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50、60年代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评估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南亚纵横》 陈孝林 参加讨论

在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后的近20年里,日本通过经济赔偿、经济合作与援助,参加区域性组织等多种途径回到了东南亚,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从它们关系修复与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
    第一,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不平等的经贸关系。东南亚国家长期遭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奴役,经济上形成畸形单一的发展模式,国民收入与大众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虽然政治上获得独立,但都面临着彻底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和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任务。如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泰国的大米、缅甸的柚木、印尼的石油等,是它们对日出口传统的初级产品,它们从日本输入工业品。日本需要的燃料与矿物性原料,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如锡及锡合金占同类资源进口的96%,天然橡胶为98%,原油为14%,锡矿石为37%,木材为32%①。
    50、60年代,东南亚国家一般处于生存农业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种植少数几种粮食作物,目的在于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他们以出口初级产品来维持国内正常的生活。初级产品出口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阶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初级产品是发展中国家唯一能够出口的主要产品。但由于发达国家间的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以及由于长期从事初级产品生产造成技术和经济上的停滞,发展中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从而导致利益分配从发展中的“外围国家”流向了发达的“中心国家”。据估计,1951-1973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和价格上“高进低出”而造成的损失达1300多亿美元;70年代以来因不平等交换,世界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就在100亿美元以上②。东南亚国家也存在这一问题。举一个例子,东盟国家因受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到1974年10月,出口的橡胶、木材、锡的价格分别下降了53%、67%和29%③。日本把经济赔偿作为向东南亚扩张的工具,在签订赔偿条约时,还与东南亚国家签订《经济合作协定》,一旦履行赔偿之后,就对其经济过多地渗透,冲击其民族工业。1970年1月8日的《每日新闻》对泰国对日本经济活动反映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8年前(指1942年,引者注),日本是穿着军装、带着刀枪、唏啦哗啦地闯入泰国的。今天的‘日军’,则是用算盘装备起来的。日本经济士兵装备的子弹眼睛看不见,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日本经济帝国主义的子弹打中--这种不安使泰国人以及东南亚人感到焦虑”④。
    第二,由于经济地位不同,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关系也出现了不平等的趋势。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50年代日本采取谨慎的低姿态,当60年代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其故态复萌,开始以发达国家的立场来处理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关系。在与东南亚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后,它们之间并未建立起平等互利的新型关系。50年代起,日本势力重返东南亚,日益引起东南亚国家的不安,唯恐其军国主义复活。尽管日本政府信誓旦旦,口口声声地讲要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主权平等、公平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但事实上口惠而实不至,远非如此。从60年代起,随着对外关系的调整以及国内经济力量的增长,日本开始以亚洲“领袖”的面孔讲话,以亚洲的代言人自居。在遇重大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会谈之前,日本领导人总是先到东南亚跑一遭,问问它们有什么要说的。岸信介说:“日本是亚洲的日本,……作为其代表去和美国握手,就会给日本增添光彩,也会给整个亚洲增添光彩。”⑤表现出一副颐指气使的亚洲领袖的架势!从与东南亚国家修复关系的进程来看,其大国主义倾向日趋明显,赔偿与修复关系成为追随美国政治冷战、与美国进行讨价还价的法码。在赔偿谈判与实施过程中出现有意拖延时间的情况。由于赔偿资金与物资分散和受偿国管理不善、官员贪污舞弊等原因,东南亚国家所得到的赔偿并不象原来规定的那么高。日本并未完全履行赔偿协定,对缅甸仅完成14.9%,对菲律宾完成49.1%,对印尼成完率最高,也不过82.6%。这说明日本在履行赔偿时是打了折扣的。
    第三,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修复与发展,不仅对日本与东南亚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都发生重大影响。可以说,50、60年代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修复与改善关系是其对外关系的“基础工程”,70、80年代亚太地区的基本格局即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日本前外相大来佐武郎说得很清楚:“日本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超级大国,已经越来越深地卷入美国、苏联、中国在亚洲进行的强权政治的角逐。为此,日本已经历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仅要在经济上,而且也要在政治上起到更大的作用。……东盟与日本的关系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它影响亚洲太平洋地区整个的国际环境。”⑥随着日本返回东南亚,美日间出现了经济力量的相对消长。例如1950年美国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2%,60年代为34%,80年代退至22%;相反,日本在世界市场的商品占有率却不断增长,1960年还只占3%,1970年为6%,80年代达到10%⑦。60年代末,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要求在外交上结束从属于美国的时代,在政治上发挥自主作用,进而把势力伸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并表现出想作亚洲领袖和政治大国的势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