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初期对外政策略析(2)
二 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中,核心是对待凡尔赛条约的问题。其间经历了从借口抵制、拒不履行条款到实行履行政策、力图获得让步,又到公开违抗、实行“消极抵抗”政策的曲折斗争过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目标都是要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列强妥协的产物,充满了矛盾。魏玛政府不仅因为条约苛刻而公开抵制,而且也因为战胜国列强对待条约的分歧公开暴露使之有机可乘而不履行条款。在条约签署期间,出席和会的英国将军麦斯金就发表条约可以修改的声明;后来美国国会未批准条约,这都是为魏玛政府提供的可资利用的条件。 鲍威尔政府在条约上签字,是在考虑到拒绝签字将导致协约国军队进驻国内,使已获得的全国统一必将丧失的情况下不得已才签字的,而且还提出了删除条约中关于战争责任和交出军队的条款的要求⑥。即使签了字,也是软拖硬抗,寻找各种借口不履行条款。首先在实施军事条款方面,鲍威尔政府迟迟不裁减武装力量,相反还允许以各种名义组织“志愿兵团”。协约国于1920年2月7日要求交出并审判包括兴登堡、鲁登道夫、贝特曼·霍尔维格、皇太子在内的895名德国战犯⑦,但是,鲍威尔政府以“国内群情愤激,政府无力制裁”为理由,而未予以理睬。协约国只好让步,改由地方法院传讯,后来实际上不了了之。还是这届政府,又于3月19日向协约国提出准许派兵进入莱因地区以镇压该地区发生的革命运动。鲍威尔政府的这个要求未实现就倒了台,新组成的米勒政府,仍继承前任的政策,于4月3日将两万国防军派进了莱因区。法国以立即派兵占领莱因河以东的法兰克福和达姆施塔特两城市相报复,结果导致英法矛盾激化。4月20日, 米勒政府的陆军部长海斯勒照会正在圣雷莫斯开会的协约国最高会议,要求把德军官兵总数10万人扩充一倍⑧。协约国拒绝了德国的要求,但表明魏玛政府拒不履行凡尔赛条约条款的态度。 魏玛政府不仅不实施军事条款,对赔款义务也不履行。本来赔款问题是凡尔赛条约签字时悬而未决的最大问题之一,后来围绕这个问题在外交上展开了激烈斗争,不断掀起轩然大波。魏玛德国从鲍威尔政府到费伦巴赫政府都是以“革命运动高涨”和“无力偿付”为借口,拖延或者要求减轻赔款义务。到1920年7月5日为止,根据协约国提供的情况,凡尔赛条约规定的1921年5月1日以前德国缴付的200亿金马克现金赔款,魏玛政府只缴付了80亿金马克,协约国要求每月提供200 万吨煤而魏玛政府也没有如数提供。为此,协约国几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但每次会议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相反更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的矛盾,也激起德国国内更大的愤慨。1921年3月3日,协约国向费伦巴赫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历数德国违约行为。通牒指出自凡尔赛条约签字以来,魏玛政府多次违反条约,拒绝交出破坏战争法规的犯罪分子,不执行裁军条款,也不按条约和斯巴会议的规定缴付赔款,并在全国拼凑部队,用应该交出的武器加以装备。通牒中并说:“盟国……再也不能容忍拒绝执行条约的现象继续下去。”⑨协约国还威胁德国,如果3月7日前不接受协约国的决议,协约国将出兵占领莱因河沿岸的杜伊斯堡、鲁罗尔特和杜塞尔多夫。尽管协约国使出动用武力架势,但费伦巴赫政府仍采取抗拒态度,拒不接受决议。在双方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协约国于3月8日出兵占领了上述三城市。随之赔偿委员会正式宣布德国违背和约,将对德国予以严惩。 协约国对德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仅强制德国偿付总数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而且要求德国履行条约的其余全部条款。否则,将占领鲁尔。协约国的强制措施,促使德国国内政治危机加深,1921年5月10日维尔特替代费伦巴赫组成政府。新政府改变前几届政府的政策而实行“履行政策”,接受了协约国的全部条件⑩。 维尔特政府为什么改变前任政府的政策而实行“履行政策”呢?面对协约国军队已占领莱因河沿岸三城市、并威胁要占领鲁尔的严峻形势,维尔特认为公开违抗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的,只有服从协约国的要求,才能维护国家的自由和统一,也才能使德国跻身于大国之列。6月19日维尔特在埃森发表演说指出:“必须服从协约国的要求,以便能保持德国的自由和统一,保持为国家的发展所必需的经济自由。”(11)同维尔特一道主张实行“履行政策”的拉特瑙7月7日在国会发表的演说中说:“我们德国人应对我们的签字,我们签在条约上的名字的荣誉问题承担义务。……我们将竭尽全力来履行条约,尽管条约并不能表达我们的愿望,但我们承认它具有约束力。”(12)他们两人还认为,“德国在道义上应该补偿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工业区的经济损失。”(13)维尔特政府公开表示履行赔款义务,德国国会也批准了政府的政策。但是,维尔特是不是服服贴贴、真心诚意地执行“履行政策”呢?他们是希望“协约国中更加通情达理的人们同情地倾听德国人的意见”、按照条约的第234条“审核德国的偿付能力(14)。实际上,实行履行政策的目的,就是力争协约国更大的让步,延期或者取消赔款。“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 此时的德国,由于支付赔款、协约国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占领,经济状况更加恶化,马克贬值,一泻千里;右派势力增长,以斯汀纳斯为代表的大垄断集团将资金投往国外,造成政府借外债也难以偿付赔款。所以维尔特政府接受协约国1921年5月5日的最后通牒后,继续请求协约国准许延期两年支付1922年1月15日和2月15 日到期的两笔赔款,并继续要求占领整个上西里西亚。 德国的要求,引起了与法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促使英法之间的分歧扩大。本来法国对德国前两年未支付足够赔款大为恼火,现在要求延期两年,更激起法国恼怒。普恩加莱提出只有德国提供“有效的保证”后,法国才予以考虑。英国因害怕德国经济崩溃而引起英国的经济恐慌,也希望重新打开德国市场,因而表示同意延期。不仅如此,英国还支持德国与波兰爪分了上西里西亚。法国对于德国与英国的接近和英国支持德国的行动,非常怀恨,英法开始走上了分道扬镳的道路。维尔特政府看到了英法分歧的深刻性,乘机再次提出延期赔款的要求。拉特瑙在1922年1月9日召开的戛纳会议上还以吓唬的口气说:如果德国解体,“它会对全世界是一个可怕的威胁”。出席戛纳会议的劳合·乔治也认为,“德国陷入社会崩溃状况后,对邻邦的影响更甚于俄国。”(15)虽然法国竭力反对,但由于德国的强烈要求和英国不主张继续对德国掠夺,赔偿委员会于3月21日通知维尔特政府,同意暂时减低1922年5月31日到期的赔款数额,协约国又一次作了让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