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本尼狄克派寺院(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胡果文 参加讨论

法兰克封建化过程中的急先锋
    本尼狄克派寺院从兴起直到衰落,在中世纪西欧的历史舞台上活跃了几达三百年之久。在六世纪到九世纪的长时期中,本尼狄克派寺院在政治上的活动和影响主要表现为:极力为封建主的扩张和封建制的巩固效劳,促进了西欧封建化的进程。墨洛温朝时代,法兰克王国各地区封建制是否形成往往是与当地居民是否信奉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的。而封建化的进程,也往往以强迫各地居民信奉基督教为其主要内容。当时,法兰克王国的不少边远地区仍然信奉异教,新兴封建主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新征服地区修建了许多修道院,“差遣本尼狄克派修道士前往,统辖农奴,开垦荒地,并进行传教。”⑤八世纪初,查理·马特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来因河东岸的阿勒曼尼·巴伐利亚相对峙。为了分化敌人,查理·马特在教皇格里高利二世支持下派去男女僧尼建立寺院,以教授当地居民识字、学手工艺为名,进行宗教灌输。这是以传教帮助封建扩张的最早一批例子。查理·马特采邑改革后,寺院也与世俗贵族一样接受了国王赏赐的大量采邑。而接受采邑当然就必须附带军事义务,因此从这时起寺院本身也军事化了。寺院院长与封建贵族一样被编入军队,直接为新兴封建主的扩张战争冲锋陷阵。⑥作为回报,寺院则得到大批土地的捐赠。到了加洛林朝的查理曼时代,本尼狄克派的一些寺院院长还直接作为查理曼的参谋人员,随军出征,为其出谋画策。⑦当时撒克逊人曾爆发大规模起义,查理曼在血腥镇压起义之后,在该地区修建了大批寺院和教堂,以驯化当地人民。“战争中被俘的撒克逊人被分派入法兰克王国各修道院,在其中受训完毕成为僧人后,放他们回撒克逊,到新成立的修道院当僧人,再训练撒克逊的贵族子弟,争取撒克逊贵族。这样,才帮助巩固了对撒克逊人的统治。”⑧
    应当如何评价本尼狄克派寺院上述的政治活动?一方面,西欧封建化的进程正如资本向外扩张的进程一样,是通过血腥的暴力完成的。寺院在这一进程中为了卑鄙的私利,或以宗教欺骗为手段,或直接施行暴力,密切配合了世俗封建主的武功,使广大刚刚挣脱奴隶制枷锁的奴隶和隶农被纳入封建剥削关系的轨道;同时还使大批自由民经历了一个丧失土地,沦为农奴的痛苦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⑨因此把这一时期的寺院描绘成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的天使是完全错误的。另一方面,西欧封建化的进程又与历史发展的轨迹相吻合。恩格斯在论及德意志地区封建化的时候曾指出,虽然在新的阶级关系诞生时经历了剧烈的阵痛,但是九世纪的社会阶级“无论是主人还是仆人,跟他们的罗马前辈比较起来,已经是成年人的世代了。”并且为欧洲的进一步繁荣造就了“新的发展的起点。”⑩因此,我们对本尼狄克派寺院在西欧封建化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模范田庄的组织者
    本尼狄克派寺院的组织者们,又是一批精明干练的封建庄园主。在对广大下层修道僧进行剥削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寺院经济体系,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恩格斯在分析欧洲土地关系时曾指出:“远在查理大帝之前,教会早就占有法兰西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可以肯定,在中世纪,几乎整个天主教西欧都保持着这样的比例。”(11)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占全部土地三分之一的庞大教会土地,主要是由寺院地产和教区地产两部分构成的。但是寺院地产大大地超过了后者所拥有的数量。本尼狄克派寺院的组织者们在这个庞大的地产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活动。由于早期日耳曼人无定居的习惯,生产力水平很低,耕种方法极其粗陋。因此寺院经济相对于日耳曼人的庄园经济而言,成为较高生产力的代表。不少寺院保存着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雷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后来寺院本身也编写了一些农业指导和农业方法的书籍。(12)这对当时欧洲地区农业技术的保存和生产力的恢复,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外,本尼狄克派寺院还从事整修道路和桥梁的工作,维持一些医院和学校,并在交通要道和山间隘口修建一些旅舍,为过往旅客提供托迹和安全之所。寺院还保存了各种手工作坊,使罗马时代的一些手工技艺得以流传下来,等等。有一个近代作家据此评论说:“每一所本尼狄克寺院,基本上便是一个模范田庄;它保存了罗马田庄的外表,并依照习惯的方法进行农作……在原来耕种方法有被遗忘危险的地方,把它保存下来了。”(13)应该说,这个结论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历史面目的。但是必须指出,寺院经济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作的上述贡献,是以对广大下层修道僧的残酷剥削为代价而取得的。这种剥削与世俗封建主对庄园农奴的剥削相比较,在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不少西方资产阶级史家也都注意到了。例如朴洛克和麦特兰在《英国法律史》一书中曾说过:“现有大量资料可说明:在一切领主中,宗教机关是最残酷的领主……那不死而无灵魂的法团[指教会]具有精确的财产记录;它不愿交出寸土尺地,不愿释放一个农奴,不愿放弃一所房屋……我们看到,农民所提的最严厉的控诉,正是针对他们(僧侣)的。”(14)卢察尔也认为:“迄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教会的农奴比世俗领主的农奴生活得好些;绝对正确的是:教会对农奴的束缚比世俗贵族和国王对他们的束缚维持得更长久。”(15)
    应当如何评价本尼狄克派寺院上述的经济活动?首先,它增加了欧洲物质财富的积累,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并为这种制度在十二、十三世纪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前提。我们的无神论者们大可不必对此讳莫如深而背离了历史的真实。其次,如同马克思所说的:“为了正确判断封建的生产,必须把它当作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考察。必须指出:财富怎样在这种对抗中形成,生产力怎样和阶级对抗同时发展。”(16)因此仅仅看到寺院经济所取得的生产力进步的表面事实,不承认这种进步带有的对抗性质,也是片面的和形而上学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