932年秋,戈林曾在多尔恩与前国王威廉二世晤谈达一周之久;1933年1月22日,希特勒和戈林特意宴请前皇太子。皇太子致函兴登堡,敦请总统授权希特勒组阁。希特勒与封建反动势力的这些交往,使垄断资产阶级认清了纳粹政策的最终目标,从而对纳粹党更加信任了。正如蒂森所述:“希特勒担任总理仅仅是导致德国专制王国之重新出现的过渡阶段。1932年9月,我邀了许多绅士来我家里,以便他们向希特勒提问。希特勒对所有问题的答复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极为满意。当时他用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语调说,他无非是专制王国的带头人。”(36) 希特勒与国防军的关系在1930年后有了新的变化,某些有影响的军国主义者也声明拥护希特勒当总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东线司令、曾任蒋介石军事顾问的泽克特宣称:“非常同意希特勒党参加政府。”(37)1933年1月26 日施莱歇尔与国防军司令官哈麦施泰因等会商,一致认为希特勒是唯一能够解决政府危机的候选人。1月28日,施莱歇尔内阁向兴登堡提出辞呈,建议总统授权纳粹党组织新政府,认为采取这一步骤是为“上策”。(38) 尽管自二十年代以来,德国国防军与希特勒分子之间不乏明争暗斗,但这时希特勒懂得,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政权的。因此,他十分注意争取国防军。1933年1月29日,希特勒与国防军将领紧急磋商,在关键时刻使国防军站到自己一边,从而为通往总理府铺下最后一块砖。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希特勒就这样在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军国主义者的支持下,终于夺取了政权。这时,以伏格勒和斯普林戈鲁姆为首的工业家集团拨给施略德尔的银行一百万马克分发给党卫队。 新“老”大亨融为一体 希特勒上台后,大企业主对其资助更加慷慨,大笔大笔的款项拨给纳粹党。1933年2月20日,希特勒和戈林在沙赫特参与下,在总理府同二十五名工业巨头会晤。希特勒在会上郑重宣布要摧毁议会制度,用暴力粉碎一切抵抗力量,特别强调“共产主义危险”。希特勒声言要建立帝国的极权统治。他叫嚣必须用各种办法来加以贯彻,如果不是通过行将到来的选举,便用其他手段。“如果我们内部安定,因而能从内部获得力量的话,那么关于我们建立军队的问题就将不是在日内瓦,而是在德国作出决定。”(39)希特勒的这番话使听众们欣喜若狂。克虏伯代表与会者感谢希特勒提出如此明确的统治兰图,并指出这个兰图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愿望。希特勒离开会场之后,沙赫特便建议大家捐助三百万马克,作为3月5日选举的经费。垄断资本家深表赞成。正像戈林当时所说:“如果工业家们知道,3月5日的选举肯定是十年内最后的一次选举,也许还是一百年内最后的一次选举,那他们就会乐意接受要求他们解囊了。”(40) 1933年6月成立了以克虏伯为主席的“德国经济界捐助阿多夫·希特勒基金会”,它在法西斯专政时期提供给纳粹党的金额约七亿马克。法本托拉斯从1933至1939年拨给纳粹领导机构五十八万马克,拨给党卫队五十一万二千马克,拨给冲锋队二十五万八千马克。德国法西斯每侵占国外一块领土,均得到资本家的厚赏。慕尼黑事件前夕,法本托拉斯的施米茨致函希特勒:“苏台德区重归祖国,使我们深受感动。元首,这是您的功绩。法本托拉斯特奉上五十万马克以供元首在苏台德区之用。”(41) 希特勒上台后,垄断资本家与纳粹党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1933年7月15 日成立了“德国经济总会”,其任务是协同政府整顿经济。这个机构由十二名大企业和大银行的代表及五名纳粹分子主持,其中有蒂森、伏格勒、克虏伯、博施、西门子、施略德尔、莱因哈特等,而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根本未能跨入总会的大门。这就是说,康采恩巨头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成了管理国家的主要人物。“德国经济总会”完全称得上是“德国的真正政府”。(42)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曾对克虏伯公司作过如此明确的评价:“这个公司由一个董事会领导,这个董事会甚至比德国一些部的权力还大。”沙赫特于1933年3月17日重新被任命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他说他所管辖下的帝国银行“不是别的,而是民社党的一个机构”。(43)私人银行家成为德国的“影子政府”。(44)纳粹分子与垄断资本融为一体了。 希特勒上台后还有一个鲜明特色,便是垄断资本利润骤增。由于希特勒政府实行扩军备战政策,军费逐年增加,1933年为十九亿马克,1934/1935年平均每年五十亿马克,1936/1937年超过一百一十亿马克,1938年达到一百七十亿马克,到1939年增至六百亿马克。这样便给垄断资本带来了超额利润。克虏伯康采恩的利润1932/1933年为七百万马克,到1935/1936年增至九千一百万马克。法本托拉斯的利润从1923年的七千一百万,到1936年增至一亿五千三百万。希特勒当政以后,德国重工业里崛起了一批超等的托拉斯。1932至1937年,德国百万以上的富翁增加了一千二百六十名,而中小企业却遭到灭顶之灾,1933至1939年间有七十万个手工业企业破产。靠牺牲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利益来增加一小撮百万富翁的权势。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的垄断不过是提高和保证……百万富翁的收入的一种手段罢了。”(45) 在纳粹统治的年代,除传统的富豪集团外,又出现一批由纳粹显要组成的新财阀。戈林康采恩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从一贫如洗的赌棍变为腰缠万贯的富翁;杀人不眨眼的希姆莱靠抢劫犹太人而大发横财;主管宣传部门的戈培尔侵吞了大量公款;里宾特洛甫在外国银行里有巨额存款;就连自称素食寡欲的希特勒所领取的津贴也达数亿马克。在战争的头两年间,希特勒及其随从由国库支付的花费达八亿四千五百万马克。就这样,原来的资本家变成纳粹、原来的纳粹变成资本家。新老大亨的这种结合使垄断资本完全统治了德国。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