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政治浅论
1185年,源赖朝(1147-1199)在长期内战中战胜政敌,1192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1192-1333)。其后历经南北朝(1336-1392)、室町幕府(1336-1573)、战国(1467-1568)、织丰时期(1576-1600)、江户幕府(1603-1867),直至明治维新前夕,幕府政治持续长达六百余年之久。军事封建贵族的长期统治,甚至影响到明治维新及其后日本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举凡经济、政治以至意识形态领域,无不保留有军事、封建的历史烙印。 本文拟就有关日本幕府政治若干问题,略做粗浅探讨。 1 日本自七世纪大化改新至八世纪平安初期,实行太政官制,由天皇进行君主专制统治。九世纪至十一世纪,外戚藤原氏擅权,皇权旁落,形成“摄关政治”。其后,朝廷为摆脱摄关家专权,采取由太上皇掌握朝政实行“院政”统治,但并未能恢复皇权衰落的局面。 十二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后期,为幕府政治时期,即公武双重政权并存的二元政治时期。天皇地位进一步下降,在镰仓、室町时期,天皇在形式上虽仍保有国家最高统治者地位,但到江户时期便完全成为徒具虚名的象征性君主了,德川将军才是实际上的君主专制首脑。这种在日本历史上一贯称之为“万世一系”的天皇①,在封建社会历史中,仅执政掌权一个多世纪,其余均处于皇权衰落的无权地位,这在东西方各国历史中都是比较罕见的。 镰仓幕府是开创武家政治先例的第一个幕府。有关幕府的建立与形成,日本史学界存在分歧见解②。如果从武家政权形成的全过程考察,则幕府乃是在长期内战中逐渐形成、确立的。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镰仓殿”依靠御家人设“侍所”,奠定镰仓据点;(2)建东国政权,设“公文所”、“问注所”;(3)源赖朝任诸国总追捕使、总地头,介入朝政;(4)消灭政敌,入京任征夷大将军,完善幕府组织机构。源赖朝称其创建幕府过程为“草创天下”③。 源赖朝首创幕府组织,承久以前,幕府将军之下“镰仓”中央设:侍所(别当)公文所(别当)、问注所(执事)三机关。“远国”地方设:京都守护、镇西奉行、奥州总奉行、守护、地头。承久以后,中央增设执权、连署、引付众,及评定会议,地方又改设六波罗、长门、镇西探题。 源赖朝之后,其岳父北条时政在御家人支持下掌权。1205年,北条义时任执权,更兼任侍所别当,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219年,源实朝被杀,源氏绝嗣,由摄关家藤原氏继将军位,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北条泰时任执权后,实行连署、评定众、引付众制,制定《御成败式目》(《贞永式目》)④,确立御家人合议制的执权统治体制,目的在于缓和御家人与执权之间的矛盾⑤。 北条氏乘“文永之役”、“弘安之役”之机,集诸国守护大权于北条氏一家。1285年,得宗专制,独揽幕府,御家人叛离,镰仓幕府趋向瓦解。执权政治使朝廷地位一落千丈,皇权更加衰微,可以说执权政治是武家政治体制正式确立的标志,出现了御家人的“黄金时代”⑥。 室町幕府沿袭镰仓幕府的统治体制,中央只设执事(管领)辅政,地方除关东管领外,一律设探题。由足利氏及其亲信武士垄断的守护大名,职权扩大,地位上升,排挤庄园领主、国衙司,以“守护请”形式,承包一国或数国年贡,获得经济、军政大权,这是室町幕府的特色之一。 德川家康集镰仓、室町及战国大名统治经验之大成,建立起更加完备的,以幕府将军为核心,诸藩大名为基础的武家统治体制--幕藩体制。它较比镰仓、室町幕府更具有专制性与集权性。幕府将军之下中央设:大老、老中、若老寄,以及大目付、目付,三奉行机关,另有评定所为议事机构。地方设京都所司代、城代、远国奉行等。 江户时期大名称诸侯,其领地称领分,家臣团称家中。至于“藩”乃惯用名称并非公称,作为行政区划公称为藩,实际是在明治维新版籍奉还至废藩置县的三年左右期间的事。幕藩体制不同于镰仓、室町的是,各藩有藩制,既有地方分权的相对独立自治性,又有受制于幕府统治的从属性。 镰仓属于武家政治创业期,室町为发展期,江户则进入其成熟、全盛期。镰仓幕府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民主改革并列,构成为日本历史上的四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以江户幕府为例,通过幕、藩两级机构,推行各项政策巩固武家政权,强化封建统治。其中,如控制旗本、御家人与各藩大名的武家诸法度、参觐交替制度;管制朝廷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管理寺社的诸宗寺院法度、诸社神官神王法度、禁教令;统治百姓的四民制度、五人组制、乡村诸法度、分地限制令,百姓禁着丝绸、禁食大米、禁种蔬菜令;经济方面的永久禁止买卖土地令、禁止垄断株仲间、关所驿传制度、锁国令等,可谓无孔不入,不胜枚举。其统治之严密与彻底,可谓登峰造极,为东西方封建国家中所仅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