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俄罗斯历史学现状及趋向评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方论丛》 刘爽 参加讨论


    近几年来,在俄罗斯社会科学领域原来就存在着的多元化倾向已经变成现实,各种学说和思想观念的分歧与交锋不断出现,深刻地反映了社会整体转型时期所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然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苏、俄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经过多次曲折反复和经验教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潜移默化成为许多历史学家的思维定势。正象前面论述的那样,不少严肃的史学家认为,重要的是吸收和灵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而必须抛弃的则是过去那种从“左”的或右的方面歪曲和纂改马克思主义的作法。实践证明,在对人类从古至今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在对包括考古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史学在内的历史学各学科的研究中,运用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任何严肃的史学家的基本选择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尽管有些人根本否认这一事实。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劳埃德·哥德纳所说:“您如果研究的是工人运动,你就不知不觉地沿着马克思的研究方向走。”(24)从未来俄罗斯历史学的发展趋向来看,由于选择哪一种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模式已经成为人们的自由,因此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会不断出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甚至是宗教神学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史学家则会在对客观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中,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科学的选择,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由于这一取向乃是他们的自觉选择,因此也就可能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斗争、对立统一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动力。目前,俄罗斯史学界所面临的矛盾、危机,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为俄罗斯历史学的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契机,并预示着俄罗斯历史学新阶段的到来。
    最近,史学界已经注意到,当代西方史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整体史学,寻求一种新的历史综合(25);在我国,许多学者也认为一个史学理论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26)。从俄罗斯史学界目前这种震荡、分化和重组来看,也标示出一个向新阶段的转型过程正在进行。因此我们感到这种世纪之交的史学发展新趋势乃是世界性的,因为现时代社会的开放、信息的交流正在把世界各部分融汇成为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俄罗斯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科学的整体性重构将是必然的,当然,这有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和丰富的史料体系,这为俄罗斯新史学的建构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在俄苏历史学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是极其宝贵的,它将是俄罗斯新史学建构的重要部分。并且,随着俄罗斯史学领域的对外开放、交流的扩大,当代西方以及其他各国的史学流派、史学研究成果将与原有的史学范型相撞击,经过扬弃、选择、综合与创新后,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科学的史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体系。
    原苏联著名历史哲学家古列维奇曾在对未来世纪历史学的展望中指出:“下一世纪的历史科学将首先是一种以心理学和文化学为方向的知识。这个预测是足以对史学的最新流派也是最有前途的流派的研究为依据的,史学将会变成关于人的科学。”(27)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历史科学发展的逻辑,我们尚待研究,但是历史科学作为关于人的科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提出过的。如果说这一预言可能成为俄罗斯新史学在未来的基本走向的话,那么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学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契合的特殊属性,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也就决定了其不同的史学传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特性。因此,俄罗斯新史学在融入世界范围内的史学发展新阶段时,也必然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征与个性。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0卷,第401页。
    ②③④⑤《列宁选集》第4卷,第474—475、170页、第32卷224页、第13卷223页。
    ⑥〔美〕G·伊格尔斯著:《历史研究国际手册》第6—7页。
    ⑦⑧⑨见《历史研究国际手册》第365、366、368页。
    ⑩(11)(12)(13)(14)(15)《当前历史科学迫切的理论问题》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6期。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450页。
    (17)(18)见《历史研究国际手册》第382、387页。
    (19)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6期第39页。
    (20)《新史学》见《史学理论》1987年第1期。
    (21)见《历史研究国际手册》第15页。
    (22)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23)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6期,第42页。
    (2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2期,第102页。
    (25)参见陈启能:《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6)参见仲伟民:《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27)古列维奇:《历史科学与历史人类学》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第7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