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俄国海军“所有的错误基本上都来源于一个问题,即缺乏胜任的指挥员”(12)。海军各级军官多为才能平庸且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从军就职只为了升官发财。海军中贪污之风极盛,“因贪污受贿而败坏名誉者,包括从司务长到海军少将的所有等级的军官”(13)。培养海军军官的海军学院教育水平落后,完全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教学中仍贯彻封建军事思想,苏沃罗夫的“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仍被奉为信条,学员不学习现代战略战术学、造舰学,却把神学课做为必修课。因此培养出来的军官缺乏现代战争的知识和意识。如对马海战俄方指挥员,前海军部高参中将罗热斯特文斯基就仅具有帆船时代的作战经验,以至于在对马海战中做困迟疑,指挥失误。因此改革海军教育和训练体制就成为海军革新的重要内容。从1909年开始,海军部下令改组帝国海军学院,实行新的招生考核制度,颁布新的教学大纲,聘请英、美教官,增设现代战争的军事学术课程。增设海军大尉军衔,目的是加强下层指挥系统能力。强化军官与士兵和平时期的军事训练,加强士兵自身能力的培养,规定士兵可以凭军功得到升迁,以及提高士兵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等。 (四)日俄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俄国海上扩张战略的破产,迫使沙皇政府收缩其扩张的政策,调整其海上争霸的重点。波罗的海、地中海及黑海等水域是俄国海上争霸的传统目标,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迫使它把重点转向远东及太平洋水域,但这不过是对其在欧洲及中东争霸失利的暂时补充,实际上沙皇政府仍念念不忘它在欧洲及中东的利益,就使其陷入两维的境地:愈是加强在远东的力量,就愈削弱在欧洲及中东的实力。日俄战争中,俄国海上力量的捉襟见肘和最后失败即宣告了这种东西牵制的海上战略政策的破产。库罗帕特金抱怨:“亚洲削弱了我们在西方的军事实力和准备”(14)。克拉多等人则呼吁沙皇政府立即吸取教训,把海上战略的重点放在波罗的海及黑海上,应集中有限的财力,首先重建波罗的海舰队和加强黑海舰队。即所谓“在波罗的海,为保护俄国沿岸不受进犯,舰队必须保护阿兰群岛和厄塞尔岛之间的防线。必须保持海上控制权”,而“控制了黑海,俄国就能掌握一条通往多瑙河和巴尔干诸国的方便之路-这一条路可以确保控制权”(15)。1912年沙皇政府和海军部采纳他们的建议,决定海军发展的重点放在波罗的海,巩固黑海水域的海军力量,太平洋和白海舰队主要由装甲炮舰和鱼雷艇装备。 日俄战争给予俄国海军和海上力量的打击和影响是多方面的,迫使沙皇政府吸取教训,改革图新。但是由于战争的打击太深重,加上沙皇政府的统治日趋腐朽,以及“重建海军和改革运动兴起太晚,所以到1914年仍未显示出决定性的结果”(16)。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海军仍然积贫积弱,创夷斑驳,难以与欧美列强匹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能扮演英、法的“小伙伴”的角色。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223页。 ②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人民出版社,第6页。 ③⑥⑧⑩(12)(15)(16)唐。米切尔:《俄国和苏联海上力量》,商务印书馆,第297、260、237、301、260301、311页。 ④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商务印书馆,第398页。 ⑤《列宁全集》,第8卷,第34页。 ⑦(11)库罗帕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商务印书馆,第62、138页。 ⑨涅茨纳莫夫:《现代战争》,俄文版,第16页。 (13)里弗申:《俄国经济中的垄断》,莫斯科1960年版,第192页。 (14)《日俄战争(库罗帕特金日记摘录)》,列宁格勒1925年版,第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