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何处是温兰 海尔格·因斯塔特在他的报告中并没有回避关于温兰的学术争论。传说中,雷夫·埃里克森到达了美洲的温兰,那里生长着藤萝植物和葡萄。据此推测,美洲的马萨诸塞、纽约和弗吉尼亚做为可能的地点,生长着葡萄和藤萝植物,古温兰当该在这些地方的某一处。遗憾的是,学者们对其考察后,并没有在上述地方发现北欧人西进的历史遗迹。 可见,不能确定温兰的具体地理位置,所谓北欧人发现美洲的议论,就只能流于空泛的无法让人信服的传说。 但这没有难倒博学的海尔格·因斯塔特,他对“温兰”一词提出质疑,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关于藤萝植物和葡萄的说法,与历史是不相吻合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语言学家斯韦恩·索德堡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指出, 在温兰(Vinland)这个词中,‘Vin’音节应该是古北欧语中‘i’的用法,其意思是草地或者是草场。这种地名在挪威是很多的。传说中关于藤萝植物和葡萄的描写,想必出自德国人亚当·封·布来梅的著作。他在书中显然温兰这个地方产生了误解。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温兰的位置应在纽芬兰的某地。” 兰斯欧美多斯的发现 海尔格·因斯塔特懂得,仅仅足不出户地在书斋里纠正“温兰”一词的谬误是远远不够的,那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具有的认真的态度,必须实地考察,找到北欧人早期到达美洲的遗迹。为此目地,海尔格·因斯塔特同他的女儿班内迪克特一起,1959年来到加拿大的纽芬兰沿海地区考察。尽管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的捕鲸者的遗迹,可是北欧人的踪迹却了无踪影。 富有进取精神的海尔格·因斯塔特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又率队来到纽芬兰北端的一个叫兰斯欧美多斯的地区,落脚在一个有着75位居民的小渔村,如同已往一样,继续询问这里有无历史遗迹。他开始走运了,有位名叫乔治·德克尔的人把他们领到一个名为黑鸭溪的地方。 这儿流水淙淙,清澈见底。小瀑布下,一条鲑鱼正在蹦跳。海尔格·因斯塔特看到,在离海湾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平台,他走了过去。细细观察平台草地上若隐若现的轮廓,显然是座极为古老的房屋遗址。欣喜之中夹着不安,他不停地问着自己:“这儿的居民也许曾经是印第安人或爱斯基摩人的先人。”然而,另一种感觉也在呼唤着他:“这里正是古北欧人安家立业的地方。”他知道,求证只能靠发掘。 从此,在兰斯欧美多斯,一个庞大的的旷日持久的发掘在这里展开。从1959年至1968年,海尔格·因斯塔特曾7次组织考古远征队, 乘“霍尔腾”号船来黑鸭溪发掘。参与考察的还有来自挪威、冰岛、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的考古学家。海尔格·因斯塔特的妻子、同是考古学家的安妮·斯泰因·因斯塔特负责全面的考古工作。 海尔格·因斯塔特获得了什么样的考古结果呢? 在黑鸭溪,他们发掘出一座用泥煤建造的房屋遗址。泥煤墙体上的层次清晰可见。接着,又发现了一个用石板搭成的灰坑。学者们认为,它有着重要的用处,上面再覆盖一层炭灰,就不用每次再重新生火。有意义的是,泥煤墙体和灰坑,在冰岛和格陵兰岛上也可找到类似的古建筑。在遗址中,他们还挖掘出具有北欧风格的壁炉。 探索西进古航路 黑鸭溪遗址的发现,表明北欧人在这里生活过。这,固然唤起了海尔格·因斯塔特的浓厚兴趣,但他不会忘记,雷夫·埃里克森登上美洲大陆的航迹,只能是从格陵兰岛越过戴维斯海峡,再上巴芬岛,然后沿着海岸南行,落脚在纽芬兰的兰斯欧美多斯。这,便是温兰航线。循着雷夫·埃里克森当年的航路,去体验北欧人早年西进的探险精神,是证实北欧人发现美洲大陆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此,海尔格·因斯塔特率队乘坐“霍尔腾”号,首先沿着格陵兰岛的西海岸向北航行,到达戴维斯海峡的狭窄处,实施穿越。这位知名的探险家在他的报告中没有具体说明他们在格陵兰岛的启航点。按说,从格陵兰岛的霍尔斯腾斯堡出发,驶向对面巴芬岛上的帕德洛平艾兰,其航线基本与北极圈的标定线平行,在戴维斯海峡,找不到比这两点更近的距离。不知道他们是否走了这一航线,还是继续向北选择别的航路。 之后,“霍尔腾”号沿着拉布拉多半岛东海岸航行。考察者们看到,拉布拉多是一块辽阔的荒地,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住着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有些地方的景观是十分美丽的。丘陵间,生长着茂密的松林。爱斯基摩人的茅草房里,升起袅袅炊烟。屋前的驯鹿,在戏耍着。此情此景使海尔格·因斯塔特想到,1000多年前,维金人初次来到这块陆地上时,这里的风情画一定更为诱人。 “霍尔腾”号航行到纽芬兰岛附近海面上,兰斯欧美多斯便呈现在考察船的前方。他们登陆后,继续这里的发掘。 被发掘出来的实物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admin) |