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基辅罗斯政治制度考略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战线》 王松亭 参加讨论

公元9世纪,经由诺曼人(瓦兰吉亚人)的征服, 在东欧大平原原始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了一个东斯拉夫人的早期封建国家--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的始祖,也是近代俄罗斯的祖先。这个国家从出现之日起,其政治制度就表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就此问题略作考证,以廓清俄国早期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从中找出当代俄国历史变迁的基些历史渊源。
    古罗斯国家的政权性质是以大公为首的贵族政治,最高统治集团是由留里克家族组成的。这个家族的总代表是基辅大公。大公的根基隐藏在史前家长制的制度中。基辅大公的这个职位按血亲长幼顺序继承。基辅大公的权力和职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建国之初,大公正处在由部落首领向封建君主转化的阶段,虽然形式上是一国之君,有权代表国家,但在其身上部落军事首领的特征显得较为突出。其职能很单纯,无非是率领军队四处征战和索贡。这在伊戈尔和斯维亚托斯拉夫统治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伊戈尔在位时,亲自带领亲兵队到德列夫利安人部落索贡,终于被德列夫利安人杀死。斯维亚托斯拉夫以骁勇善战着称,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最后惨死疆场。当时,大公的统治范围还不很大,其实实际的统治权仅限于基辅地区即波利安人居住的区域,隶属于基辅国家的其它地区,基本上仍由当地的部落王公控制。在这个时期,基辅大公按照习惯法进行统治,没有什么立法活动,他们似乎还不具备这种力量和手段。由于当时东斯拉夫人普遍信仰原始多神教,宗教信仰的性质比较单纯,大公在宗教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大。但基辅大公不仅是氏族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是由各部族分化出来的阶级建立起来的。至弗拉基米尔和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由于封建关系的发展和封建主阶级的逐步形成,大公不仅仅以氏族军事首领的面目出现,而且多以封建主阶级总代表和国家元首的身份出现。至此,由部落酋长向早期封建君主的转化过程基本完成。在这个时期,大公的权力已臻于极盛,其职能也日益复杂化。这表现在:大公有权力也有义务调动所辖地区的所有武装力量,组织对外扩张和防御;而且大公还必须致力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管理,以便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深化和扩大封建统治和剥削,诸如制定和执行法律、设置各种管理机构、组织国内外经贸活动等等。综观史料,可以肯定地说,在前前后后所有的基辅大公中,弗拉基米尔是最有建树的一位。在其统治期间,基辅国家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因此,他获得了“红太阳”的美誉,在民间一直流传到20世纪。弗拉基米尔征调了大量的军事资源,装备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有效地组织了防务,统一了宗教,颁布了国家条例,迫使各征服地区服从共同的目的,这一切使早期的君主政体趋于成熟,使基辅大公的政权具有现实性和实际性。在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全罗斯的最高权力仍属于基辅大公。大公是真正的封建皇帝,享有很高的威望,就连拜占廷皇帝也不得不以君主相待,几个欧洲国家元首以同其联姻而自豪。总的来看,在雅罗斯拉夫之前,历代大公的权力基本不受限制。但在雅罗斯拉夫死后,由于封建割据势力崛起,基辅大公的权力日渐式微,到后来他们不再被视为最高的宗主,而只被看作是平辈中的首位。12世纪30年代,在罗斯境内形成了十几个较大的公国,这些公国的王公们几乎享有国君的全部权力,基辅大公已无力阻止他们各行其事。最后,连大公权位的继承原则也遭破坏,不再按长幼顺序,而是凭借实力去占有,强有力的王公往往被推为宗主或以最高宗主自居,这样长兄常称幼弟为父亲。弗拉基米尔·摩诺玛赫及其子姆斯季斯拉夫为重振大公的权威,曾进行过努力,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并取得了暂时的成效。但在他们之后,封建内讧愈演愈烈,基辅大公的政权大势已去,基辅大公的职位已形同虚设,变得微不足道。
    以基辅大公的首,有三个主要的社会集团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即封邑王公、亲兵和波雅尔。封邑王公由清一色的留里克家族成员充当,他们或是大公的兄弟,或是其子孙后代。由于基辅大公实行“家天下”统治,因此都委派其亲属到各部落公国的中心城市坐镇。弗拉基米尔在其统治期间,就曾委派了自己的12个儿子到各地去统治。后来的大公也都沿袭此种做法。这是按照血亲关系和家族统治的原则而采取的一种统治和分封形式。封邑王公无论在政治、经济或军事上都隶属于大公,他们以其门弟出身成为大公的最大藩臣。在弗拉基米尔时代,地方上的王公政权是经常发挥力量的要素,对于巩固大公的统一政权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留里克王朝贯彻长幻嬗递的原则,所以当老的王公死去或离去时,整个家族链条的每个环节都要发生变动。这样一来,封邑王公们必然要象走马灯一样变幻不定,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由于他们每到一地,无意去很好地管理其辖地和执行国家的职能,而只是一味地寻思如何搜刮和掠夺,以此来壮大实力,扩展地盘,这就无情地破坏了国家的稳定。更为可悲的是,这种政治体制促使地方王公凭借领地与大公平分政权,从而为基辅大公政权培育了掘墓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