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的革新运动(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淮论坛》 王威 参加讨论

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进入了封建制度以后,经历了各个阶段,国内爆发了长期战争,日本实权后来又掌握在幕府手中,天皇只是权威的象征而已。虽然如此,日本到了十七世纪,它的发展与世界各地相差还不算太大;但到了十八世纪时,由于西方开始进行产业革命,现代科学的兴起,再加上世界贸易又发生了商业革命,如蒸气轮船开始使用等,这样就把西方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带到日本海岸。
    在这种新形势下,日本人民再一次感到:本来认为吸收中国封建文化是先进的东西,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又赶不上世界总的发展趋势了。他们看到了西方列强凭借他们的军事技术力量加紧向亚洲侵略扩张。英国最早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打破了中国一向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的局面。继英国之后,美国和沙皇俄国也用军舰和大炮,迫使日本德川幕府放弃了锁国政策,于1854年3月31日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通商”。日本大门从此也打开了。久不,英、俄荷等国也援美国先例,和日政府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日本面对这种国际形势,不得不考虑它究竟怎样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最后他们终于决定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来改造国家。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开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形势下,居于最高统治地位的是德川幕府,它下面有三百多个大名(相当于中国的诸侯,即封建领主,也叫藩),统治着全国。一些强大的大名企图利用外力扩大自己的权势同幕府抗争,列强也想在日本寻找它的代理人以扩大他们的势力。这时日本人民喊出了尊王、攘夷、倒幕的呼声,终于爆发了尊王攘夷运动。十七岁的明治天皇就在这样形势下登上了政治舞台,从此确定了日本的近代天皇制度,宣告代表封建制度的德川幕府的倒台。
    推翻幕府运动是通过下级武士和浪人⑤,会同少数公卿在大阪和京都的巨商富贾的财力支援下获得成功的。假如没有当时的大商人如三井、鸿池、岩崎、小野和岛田等财力帮助,则继承幕府之后的新政权是无法摆脱财政困难而着手大规模革新的⑥。明治维新的主要目的就是迅速地使国家富强起来,它的办法是向一切先进的国家学习。日本近代的伟大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1901年)痛感当时中国的落后,给人民带来的不幸灾难,他、对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说过这样的话:“至于像中国人那样觉得本国以外似乎没有别国存在,一见着外国人就呼为夷狄,把他们看作四只脚的牲畜,贱视他们,厌恶他们,不计算自己的国力,而妄想驱逐他们,结果反而为夷狄所窘”⑦另外一个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大隈重信也说过:“维新改革,完全起于志士仁人爱国之心,看到邻国(指中国)的沉沦,深知不改革旧物,就无法使国家兴旺发达。”这两个日本人已经从中国的惨痛教训中看到日本的未来,他们知道日本除了放弃盲目自大,闭关锁国政策外,是无法解救日本的严重危机的。
    有鉴于此,他们首先打开国门,派人到外国学习。在1868年3月, 明治维新政府公布了《五条誓文》,其中有一条规定:“广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⑧就这样,日本派出了大批人员出国考察。他们学习的方面极为广泛,包括政治、理工、军事、警察、和工商事。最大一批要算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遣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代表团到欧美考察二年,1873年回国。这个代表团的任务是:一方面想同已缔结通商航海条约的美、英、法、俄各国谈判修改治外法权在内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想调查欧美的制度和文化。代表团的成员,包括新政府的核心人物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以及其他随员四十多人。由于最初同美国谈判失败,所以他们就放弃了修改条约的任务,而专心放在参观和考察方面。他们先后参观了美、英、法、比、荷、德、俄、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等十二个国家。他们认真考察了欧美先进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他们对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做了比较,研究东方和日本文化有哪些不足之处,西方国家的进步因素是什么?经过他们考察后认为:东洋之不及西洋,不在才劣,也不在智钝,只是由于济生之道用意甚少。他们认为文明进步在于依靠物力,英国之所以富强,首先着眼于以煤铁为支柱的大工业,而物力的第一要素是依靠人力。人力之所以取得,又靠施行教育。普通教育最主要的是语言、数学、物理等。所以他们认为教育出一批人力,才是文明和富国的主要途径。因此他们向政府提出建议:不仅应该向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而且还应该聘请外国专家以及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等。
    关于派遣留学生出国问题,从幕府末期就已开始了,但规模甚小。明治维新以后,于1871年曾制定了海外留学生规则,奖励人们到海外留学,但规模也不大。自从这个代表团提出建议后,于1875、1882、1901年又先后制定和修改了《文部省贷费留学生规则》、《官费留学生规则》、《文部省外国留学生规程》等,这样才使留学生的资格进一步扩大起来。这些留学生回国以后,很多人成为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的启蒙活动家。
    明治政府除了向外国派遣留学生,还聘请了很多外国科学技术人员到政府机关和学校以及企业里工作。当时称为“邮雇外国人技师”,到1875年已达到572人。 在这些外国人技师中,以英国人为最多。从工作部门来看,以工部省为最多,文部省次之。这些来日本的外国专家,包括各行各业,他们参与了日本政治、教育、工业和军事等各个领域,这些外国人对建设日本近代的政治制度、军队以及近代化的工业系统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例如1878年应聘来日的著名德国法学家罗斯伯尔,先后任外务省和太政官的法律顾问,对制定日本宪法作出了贡献。
    后来为了减轻政府开支,日本兴办了一些现代化的高等学校,其教学内容是以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来培养自己的人材,以取代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和请进外国专家等,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约不少开支。日本人深知,要想建立起近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不向国民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不行的。这就要做到:不仅要注意到培养高级科学人材的大学教育,而且同时也要注意到培养一般人材的普及教育。1872年制定了近代学校制度的新学制,同时公布了《关于奖励学事的仰出书(命令信)》,明确了“立身、治产、昌业”这一教育观念和“国民皆学”的目标,要作到“期望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仰出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小学做为“国民教化”的基础,以便使文明开化政策贯彻下去深入国民心中。当时文部省提示的《小学教科书用图书目录》中,就包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和其他“明六社”⑨同人的著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