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及其历史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苏联历史》 续建宜 参加讨论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军队也不断地加以扩充,特别加强了步兵,使之成了主要军种,改变了以前以骑兵为主的编制,到1725年步兵数目已达131400人,骑兵有38406人,仅占军队总数的23%。总计俄军共有战斗部队170000人,非战斗人员198500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还不包括炮兵和中央军事机关中的部队人员。这支大军共编为:2个近卫军团、5个掷弹兵团、40个野战兵团、9 个波斯兵团(占领里海西岸以后组建的)、49个卫戌兵团、3个龙骑兵掷弹兵团、30个龙骑兵团、4个龙骑兵警备团,共105个步兵团,37个龙骑兵团。(12)与此相反,哥萨克部队却依然保持了原来的组织,但人数有所减少,到1725年乌克兰哥萨克军已减至15000人,顿河哥萨克军减到5000人。(13)
    正规军的建立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1700年制定了“连队仪式”和“军人守则”,特别强调各级军官必须严守军纪,下级军官应无条件服从上级军官,而不管其是否是贵族身份。同时还规定了肉刑和精神上的惩罚。(14)1716年颁布的“军事法规”对军队组织、行政管理、战术、野战及服役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由于条例的出现,军队的训练也就能够有组织地进行了,如果说以前每一个团长按自己的办法训练其团队,那么现在就有可能使部队的训练纳入统一的轨道。彼得一世在战术上还特别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军事行动要适应环境,强调“条例虽作了规定,如果没有时机,则不应盲目遵循”。(15)彼得一世很重视训练的实效,反对阅兵式的训练,他在谈到法国近卫军的状况时说:“我看到的是华丽的玩具,而不是士兵。”(16)
    彼得一世时时关心对士兵精神意志的培养,他善于用祖国、民族的精神因素激起士兵的热情,竭力提高“俄国佬所缺乏的士气”。他在波尔塔瓦战役前夕的命令中写道:“你们不应当想到这是为彼得而战,而是为交给彼得的祖国而战,……为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国而战”。(17)他在编制军队时沿用了按村编制的体系,团队的名字均按士兵征集来的省市命名,利用“同乡会”的纽带作用,这在战斗中也不是没有作用的。
    创建海军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彼得一世是俄国海军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俄国的海军之父”。俄国的海军建设始于1699年,当时彼得一世在沃龙涅什建造了最初的海军舰船。在黑海舰队存在的16年中,共造了58艘舰只(小船除外)。(18)1710年俄军在普鲁特河战败,黑海舰队亦不复存在,但它为后来的波罗的海舰队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人员。随着北方战争的进展,彼得一世逐步建立起波罗的海舰队。1701年纳尔瓦战役失败之后,彼得一世在瓦尔霍夫河和卢卡河上建造了600只平底小船,(19)继而在拉多加湖和楚德湖上开设船坞。随着1703-1711年对芬兰湾沿岸地区的争夺,逐步建立起一支帆浆船队,这支船队曾协同陆军攻占维堡、列维里等地。1711-1714年间,俄国造了9艘大的战舰,(20) 在芬兰湾一带进行陆海军混合作战。1721年北方战争结束之际,俄国海军已拥有171艘帆浆大船,4艘二桅快艇,(21)但是划浆小船仍然居多,这种小船在芬兰湾南岸和西南岸多岩岛地区的战斗中机动灵活,终使笨重不便的瑞典大船无法发挥作用而败北。船只的增加,攻击力也随之加强,1711年波罗的海舰队共拥有204门大炮,到1724年已达2126门,增加了近10倍。(22)由于俄国原先是一个内陆国家,极端缺乏熟悉航海的人员,彼得一世虽然派了一些贵族子弟出外学习海军业务,又开办航海学校,但水手、军官仍很缺乏,不得不大量从外国招募,并聘请英国、丹麦、荷兰等国的工匠来俄国建造船只。到1725年,俄国已有大小25个船坞,(23)并拥有象彼得堡、列维里等一些海军基地,同时也编制了有关海战、训练、战术、编队等方面的有关条例。彼得一世尽管作出了种种努力,俄国的海军力量仍然很薄弱,始终未能挤进海上强国的行列。
    
    革命导师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彼得一世的全部活动,他指出彼得的“全部事业都以征服波罗的海沿岸为转移”。(24)这是因为战胜瑞典,对外扩张,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必须依靠军队,这对于经济落后的俄国来说必须集中全国的一切力量才可,这就决定了彼得一世所进行的其他改革和活动都是以军事改革为中心而展开的。彼得一世的一生也就是军事征服的一生。他即位不久就发动了对亚速的两次远征,通过这两次远征,使他深刻认识到俄国军队的落后状况,依靠这样一支军队是不能实现俄国对外政策的总路线的。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大使团”出访欧洲,这实际上是一次以考察学习外国军事为目的的出访。在到达外国第一座大城市里加时,彼得一世不仅用瞭望镜仔细观察了这座要塞,并企图绘下要塞的平面图,遭到瑞典士兵的干涉,这件事后来倒成了俄国向瑞典宣战的理由。(25)在哥尼斯堡,彼得一世专门学习了炮兵技术,他掌握了炮兵术高级教程的内容,还获得了文凭。他在同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谈判中就讨论了同瑞典战争的可能性。当大使团在阿姆斯特丹逗留时,并不去搞外交谈判,而是忙于招募水手、工程师和军人到俄国服役,购买武器等军械。彼得一世在国外重点考察了海军技术,他了解了英国的造船业,他在荷兰的造船厂干过活,潜心研究了船只的构造。随大使团出访的两队贵族子弟也都是专门学习海军技术的。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大使团的活动时说:“彼得出国时的想法是把土耳其人从欧洲赶出去,从国外回来时的想法则是为争夺波罗的海而同瑞典开战”。(26)不论是赶走土耳其人还是同瑞典人打仗,都必须诉诸武力、依靠军队才行。因此,与其说这次出访是一次外交活动,不如说是一次负有军事使命的出访,它是军事改革的准备。
    彼得一世的社会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商人和贵族的利益,1714年颁布的“一子继承法”,从法律上取消了世袭领地和采邑的差别,同时规定贵族地主的封建地产不能分割,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没有分得财产的子弟只能通过服役来取得土地。这样在维护和巩固大土地所有制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无地的新贵族阶层,正是这样一批人构成了彼得军队的骨干,他们狂热支持沙皇推行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政策,从而保证了军队充当实现其外交政策的驯服工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